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必苛求     
我因为种种原因,比其他的学员迟到校一个多月。一次,一位编辑朋友去班里找我,恰好那天我不在教室,有人就回答:外语系没有这个人。我很伤心。虽然来教育学院迟一些,但在班里听课已近3个月,是堆垃圾也该碍人视线了吧?于是,就向本班同乡王涛诉苦,说:在外语系93级本科一  相似文献   

2.
杉儿突然跑到我这里来了,失魂落魄的样子。她甩掉高跟鞋,抓过一个靠垫,蜷缩到了沙发上。呆了一会儿,她竟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烟,抽了起来。我暗暗吃惊。杉儿向来对于抽烟酗酒一类的事情深恶痛绝......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我正色相告:"喂!少来这一套啊!我可看不惯有人在我面前表演慢性自杀!'"杉儿在一团烟雾中缓缓抬起头,神色凄苦地说:"我失恋了...""原来如此!我暗暗好笑。我说:"你和男友许里真是一对活宝,三天两头地闭,我都见怪不怪了。"她说:""不是许里,我和许里半年前就分于了。"她和许里分手了?这我一点都不知道。那她现…  相似文献   

3.
真石:你好! 我是一名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应届毕业生。这一段时间,我内心非常痛苦,自己的心情可以说是大喜大悲,简直无法把握。 刚刚工作的几天我特别兴奋,毕竟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工作,领导对新员工也比较器重。那几天,见到谁我都会不停地讲话,翻来覆去地说工作中的新鲜事。但是过了几天,我应聘的另一家公司也给我打来电话,说决定招收我,当时我果断地拒绝了。这本来也没什么,但是,接着公司开会,总经理在会上批评说我们部的人都不干事儿。我当时立刻觉得他指的就是我,马上就特别悲伤,简直后悔不应该那么早拒绝另一个公司…… 后来的一天就更糟了,我被告之自己费尽心思做的项目建议书不合格,需要修改。顿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相似文献   

4.
平淡也幸福     
纪云梅 《女性天地》2005,(11):26-26
一直喜欢看中央三台的《神州大舞台》,那是一档展示家庭才艺的节目。每次看到一个个家庭琴瑟和鸣的场景就羡慕得不行。那天,娟打电话说:“梅子,晚上看《神州大舞台》吧,有我们一家的演出。”娟的老公辉也大声地喊”重点要看我啊!”娟和辉都是我的同班同学。  相似文献   

5.
一 蓉儿来求我:颜如玉,既然你不爱唐明,就放他一条生路吧? 我继续喝我的茶,问她这次又是什么理由.我不知道是自己太传统,还是蓉儿太前卫,一个想抢别人老公的女人,胆敢一次又一次,明目张胆请求原配妻子给她让位. "我怀了唐明的孩子."蓉儿说得有点无力,医生说如果我拿掉孩子,很有可能导致终生不孕. 很好呀.我笑着回答蓉儿,我就知道老天爷是长着眼的.  相似文献   

6.
风为裳 《金色年华》2008,(12):26-27
8岁那年的一天,母亲把炒好的黄豆芽儿端上桌,就捂着肚子躺在了炕的一边。我叫母亲吃饭,母亲说:你们吃吧,我心跳得厉害。那是母亲留在这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  相似文献   

7.
考试     
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有一门课程叫“大学生修养”。和我的大部分同窗一样,我对这门课程也不感兴趣,常常逃课,偶而去听一听,也是带上闲书去看。一学年下子,我几乎不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基至连那位中年女教师姓甚谁都不清楚。期末老试那天,我们都正襟危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发考卷。她来了,却没有考卷、课本,两手空空的。她走上讲台,迎着我们惊讶探询的目光说;“同学们,这门课程我决定不进污霎试。人生有许多乐西,不是依靠喜试就能学到或是记住。我今天给你们讲两个故事,权作考试。”她接着说:“这两个故事,一悲一望。我先说…  相似文献   

