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是中国人向海外迁移的活跃时期,许多跨国移民(华侨)在移民接受地与移民输出地(俗称侨乡)之间来来往往、活动频繁,对侨乡乃至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当时的各种文本资料中都有所反映。通过分析民国时期官方档案与侨乡族谱中有关的华侨资料,笔者试图探寻民国华侨在当时中国政府文本及宗族记述中的形象。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官方文本与族谱资料塑造了不少华侨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府与侨乡宗族对华侨的观念与定位。虽然现实生活中华侨的形象更为多元多样,民国官方文本资料和部分族谱资料却一再地把华侨塑造为国家或宗族的热爱者,或是地方政治的受害者,显得单调而二元化。显然,国家、地方、乡族对华侨的经济资源有  相似文献   

2.
风水学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择吉避凶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指南.风水文化自古盛行至今,尤其盛行于客家地区,风水文化对客家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族谱是有关风水问题记载的重要文字资料.本文通过对客家族谱文献的分析,多视角地探析风水信仰在民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明实录》作为明代惟一的一部国史,对武当山的历史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进行了多方面的记录,反映了武当山及其道教在当时的显赫地位。武当山因为《明实录》的大量记载,其地位获得国史的空前重视,声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明实录》在记载武当山历史时,也显现出其史料所具有的特殊价值,有许多史实为武当山志或他史所无,甚至对其他武当山史志中的某些错误有证伪和纠正的作用,证明了作为国史的《明实录》在某些来自国家的信息的记载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4.
风水学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择吉避凶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指南。风水文化自古盛行至今,尤其盛行于客家地区,风水文化对客家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族谱是有关风水问题记载的重要文字资料。本文通过对客家族谱文献的分析,多视角地探析风水信仰在民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族谱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族谱学史、族谱工具书与资料整理、族谱介绍与族谱史料价值研究、族谱意义的讨论、族谱资料的利用、少数民族族谱研究等方面.族谱意义的讨论颇具新意,利用族谱开展北方宗族研究进展明显.历史人口学的研究提出新问题,移民史的研究持续进行,族谱的发现推动了对武术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1988年,在《安多藏区土司家族谱探研》一文中,我曾经辨析过青海民和李土司《李氏宗谱》中关于李土司家族源于沙陀族李克用的记载,否定的理由之一是:“李土司发迹西土,封土司民是在明  相似文献   

7.
明朝对新疆东部实行了直接管辖,代表官方的正史或其他著述中,对西域的记载显得非常单薄,只有《明实录》对西域(以下称新疆)的记载相对丰富。《明实录》是明代陆续纂修的代表中央政府的编年体史书。全书起自明太祖朱元璋,止于明熹宗朱由校,计十三朝,3045卷,1600余万字。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田野调查和新发现的民间族谱并结合史籍的零星记载,首次勾勒了大理地区傣 族的历史全貌和现状。  相似文献   

9.
宋代珠玑巷移民对珠江三角洲的开发曾昭璇曾宪珊(华南师范大学)宋代有大批北方移民经由梅岭驿道南下到珠江三角洲地区。今天,珠江三角洲仍有不少族姓认为其先人是珠玑巷移民。宋代珠玑巷迁到珠江三角洲的移民有以下几种类型:1、据族谱记载,南下迁民不少是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0.
<正> 由山东省菏泽地区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织发起的《孙氏族谱》暨孙膑研讨会于1991年7月9日至11日在山东菏泽市召开,来自山东、河南等省市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孙氏族谱的真伪及孙膑故里问题展开了认真深入的讨论,得出了较为客观一致的认识。与会专家学者们认为,新近搜集到的《孙氏族谱》(残卷)和《孙氏家祠序》是一珍贵资料,是继临沂银雀山汉简出土后关于孙膑研究的又一重要发现。其一,所发现的《孙氏族谱》虽然是残卷,但其记载了以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为中心的孙膑第48世至65世孙的繁衍、迁徙、分布状况,比较详尽和完整,这是难以伪造的,因而也是比较真实和可靠的。结合《新唐书》所裁孙膑家族自孙膑至其38世孙的世系表,从时间上推算也是吻合的。而其所裁作为孙氏始祖的孙膑字伯灵,其家祠所载孙膑夫人为苏氏等则可证孙膑  相似文献   

11.
《楚居》是出土文献中一篇有关楚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文献。两年多来,学术界已有多位学者撰写文章加以探讨,这些文章的内容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即有关楚族起源的问题。笔者读了这两年来发表的有关《楚居》与楚族族源的论文后,颇觉意外,同样根据一篇出土文献,学者们作出的解释却五花八门,大体有淅川说、关中说、湖北说与中原说诸种。这固然因《楚居》中所涉及的古地名可能和今日学者们考释的地名在文字的记录上差别较大外,应当也和学者们在楚族源流及迁徙过程认知的不同有关。笔者通过对《楚居》及相关信史资料对比考辨,认同黄灵庚先生的"楚族起源于中原"说。  相似文献   

12.
匈奴族源问题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研究课题,而且至今仍未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在《匈奴民族起源于鄂尔多斯地区辩难》一文中,我们曾结合文献和考古学资料,考察了匈奴与自然地理环境,匈奴的葬俗、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问题,切断了匈奴与北狄在族源上的联系,从而否定了匈奴与鬼方、獯鬻、猃狁、北狄同族源说.在此,笔者谨就这一问题再提几点补充意见,以求教于诸位学者.  相似文献   

