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上起床后不久我们便吵起来。她(女儿)吃过早饭后,没有清理饭桌上的垃圾,我提醒她时,她先是爱理不理,继而很不礼貌地回应我,说我什么事都要管,很烦人。”陈先生(化名)很生气地叙述跟女儿冲突的过程给治疗师听。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烟民,平日最爱抽着烟听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朋友到一个偏僻的山村扶贫蹲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房东那位可爱的小女儿,只要有空就会蹲在门口的小溪边,盯着清澈的溪水发楞。所以他好奇地走了过去。“叔叔,为什么溪水还不倒流呀?”她的眼里充满着迷惘和失望。  相似文献   

3.
教子无方     
无奈的父亲拿不定主意:到底该怎样去面对装了一脑袋问题的孩子呢?远远一到黄河边,便激动得跑来跑去,连声大喊:““黄河!黄河!””没等我坐稳,又用那五音不全的小嗓门声嘶力竭地唱起来:“……家里住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爸爸,家里的一条龙是不是这个黄河?”女儿不到四岁,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写满了问号。她妈妈说:“远远的那张脸就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女儿的问题真是让我们听不完,答不尽。圆石头、长石头、大石头、小石头……拾起来,扔掉,扔掉,再拾起来,女儿就这么不知疲倦地在河边奔波着。额头上渗出细…  相似文献   

4.
女儿朵朵在美国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我非常想念她。多亏我这个老太太也赶了个时髦———会电脑,想念她的时候发个“伊妹儿”(电子邮件)也就解了思念之苦。我会电脑,得感谢女儿,几年前她还在北京工作时就要我学电脑。我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因为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数学和音乐教师,而且一大把年纪了,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女儿决心大,坚持要我学。她说:“妈,你不是常常提醒我们:21世纪的年轻人要会电脑、会英语、会开车吗?我现在马上去学开车,您就学电脑,好吗?”“我又不是年轻人。”我找理由宽慰自己。她调皮地说:“妈妈,您…  相似文献   

5.
家有剩女     
女儿年过而立之年后,她的婚姻问题便成了我与老伴儿的头等大事。家有大龄女,心烦又苦恼。亲戚朋友一见面,首先关心的便是女儿的终身大事。尤其是每每参加了别人家举行的婚礼后,回到家我就若有所失,心中发慌,于是督促女儿抓紧时间找对象便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成天价的唠叨与叮嘱,听得女儿耳朵都起了老茧。她有时感到厌烦,便会冒出一句:“你们急什么呀。”是呀,我们急什么呢,这难道不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吗?  相似文献   

6.
赵化南 《老年人》2010,(4):30-30
在我认识的人中,有这么一位老大姐,对早已出嫁的女儿牵肠挂肚,对她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特别是小外孙出生之后,她更是忙得不得了,几乎每天不辞辛劳地穿越大半个城区跑到女儿家去“上班”,为女儿家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就甭提了。更让她心烦的是,不仅吃苦受累,还落下了一身的不是:女儿说呲她就呲她,女婿说话也不像以前那样受听,连亲家母也没个好脸色。  相似文献   

7.
一次,我到一位友人的叔叔家做客。他叔叔是大学教授,婶婶是杂志社副总编,他们家三室一厅,陈设典雅而端庄,一派书卷气,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安居美国和加拿大。我对其叔叔家艳羡不已。不料,我友人却说:“你不知道,叔叔的小儿子得了精神分裂症,长住精神病院。”我不由得“哦”了一声,友人也深为惋惜。不过,对此,他叔叔很坦然,淡淡地说:“人生并非完美无缺,知足常乐,这就是幸福的模样。”  相似文献   

8.
有个故事。 有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老大卖布鞋,老二卖雨伞。就为了这,老太太天天长嘘短叹,理由是,如果下雨,则老大的布鞋难卖;如果天晴,则老二的雨伞难卖。见她总是愁眉苦脸的,有个聪明人便劝了她一句:“您的运气真好,下雨的时侯,老二的伞卖得快,天晴的时侯,老大的鞋卖得快。”老人听了,果然开怀大笑。  相似文献   