8.
《金色年华》2009,(6):21-21
然捅捅我,低声让我看那个高个子男孩。不知怎的。他居然穿了两只不同的袜子,一只红色的袜子和一只白色的袜子极为可笑地拢在他细长的小腿上,又滑稽又笨拙。因为紧张,他没发现我们发出笑声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这篇故事别人都不信,说是我瞎编的,太离奇了。只有我知道,这事真的发生过……我至今没有见过故事中的两个主角,但是他们确曾因为我的缘故而发生过十分重要的关系。这故事中的两个人物,更确切地说包括我在内的三个人,要见面也不容易,因为离得太远了,一个在吉林,一个在广东,而我所在的方位是祖国的大西北。 现在让我们进入故事。故事开头时,我面前意外地出现了几名穿警服的公安人员,气氛很有点不比寻常。“你认识一个叫董细水的人吗?”我说认识。同时也愣了一下,他们怎么会知道这个名字呢?“怎么认识的?”这是干什么呀?我就…  相似文献   

10.
安宁 《现代交际》2004,(7):72-72
读书的时候,每每陌生人问起是哪个系的,我总会一昂下巴,极骄傲又极清晰地说:外语系。后来找工作,试讲得了第一,临签约的时候,看到身边的朋友大都思量再三.又被单位几次打电话追问之后,才决定是否签约,突然地也想摆摆架子,就说:我还是再考虑一下吧。  相似文献   

11.
二十多年前,我做为一名煤矿业余作者,去省城沈阳参加笔会时,便听一位名作家说,上海人非常精细,他去那里改稿,作品发表后,寄来稿酬,汇款附言上注明,扣除多少本稿纸钱。我们这些有钱便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没钱便喝白水就咸菜啃苞米面窝头的东北文人,特别是我这类准文人,听得目瞪口呆。我们没有什么钱,但我们有大方。在矿区小酒馆,常见三五个伙计凑一桌喝酒,你敬我,我敬你,你要打倒我,我要灭你,一盅又一盅,一瓶又一瓶。酒馆的门始终敞开,见有人路过,即使不认识,也吆喝他进来喝酒。于是,过路汉子不赶路了,不去办事了,钻进酒馆同饮。如果你不给面儿,想扬长而去,屋里的人便会跌跌撞撞扑出去,像逮逃犯一般,硬把你拽进来——添菜,续酒,彼此抢着掏兜儿。我的钱没了,就去掏你的兜儿,直喝到所有的挎兜空空荡荡,东倒西歪地趴一桌子,躺一地人,才拉倒。  相似文献   

12.
放飞的承诺     
你说,我们是千年以前的那个神话,沉淀了这么久这么远也没有褪色。你说,我是你上辈子叠的一艘小纸船,失落了一个世纪才在这儿找到,找到了就再也不能丢掉。22,1001,13.7,6→18.2↑48←10你说,我们是藤缠树,树缠藤的一片风景,不管叶绿叶黄,也断不开我们连在一起的根。你说……我把你的每一句誓言都化成一粒珍珠,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做成精美的盒子,然后把自己的心平稳地放进去,交到你手里,你就这样子接过去了。你从此成了我梦中的主角,成了我一生一世的期盼。可是那个雨季不该采。你的远去就象那没有影子的雨丝,在六月的天…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近四十岁的中年妇女,十三年前我与丈夫经过一段如痴如梦的热恋而结为伉丽。婚后我们夫妻互敬互爱,相濡以沫。原本我们对两性之间亲昵的事知之甚少,也不打算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究。我们不知道女性还有性高潮,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千方百计地达到性高潮。就这样,我们日复一日地过日子,而且有了自己的小千金,家中充满了喜悦。后来我们在一本杂志上得知女性还有性高潮,而且说这是一种心神震荡、飘飘欲仙的特殊感受。对此,我和丈夫愕然了。我因缺乏这种特殊的强烈感受而怀疑自己不正常;丈夫更是困惑不解,他总觉得要么是我不正…  相似文献   