13.
应湖北省陆姓公民和有关单位的邀请,我们于1988年4月中旬去湖北省洪湖市下新河乡考察陆姓公民的族籍问题。在听取有关方面的介绍后,先后到下新河乡陆家庄等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查阅了洪湖市档案馆存放的有关历史资料。 一、湖北省洪湖市下新河乡陆家庄等四个自然村,居住有4150名陆姓公民。他们自称是蒙古人,是蒙古皇族阿里不哥的后裔,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来到洪湖定居的。根据《陆宦宗谱》记载和民间口头传说,他们的一世祖是拖雷的第六子阿里不哥的儿子陆奕。因此,他们自称为六王子的后裔,以排行老陆为姓。根据他们的族谱记载,自阿里不哥至今已传二十六  相似文献   

14.
苗语与楚语——兼答夏剑钦同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原族别初探》(以下简称《初探》)在《学术月刊》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魏鸣泉同志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述略》中指出,关于屈原的族别问题,“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确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这个问题的提出,无疑也是对那种以汉民族文学史代替整个中华民族文学史的历史偏见是一个大胆的挑战!”(见《民族文学研究》八一年一、二合期)。既是挑战,必有应战。继夏剑钦在《江汉论坛》八二年第四期发表的《也谈屈原的族别——与龙海清、龙文玉同志商榷》之后,《吉首大学学报》八二年第二期又发表了署名为吴广平、张伯传的文章《屈原不是少数民族》(以下简称《不是》),对我们的论文提出质疑和批驳。为明辨是非,我们分别写了一组文章,逐个问题释疑和反驳,在八二年第六期的《求索》发表的《苗族与楚族》文中,重申了“高阳”不是黄帝的“孙子”,屈原不是“毕族”的观点,并且说明楚族和苗族是一个民族的两个称呼,从族源上论证屈原是苗族,虽不指名,也算是对夏、吴、张等同志的一个回答。本文想从语言的角度,与夏、吴、张等同志讨论,并进一步阐述我们的观点。《不是》文中说:“《初探》说在汉、苗语中同音同义,这只能看成是一种巧合,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苗语的汉字音读。”这种“巧合论”我们不同意,以下拟广列代证,从多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15.
明清以来修撰的家族谱中“始祖”以前世系的记事,开创了宋以后族谱范例的欧氏谱与苏氏谱的内容体例,明代中期以前士大夫有关祖先世系的记忆,表明宋明之间族谱基本上是以小宗宗法为基础编成的,因而宋明时代始修族谱中构成世系群体的祖先,一般都以高祖为始祖.由此可推知,后来大多数族谱中始祖之上的世系,其实并不可能有真实的记录为凭.同时,宋明之间的士人,一方面反对远攀华胄,牵合附会,另一方面又主张姓族源流不可不考,致力于远代世系的追寻,以致世人修谱时竞相仿效,莫不以攀援附会为尚.于是,明清族谱中的远代世系,成为明清以来散漫开来的一种特殊的历史记忆方式,今人以这些记录为研究资料,尤应以这一特性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村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燕 《甘肃社会科学》2007,(4):126-128,135
明清时期大量的屯防将士和移民进入陕北地区,村庄纷纷建立.族谱中关于移民多来自山西大槐树的传说,反映的社会背景是国家控制着陕北地区的开发过程.村庄内部形成秩序和规范,对外则通过神社活动在较大的区域里形成联村祭祀圈,构建起了地方的公共空间和秩序.  相似文献   

17.
关于达斡尔族族称与族源问题欧南·乌珠尔最近翻阅了诸如《对达斡尔族称及族源问题的看法》、《达斡尔族族源研究的新途径》、《达斡尔族源于契丹的论证》等文章,觉得自己也应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于是,写了本文,以表拙见。不是之处,敬待专家们赐予指正。一、达斡尔氏...  相似文献   

18.
明代武举开科于天顺八年,明朝档案所载当年廷议结果是有"实"无"名"的武举。二十余年后,《明实录》记载这一历史时,追认其为武举开科。于是,实录呈现出武举已经开科的面相。然而,在此之前的二十余年间,天顺八年廷议结果始终没有获得正式的"武举"名号。部分官员为之正"名",也为提高其规格与完备程度做出了种种努力。依据这些官员的奏疏,《明实录》直书相关历史事件。因此,实录又呈现出武举未曾开科的面相。可见,《明实录》存在歧异记载,并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面相。这是后世史家之笔"追认""直书"之间的矛盾所致。这例个案的考察,表明理清本体历史"名""实"关系、文本历史"追认""直书"关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文德 《西域研究》2007,32(3):21-29
本文根据《明实录》等书的记载,考察了玉石贸易的路线、次数、种类、数量、价格等,探讨了明朝建立的玉石贸易制度及其对玉石贸易的影响,着重讨论了玉石贸易中存在的舞弊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关于王夫之的好友陈天台的事迹,过去各种船山年谱及罗正钧的《船山师友记》,均无记载。前不久,我们访得《太平陈氏五修族谱》,现根据其中有关资料简介如下。陈天台,名荛相,庠名之英,字冀唐。生于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卒于清康熙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