9.
考试     
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有一门课程叫“大学生修养”。和我的大部分同窗一样,我对这门课程也不感兴趣,常常逃课,偶而去听一听,也是带上闲书去看。一学年下子,我几乎不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基至连那位中年女教师姓甚谁都不清楚。期末老试那天,我们都正襟危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发考卷。她来了,却没有考卷、课本,两手空空的。她走上讲台,迎着我们惊讶探询的目光说;“同学们,这门课程我决定不进污霎试。人生有许多乐西,不是依靠喜试就能学到或是记住。我今天给你们讲两个故事,权作考试。”她接着说:“这两个故事,一悲一望。我先说…  相似文献   

10.
出差返家,得知婶婶患病住院已久,便到医院看望。病榻上的婶婶虽衰弱却看不出一丝的忧郁,倒是素讲整洁的叔叔过耳的长发让我诧异。便对叔叔说:“头发该剪了,太长了。”叔叔却嗫嚅着:“不急、不急。”趁叔叔去打水的间隙,婶婶用低低地声音告诉我:“这几十年来,你叔...  相似文献   

11.
怨言娜娜;“妈妈,叔叔的婚礼真隆重,有这么多好吃的,真是吃也吃不完。”妈妈:“这有什么?我结婚时比你叔叔的婚礼更隆重,好吃的数也数不尽!”娜娜噘起了小嘴:“妈妈,你为什么不带我参加你的婚礼呢?”舅妈“你和朱丽娅的婚约解除了吗?”’“他不愿嫁给我。”“为什么?”“我没钱。”“你对她谈到你舅舅很有钱了吗?”“谈了,所以现在她是我的舅妈了。”解除婚约维拉:”你为什么要和沃克解除婚约?”诺娜:“昨天我们去看相,算命先生说我会生两个孩子,但却说沃克会有四个。想想看,那多出来的两个孩子,是他跟谁生的?”要吃…  相似文献   

12.
李峰 《老年世界》2007,(10):27-27
有一则广告,大概是这样:一家人吃完饭以后在看电视,电视播放的是京剧。这时,儿子说:“看这个干嘛,看足球吧。”女儿说:“听唱歌吧。”小孙子嚷着要看动画片。过了一会老人悄悄的离开了座位。然后,儿子突然问:“噢,爸爸呢?”广告最后有这么一句:关心老人.要从细微处做起!  相似文献   

13.
嘘!严肃点     
需要男人一位烫着波浪发型的妇女,要求理发师把她的头发重新弄直。理发师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丈夫也烫了头发,我不能让家里没有一个男人。”其他事父亲对女儿的男朋友严厉地说:“年轻人,你每天只带着我的女儿看电8、进咖啡馆、打保龄球,难道就不能做点其他事情吗?”年轻人听了,又惊又喜:“您是说可以做其他事了吗?”旺季水怪我和妻子到苏格兰旅游。在尼斯湖观光时,我们和当地的一位老人聊T起来。“这湖里真的有水怪吗?”我问。“当然有,”老人说,“不过等旅游旺季一过它就会离开了。”无需口袋一位著名的…  相似文献   

14.
景龙 《当代老年》2009,(5):19-19
张大爹死了老伴,一个人独居多年。年底的一天,女儿回来看他,张大爹很高兴,可他却对女儿说:“闺女啊,我遇到一件奇怪的事,街上几处摊点算命的都说我活不过今年,在大年三十那晚12点以前必死无疑。”女儿听了不屑地道:“爹啊,你身体这么棒,就别信那些算命的胡说八道了,他们搞的那—套,都是为了骗取钱财而编的鬼话。”张大爹叹息了一声说:“开始我也这么想,  相似文献   

