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类型学研究表明,及物性反映了人类经验中最基本的事件图式,语义上的及物性事件观是及物性研究的最好起点。而及物性和主观性是内在联系的,及物性程度降低,句子的主观性增强。从及物性和主观性的关系着眼,作格结构相比普通及物结构,有相应的不及物起动结构,可以将及物性降低,可以概念化背景和提高主观性识解。而作格结构和普通及物结构的及物性和主观性的问题可以从认知角度作出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认为,及物分析与作格分析是对同一小句的不同角度的分析方法。就像对同一图形从一个角度看是内凹的,从另一角度看是中凸的一样。进而得出,对所有的语言人们都可以进行作格分析和及物分析。而张水云在此基础上认为“:作格分析是以及物分析为基础的分析,它是对及物分析的补充。”本文认为,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及物分析只适用于主格-宾格语言,作格分析只适用于作格-通格语言,两种方法不能交错使用。有些语言能使用两种分析方法,是因为其本身是宾格、作格混合语言(分裂作格),如英语、汉语。即使如此,也只能根据小句的性质分别使用。 相似文献
3.
程文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5):54-56
作格结构是英语语法模型描写的一个范畴。作为一个独立的语法构式,作格结构是一个最小意义自足的主谓结构。通过对作格结构动词呈非宾格属性、受事主语化的句法意义分析,揭示了作格结构的受动性是其信息状态模式和话语功能实现的基础,从而发现作格结构传递的信息全部为未知新信息,整个话语以受事为话题对事件发生进行焦点识认性陈述。 相似文献
4.
语法与语义的关系问题是语言学界讨论的核心问题。任何语言学流派都不可避免地在其语言学理论中涉及语法与语义的关系问题,并明确其立场。本文比较了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和认知语法学派,在简要介绍了两种语法的基本理论之后,比较了两者在语言研究上的本质和语法的本质,并且着重比较了两种语法在语义理论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及物动词作为动词的一种次分类,其内部并不是同质的,因为有些及物句能转换成被动句,有些则不能。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可利用被动式作为一种测试手段来判断及物动词的及物性问题。在参照原型及物结构与非原型及物结构的观点及观察语料的基础上,首先把及物动词按能否进入被动句式分成两类,然后再根据能否单独出现在被动句式把出现在被动句式的动词分成两类。这样,及物动词就可以按照它们的及物性被分成三个次类,以此建立汉语及物动词的及物性阶层。 相似文献
6.
遗产是存在,也是认知.没有认知,也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遗产.共时而言,对遗产的认知,以及相关的践行皆在全球、国家和社区/地方这一三位一体的框架内具体操作,并拓展到相关的领域,如历史、族群、表述、经济、保护等,以求其广,我们称之为遗产的共时认知向度.历时而言,对遗产的认知和相关践行则需要在“知识考古”的尺度中来梳理,以求其深,我们称之为遗产的历时认知向度.不同的认知向度产生了不同的维度.在当代全球范围内的遗产运动中,从共时向度来看,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际遗产组织、机构站在全球的立场上,对遗产认知和条款规定属于超位性的;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遗产认知和表述属于高位性的;而那些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认同者、传承者所形成的核心价值才是本位性的.对共时认知向度中三种最为根本的视角向度所形成的遗产认知维度进行分析,可以说明对现代遗产的认知和表述包括重复、重叠,多义、歧义,交叉、交融的复杂情形. 相似文献
7.
敦煌文献PT1287是敦煌古藏文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关于该卷文书的书写地点和地理传承一直是文献学研究的重点,但它到底作于何地,迄今尚无一致意见。基于作格理论,详细考察敦煌文献PT1287的作格分布,并将之与同时代吐蕃碑文和敦煌契约文书相比较,同时辅以现代三大方言的证据,发现它与碑文共同呈现典型的作格分裂格局,而与契约文书严格的作—通格系统不同。这种格局与现代卫藏和安多地区藏语所呈现的作格配列差异正相一致,从而证明它大概率是吐蕃时代在西藏写就,然后被携带到敦煌,而非由敦煌本地藏人写作。 相似文献
8.
