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善良也惹祸     
我最怕别人求我,只要有人求我帮忙;不论什么事,不论什么人,不论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一概先应承下来,然后尽力想办法。能直接办的就不必说了。可以放下一切自己的事情,哪怕这事对我多么重要也不顾. 不能直接办的就再求别人,哪怕那个别人是自己有事都不好意思求的人.最吃苦头的是天生的一诺千金的好习惯,只要答应人家的不论困难多大都一定排除万难尽力去做,实在做不到的自己就会很理亏地向人家道歉,并会常记在心且久不释怀. 至今想来,我真真正正地帮助过很多人,有的成了朋友,有的结拜成兄弟姐妹,成为我此生的精神财富.在内许多紧;一过…  相似文献   

2.
有人因漂亮而美丽,有人因气质而美丽,有人因智慧而美丽,有人因善良而美丽,有人因坚忍不拔的意志而美丽,有人因丰富的经历而美丽,有人因创造巨大财富而美丽,有人因纯朴简单而美丽,有人因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而美丽……你因什么而美丽?因为美丽,所以会吸引人。美的因数越多,吸引力就越大。十多年前的一幕,还记在我心里。我因写了一些文章,吸引了一位女孩。女孩打电话来说:"今晚是周末,你请我看电影吧!"她不是我心仪的女孩,但有个人陪看电影聊聊天也是一桩美事。女孩下了一番功夫打扮,可见我在她心中还有一定的魅力。我们靠得很近,极像一对情侣,谈着笑着向电影院走去。半路,遇到一位大家都熟悉的朋友。我开玩笑对女孩说:"这位朋友已是单位中层干部了!"女孩立即兴奋起来,赶紧凑过去,瞪  相似文献   

3.
记者一身的精华,大致集中在一副好眼力上。精彩见闻往往不是用笔,而是用眼睛写出来的。不幸我视力只剩下0.1,更不幸的是我辞谢了眼镜,居然很原谅很欣赏起这份近视来,怕是不大有救喽!近视眼有它的绝活儿——擅长省略。人总得在一堆目光下活着。有人就忙于服侍人家眼色,且依顺眼色去做人。一个眼色,足以传递或阻止一个喜悦,兴奋那么一回或惊吓那么一回。  相似文献   

4.
准备下搂时我在传达室接到一封信,从邮戳上看是从本市发来的,姓名栏里写着的是“COCO”收。 我感到奇怪的是怎么会有人知道这个名字.我用这个名字的时间只有大概一周左右。那时我在网上写一些可以酸倒牙的诗歌,然后把它们往BBS上一贴了事。并且我那段时间写的诗都是属于被人痛扁的质量,不但意思肤浅,最主要的是能够让人引起呕吐的欲望或者和胃有关的条件反射,怎么会有人记得呢?脑子乱七八糟间我摔了一个跟头,我一  相似文献   

5.
退休以后,一度在外边上班,少不了天天乘公交车。公交车的拥挤,考验着都市的人情冷暖。比如你上得车来,看你一把年纪,或者你有诸多不便,也是有人主动给你让座儿的。不过,有的人却误把别人的主动与热情,当作人家马上要下车的被动行为,心安理得。我也不止一次遇到,一上车,就有年轻的男孩儿或女孩儿热情主动地给我座位,刚开始我也以为人家马上就要下车了。可我很快发现,这是我的一种偏见,这就使我有点于心不安了,我急忙喊人家回到本该属于他们的座位上,可人家说什么也不肯再回来,我只好补上“谢谢”之类的话。但实际情况是“,误解”一旦出现,不…  相似文献   

6.
陈彤 《中外书摘》2009,(5):60-60
我家请过好几个保姆,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半年走马灯似的换了三四个,最后我妈对我说:“那一点毛病都没有的人,凭什么给你当保姆呢?你一月给人家多少钱?”我一想,也是。我的确用过一个又机灵又勤快又利索的保姆,但是人家没干两天就把我给炒了——因为有人出了比我更高的薪水。  相似文献   

7.
不必苛求     
我因为种种原因,比其他的学员迟到校一个多月。一次,一位编辑朋友去班里找我,恰好那天我不在教室,有人就回答:外语系没有这个人。我很伤心。虽然来教育学院迟一些,但在班里听课已近3个月,是堆垃圾也该碍人视线了吧?于是,就向本班同乡王涛诉苦,说:在外语系93级本科一  相似文献   

8.
星竹  陈亚琦 《现代交际》2008,(11):14-14
因为写人物传记,曾接触过一些成功人士,他们的业绩辉煌而响亮,名字在报纸上铺天盖地。有人拥有几个亿,有人的大名被千家万户知晓。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每次我都抱着一种窥探的心理,看看他们在功成名就之后,是否就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们该是最幸福的人吧。  相似文献   

