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辉 《人才瞭望》2004,(10):68-69
一、员工职业发展 中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人力资本)月刊和北森测评网于2003年年底共同组织了“中国职业发展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对职业的满意状态是一般的且偏向不满意,人们普遍为未来的职业发展而困惑。对于工作不满意的前四个主要因素是:“薪资待遇差”、“没有成长空间”、“工作环境和气氛不好”和“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能力、兴趣”。这项调查表明,员工都非常重视自身的职业发展,若对此不满意感强则可能选择跳槽,重新寻求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2.
正天津市首届5D艺术展日前在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拉开帷幕。本届艺术展为期两个月,展示70余件平面和立体错觉作品。5D艺术是在三维立体效果基础上,通过错觉道具及声光电等元素,使人在触觉与听觉上同时感受到画面的影像效果,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人们比喻对某物的珍爱,常说“像爱护眼睛和生命一样”,可见眼睛的重要。民间又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说法。不过,眼睛也有发生错觉的时候,而这种错觉往往与观察者的感情倾向搅在一起,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如此。 如今有些单位的掌权者眼睛犯迷糊,却不是天真烂漫的缘故,而是“一叶障目”的结果。这“叶”可能是无知、偏见,也可能是私心、贪欲。例如热衷“跑官”的人们腿勤嘴勤尤擅献殷勤,居然每每就能“跑”着官;醉心买官者则看准火候巧妙掷出巨额“投资”后,往往也能如愿以偿地弹冠相庆。凡此种种,皆归功于操“选马…  相似文献   

4.
可能由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原 因,笔者总是企盼人人都能成才, 也往往为某些无故浪费生命的人感到 惋惜。而如今,正逢迎接21世纪知识经 济时代到来的挑战之机,却有人对下岗 分流和退休制度的实施产生了错觉,到 了40多岁就预感“年岁大了,没有什么 前途了”、“成不了什么气候了”。尤其是 将要退休或已届退休年龄的人,更感到 “这一辈子就这么的了”,甚至某些退休 的科教人员也既不读书又不看报。这与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需要 很不合拍。 ——这是很值得关注的思想上的 “早衰”现象。 如何防止这一思想上的“早衰…  相似文献   

5.
在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工作一直是职业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现阶段,高职教育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职业人才,所以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经不符合现在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类企业对高职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大,以往习惯于复制或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或中职的教学模式与就业市场需求不接轨,企业需要职业能力很强的人才,当然职业能力也包含职业英语能力。为此,有必要对面向职场的高职英语教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以信用社会为基础,而当前我国由于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整个社会正面临严重的信用缺失危机.特别是在个人职业信用的征信方面几乎是一个盲区,因此.在人事代理的视角下进行个人职业信用征信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当兴趣直接指向与职业有关的活动时。就称之为职业兴趣。职业兴趣在人的职业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影响人的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开发人的能力、激发人的探索与创造、增强人的职业适应性和稳定性。有研究表明,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而不疲劳:反之,在这方面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还容易感到厌倦和疲劳。所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了解有关职业兴趣的理论在选人、用人、培训、升迁等各个方面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困狗     
他是训犬员,一位特立独行的职业训犬员。他的训犬场是一大片废弃的厂房。 刚刚踏进他的领地,就有一群狗围上来,不咬,也不叫,只是身前身后地围着你,狗眼里写满警惕,让你举手投足都不得不小心翼翼,更不用说弯腰拾点什么拿点什么了。  相似文献   

10.
如何改善职业经理人的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能够说得出来的痛苦不叫痛苦”,的确,心理问题向来就被视为一个神秘的领域,而职业经理人由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显得更为复杂而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1.
周清 《人才瞭望》2003,(3):17-17
未来社会竞争激烈,对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他们不仅要能胜任卓有成效的管理工作,还要有力地领导自己的团队在同心协力完成既定目标的同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未来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十项关键素质是:战地指挥家。企业需要的是能控制局面的领军人物———能够用低沉的语调镇住整个会议室,不论有多大困难和障碍都能克服。做生意就像是打仗,职业经理人,就是战地指挥家。胸怀坦荡,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能谅人之过,补人之短。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集思广益。善用一种对员工包容和关怀的管理方式。对集体取得的业绩看得比个人的…  相似文献   