陈雪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
本文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债务—股权转换的历史背景、操作过程。分析了转换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与消极影响。通过考察发展中国家债务—股权的转换,有两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是三角债的解决,能不能把不可转让的债务转化为可转让的债务,即让债务公开化,一个是B股的发行,能不能允许本国持有外币的人也来购买,以此吸收那些外逃的资金。 相似文献
9.
徐义志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0):67-69
及物性作为一个表现经验的系统和语言的主观性有内在的联系。及物性传统上被认为是小句的特征:一种动作由施事者传递给受事者,但并非所有的小句都包含有施事和受事,因此语言的编码是有选择性的,在话语事件中对不同参与者的选择往往是出于话语者主观表达的需要。通过论述表明,及物性程度的降低可以导致主观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贺宁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129-131
词类转换作为填补词汇空缺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英汉新词语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在总结新词语词类转换特点的基础上,主要从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思维等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新词语词性转换的深层动因,并提出这些转换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隐性否定是指一种形式肯定但意义否定的否定形式,这种否定在使用时没有句法层面上的否定标记,而是通过间接或者暗示的手段表达否定含义.本研究基于Jespersen对隐性否定动词所采用的划分方式,从中文语料库中选取四组隐性否定动词"避免"、"拒绝"、"否认"以及"怀疑"类,借助框架语义学相关理论,对它们在关键词激活环境下的框架转换现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隐性否定的话语理解过程中,存在框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由4个刺激条件(或诱发机制)引起的透视域的转变而引起的:语篇博弈效果;否定事件的主观否定性;事件表述的复杂性;隐性否定动词的语义内在矛盾性.该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在实际语言交际中,话语使用者需要对语篇整体性进行思考,根据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认知世界,以期实现语篇的正确理解,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2.
名词由工具格向处所格转化的条件及其对应形式——从一组“用N”句与“在……上/里”句的转换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包含介词短语的"用N"和"在……上/里"句的转换的考察,认识到有些名词本身就有兼为工具格和处所格的潜质,并探求到两句式的转换要受到名词的维度、工具名词自动性的强弱等条件的限制,最后得出了两句式在转换时的大致对应形式.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在说话等说唱艺术的影响下,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大都有一种说书体的味道,但这类富有民族特点的表现形式在现代小说中并没有被继承下来.新时代的国学应该既是精英的,也是大众的,将富有民族风格的小说视为国学的一部分,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小说的民族精神. (2)对于古代通俗小说成书过程的认识,从个人创作说到集体创作说再到世代累积说,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但世代累积说仍然忽视了个人创作的作用,比较贴切的说法应是"世代累作". (3)应当用开放的、现实的、大众的眼光看待古代小说在当下的传播与接受,在改编问题上,必须杜绝保守的态度,慎谈忠实于原著.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视角看象似性及概念隐喻与语篇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颖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1):151-152
对思维和语言认知的关注必然导致语篇。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已跨出词句层面,扩展到语篇层面的研究。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象似性及概念隐喻与语篇建构和认知理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彭近兰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0):62-64
由于高等学校持续扩招,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扩大班额已成为缓解教育资源短缺矛盾的一种重要选择,"一机多人"已然成为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普遍课堂教学情境.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笔者发现,多媒体情境下,教学角色和境遇巳发生显著变迁;笔者从班级学额、教学时间、课程资源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引言本文意在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暴力这一社会问题及借助合作和同情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认知与社会神经科学被人们视为一种综合性研究方法,它包括对分析个体间互动信息具有根本意义的大脑调控.暴力的表现形式具有生物学基础,这反映在攻击性的形成及对其起着调节作用的神经机制之中.本文认为,攻击性与暴力之间的区别,以及两者的神经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现代爱国主义以公民-国家关系为核心的价值图式展开叙事,在展现其现代性、先进性和理性气质之时,也存在个体与国家伦理关系中“个体化”的隐忧。中华传统爱国主义以天下关怀为终极价值旨趣,推崇孝亲忠国的家庭伦理,义以为上的爱国行为要求,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的民族气节,可以为个体与国家伦理精神的黏合提供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导航。中华传统爱国主义具有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性和历史局限性,需要以“源原整合”的方法论对其进行再审视,实现激活和创新转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