15.
家就是血缘     
有一对老夫妻,丈夫94岁,妻子88岁,他们的女儿也55岁了。      老先生因病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老夫人身体也不好。女儿便提前办了退休,在家照顾老两口。因为饮食跟得上,心情又好,老夫妻的身体也变得好起来。老先生现在能自己坐起来,老夫人还能出门参加旧同学聚会呢。他们说能活这么大岁数亏得有个好女儿。     其实女儿不是他们亲生的,是50多年前他们从孤儿院抱养的。但是他们对女儿非常好,视如己出,尽他们所能给她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最好的教育。“文革”期间,老先生被打成“反革命”,要下放到边远地区进…  相似文献   

16.
以“爱人”称妻固然普通而且规范,但在非正式交际场合将其妻称“爱人”,那就很有些滑稽了。所以,你只听人介绍说:“这是我爱人”,没听人这么叫:“爱人,你过来。”称“老婆”,是因为她还是娇娘,一旦真老起来,却不能这么叫,起码只能叫“老太婆”。说“我那黄脸婆子”的。他婆子的脸一定不黄,纵然不是“人面挑花”、也必定颇有几分风韵,几分潇洒。“夫人”是妻子的最高“职称”,除居里之妻玛丽亚、英·甘地、阿基诺、撒切尔者外.凡受此殊荣者,背后大都有个比她职位更高的男人,对不够夫人级别的妇人自称“夫人”,不是野心的流…  相似文献   

17.
放寒假了,上大一的女儿像只快乐的候鸟,在全家人的期盼中,终于飞回了家。第二天,我带女儿早早去买菜。走过菜场的十字路口,凛冽的寒风中,一位卖土豆的老婆婆缩着脖子,哆哆嗦嗦地蹲在地上。女儿蹲下来让老婆婆给称上三四斤。老婆婆拿几个土豆放在秤上,小心地偷看我们一眼,飞快用小手指勾勾秤,明显是赚些斤两。女儿也看到了,她拉拉我,示意别出声。离老婆婆远了,我才表示出不满:“我们可怜她,才买这么多,她居然好意思骗我们斤两。”  相似文献   

18.
隐瞒     
阿莲 《老年世界》2009,(12):8-8
早晨,张大爷洗脸时,无意间发现颈部有一肿物,用手一摸,蚕豆大小,生了根似的梆硬,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不会是那种东西吧?这时,大娘一眼看见,走过来问,脖子咋啦?大爷忙背过身说没事。大娘见状起了疑心,拉过来伸手便摸——心里也“咯噔”一下,这么硬,怕不是好东西,千万不能惊动他,要不露声色。于是,便故作轻松地说,让你多吃菜,就是不听,看看,上火了吧!一会儿我去买点药!大爷闻言松了口气,谢天谢地,她还真没往“那”上想,不然非吓趴下不可。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的一天,在天津市东北角新华书店二 楼,一位女士正在全神贯注地翻看一本名 叫《心里的豁口》的书,她丈夫轻轻走到 她的身边问:“看什么书呢?这么专心?”那位漂亮的女士指着书名对丈夫说:“陈仲舜出书了,一套六本。这是其中一本。”他丈夫说:“他出的书咱可得看看,你等着,我去买一套。”妻子听了,冲着丈夫会心地一笑。当时正在买书的我,把这个镜头看个满眼。在一次聚会中,我将这事讲给陈仲舜教授听。他笑着说:“在天津几百万人口中,如果有人意识到自己得了心理方面的疾病,想到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是我,我就很满足了,这…  相似文献   

20.
妈妈银行     
《中外书摘》2014,(12):72-74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钱庄、钱庄”,心想钱庄就是专门装钱的一间屋子,一定是角子洋钱挤得满满的,像我家专门装谷子的谷仓一样。有一回,一位住在城里的叔叔来乡下玩,我听他对母亲说:“大嫂,你有钱该存银行,不要存钱庄。”母亲笑笑没有做声。我问她:“妈妈,钱庄和银行有什么两样?”母亲很快地说:“钱少的叫钱庄,钱多的叫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