12.
德国前国防部长舒尔茨学历虽然不高,名言却留下不少。在他担任国防部长时,有位记者调侃他:“部长先生、做国防部长与做水泥匠两者有什么共通性?”没料到部长轻松地回答;“两者都必须站在高处而头不晕。”其实舒尔茨最有名的名言还是用在选妻上。他担任水泥匠时,有一天他从高高的脚手架上看到一个妇人向地仰望,他觉得“肯向上望的女人一定贤德”,于是他娶了她。他的选择妻子的标准影响了很多年轻人。一般人都认为,名人因羽毛丰满,对自己的恋情守口如瓶。其实这只是一般人的错觉而已,名人中有许多像舒尔茨那样,敢于把自己的罗曼史…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基本细胞和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企业的管理和高效运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职业经理人就是企业工程运营的指挥官。他们不但是人才聚集的中心和繁衍的种子,而且是人才资源的整合者和组织者,人才潜能的挖掘者和开拓者。因此,职业经理人可以说是社会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 职业经理人的这种特殊角色决定了他们与一般社会成员不同的行为准则,即商业伦理。而商业伦理重要的一方面则表现为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 职业,从本质上来看,是社会职能专业化和人的角色社会化的统一。每种职业在道德上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关于职业成功的决定因素,有几种流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性格决定职业成功,有的认为是机遇决定职业成功,有的认为是性格与机遇一起共同决定职业成功。下面简要地评述以上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15.
职业策划可以帮助你实现就业的可能性。每个人有不同的就业倒重点因而在不同时期策划也是不同的。职业策划包括:宰现自我收集有关职业的信息;预测采取不同方案可能会出现的不同结果最后做出对我们有利并且可行的选择。职业策划也能让人们知晓要达到他们的目的所需要的帮助并指导他们利用现有的条件。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在选择职业肘往往有一些心理问题:第一是盲目自满。他们对有关挑战性的信息视而不见,并采取盲目乐观的态度,认为”这不会影响我”、”这绝不会发生”。第二是防御性逃避。当面临选择而又不知道能否找到可行的方案时有的人…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均有自身的职业链。不同之处是有些人职业链建设比较合理,个人发展比较迅速;有些人职业链建设比较盲目,个人发展比较缓慢:还有一些人没有职业链的概念,更无从谈起建设。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在这种沧海横流的感慨中,越来越多的职业人意识到社会环境发展就象一列高速飞弛的列车,作为职业人跟得上就跟,跟不上就要被淘汰,淘汰职业人的不仅仅是社会环境,而且是职业人自己。因为新世纪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扩展的世纪,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是高新技术、实际操作技能产出、应用和替代速度更加广泛和迅捷的世纪。总而言之,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大大加快的世纪。因此,对职业人而言,社会环境再适应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当务之急。而职业人要把自己锻炼成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需要的社会环…  相似文献   

18.
一、员工职业发展中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人力资本》月刊和北森测评网于2003年年底共同组织了"中国职业发展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对职业的满意状态是一般的且偏向不满意,人们普遍为未来的职业发展而困惑。对于工作不满意的前四个主要因素是:"薪资待遇差"、"没有成长空间"、"工作环境和气氛不好"和"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能力、兴趣"。这项调查表明,员工都非常重视自身的职业发展,若对此不满意感强则可能选择跳槽,重新寻求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9.
矫冬梅 《人才瞭望》2016,(17):39-40
主观职业障碍是指个体感受到的现在存在的或是将会遇到的与职业有关的障碍。研究表明,主观职业障碍会对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主观职业障碍的定义、结构、测量等相关的国内外理论进行梳理,并据此提出了现存关于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目的是给未来关于主观职业障碍以及择业、就业、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职业锚(Career&;#183;Anchor)产生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埃德加&;#183;施恩(Edgar H.Scheln)教授领导的专门研究小组,是对该学院毕业生的职业生涯研究中演绎成的,是指当一个人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研究表明职业锚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看法,它是自己的才干、价值观、动机经过自省后形成的,职业锚可以指导、约束或稳定个人的职业生涯。简单地说,职业锚是个人经过搜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