14.
我不知道人们什么时候能够淡忘了我父亲,那时候我可以过得正常点了。我从小活在父亲的影子底下,内向、胆子小。听大姑说,我爸小时候跟我一样,后来才变了。老汉儿(川渝方言,意为父亲)管我很严。小学放学去河边玩,回来不承认,就打我。他教我,家里没有大人在,绝对不要开门。高中住校,别人的生活费每周两三百,我只有一百块。他从来不接送我,都让我自己坐公交。逢年过节,别人给我的红包要等父母开口,老汉儿说能接就伸手,不能接就不伸手。我的朋友圈子很小。媒体说我一个月消费几万、开跑车,事实上我生活上要求很低,平时就吃点饺子、面,喝矿泉水的消费,不抽烟不喝酒,很少出去玩,穿的一大半是老汉儿的衣服。  相似文献   

15.
仅仅说我爱上帝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爱我们的邻舍。圣约翰说过,如果你不爱邻舍却还说爱上帝,那你就在撒谎。连耳触目及、伸手可摸的邻居都不爱,你又怎能热爱看不着、听不见的上帝呢?我们应该甘愿倾我所能,以求不伤害他人,这样事实上就是在对他人行善。这也就要求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遭受痛苦也在所不惜。否则,我们心中就不会有真爱,我们所带给周围人们的就不是安宁,而是不公正。  相似文献   

16.
外行有外行的好处。思想可以活一点,解放一点。启劝说:“我从前文笔很苦涩,总不敢写,一位老先生说,你有什么,你就赶快写,写多了,自然就行啦!我就这么愣写,越写越多,手就左右逢源了,思路也活泼了,这样下笔不停止……这样我这外行反倒得到益处,不受各种框框的束缚。你问我是哪一门子的,我也说不上来,我乱七八糟的什么都学,没有框框对我是好事。再就是不要套进圈子里去。别听人家的那套,现成的那一套说法,很多是靠不住的。你学一个东西.说书上是这么说的。我就不能怀疑,老师说的我就不能怀疑,就得像老师说的那样做……这是很危险的,得自己真正地好好想一想,不行,干脆就不听那一套。我怎么弄好,我就怎么试一试,这是我的习惯。做学问也是这样。有许多人说,这事就得那样,这是某些大师说的。某是名家,就不能怀疑吗?我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和儿。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又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活。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  相似文献   

18.
程应峰 《老人世界》2013,(11):29-29
这是我一位患肺癌的同事,在临终前几天跟我说的一个故事: 一名妇女发现三位老者坐在家门口。她不认识他们,就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但各位也许饿了,请进来吃些东西吧。”老者问:“男主人在家吗?”她回答:“不在,他出去了。”老者答:“那我们不能进去。”  相似文献   

19.
舒展 《老人天地》2010,(9):27-27
我的孙女乳名叫阿琳娜,今年11岁,这孩子是个性格开朗、天生爱笑的小妮儿。她自称是“半个老外”,因为她妈妈是俄罗斯人。她看了电视航天节目之后,突然问我:“爷爷,考你一个问题:什么船永远不下水,也不着地?”我想了半天说:“旱船!”她哈哈一笑说:“宇宙飞船!”她又问我:  相似文献   

20.
习惯了在我们这座城市的商店买东西,面对我们商店里那些营业员们的“脸”,我总有一种感觉,我们这商店里营业员们的那张“脸”,与上海人比起来可真真是相差甚远!前不久,我有机会去了一趋上海,生来也许是第一次与妻子一起,认认真真的一道在这远离家乡、中国最大的城市里并肩儿逛一逛那里的商店,而且认认真真地买几件东西——据说这里的东西物美价廉。我有一种观点,不买东西则已,要买,则绝对要买好的,绝对是我看得上的,而且必须是要适合于我的。我可以百里挑一,所以营业员的那张“睑”对我就很显得重要.百间不厌、百拿不烦,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