9.
我是以写餐饮市场美食和饮食文化方面的文章而多少有点知名度的人,一边是写吃、写美食、美味,现在突然拿起笔来写厕所,还美其名曰“文化”,实在有点不对味。我也知道这一点,这篇文章的题目开始是厕所与餐饮,或餐饮与厕所,后来感到实在不雅,才改为厕所文化,实际上写厕所文化不是我的本意,我还是要把厕所与餐饮连在一起写。  相似文献   

10.
人才交流会上人山人海。我拿了三个版本的简历在人群间挤来挤去,一份简历上标明的是博士,一份是硕士,一份是本科。挤来挤去挤了大半天,不是人家不要我,就是我看不上人家,苦啊!远远地看见一个招聘台前围满了好多人。走近一看,是一家不错的医院。旁边的招聘启事上写着“博士,  相似文献   

11.
堵车     
老猫 《中外书摘》2011,(4):56-56
没去过天安门的不算到过北京,没被堵过车的不算北京人。 三年前我没工作还要扛房供,实在是扛不住了,就打算找个活计。正好有一位朋友要办杂志,地点在西四环,刚盖好的新办公楼,出入都是齿白唇红的小男女,那是相当的白领。我跟人家谈好了价钱,都上班了,结果开会开到高峰期下班。我开着车,从单位回家,  相似文献   

12.
以德养寿     
谢刚 《老年人》2011,(11):52-52
“人逢盛世晚晴珍,岁近耄年却似春,六腑五脏无疑症。四方八面有精神。磨刀执意刀锋利,琢石潜心石变金,积德百年元气厚,读书三代哺贤人。”这是我写的一首七律诗,用以鼓励自己。我今年八十八岁,身体尚好,生活正常,能动能写。有人问我何以长寿?我回答:以德养寿。  相似文献   

13.
年过半百迷上了围棋,实在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首先,是棋艺难以提高。年纪大了,厚厚的一本定式记不住一两个。打棋谱吧,打了半天,也不知所云,总弄不懂人家为什么要那么走。其次,是找不到下棋的人。本来,单位里下围棋的人就不多,加之我棋艺又不精,久而久之,那几个棋友都不愿和我下。常常为了求他们陪我下几盘棋,我得开上半包烟,还要屈尊叫他们几声师傅。到后来,连我自己都怀疑自己在围棋上是否是个弱智。其三,是于心不忍。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我和我妈都特别像。每当有人夸我好强时,我就骄傲地告诉人家,那都是从我妈那儿遗传来的。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养分     
我喜欢睿智一词。生活中睿智的人我更喜欢。其实,我想你和我也没什么不一样。比如说你没准也喜欢看译制片,高兴读国外的小说。为什么,我以为理由便是我们需要被人家的睿智给征服的愉悦。你看看人家写的一篇最短的获奖小说,全文就25个字,但是,人生几多的况味、对世事几多的参析都尽在其中。我承认我这一辈子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睿智。小说是这样写的:他说:“嫁给我吧!”“不。”于是他们又继续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连嘲讽都来得这般平和、暖色调、以及让我们选择不是仇视而是报以宽容的甄别,这等睿智只有在宽厚的人心里才可常驻。我还记…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和一个人的优点谈恋爱,和一个人的缺点过日子徐再花是我的闺密,她曾跟我说,她之所以再婚,是因为父母给她起的名字不好。再开一次的花,就等于再嫁一次的女人,这名字实在不吉利。徐再花再嫁的男人和前夫正好相反:第一个男人仔细,仔细到花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这个男人却花钱如流水,纯粹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爷们儿。前夫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近女色,是个标准的好男人,好到徐再花总觉得是跟一个女人在过日子;这个男人却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喜欢撸胳膊打麻  相似文献   

17.
有人问我:“你整天费心费力帮人家图的是啥?”我就说:“我什么也不图,我就是想让九泉下的儿子明白,妈能理解失足人员的心,再也不会不管孩子了。”  相似文献   

18.
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我的母亲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家妇女,她对儿女的爱就像她随身携带的竹篮一样,朴实,清新,素雅,无私。儿时的我,脾气倔强,看不惯那些恃强凌弱的孩子,爱抱打不平,见到有人欺负弱小,我总要出手相助,结果不是人家被我打得头破血流,就是我被人家打得鼻青眼肿。  相似文献   

19.
外行有外行的好处。思想可以活一点,解放一点。启劝说:“我从前文笔很苦涩,总不敢写,一位老先生说,你有什么,你就赶快写,写多了,自然就行啦!我就这么愣写,越写越多,手就左右逢源了,思路也活泼了,这样下笔不停止……这样我这外行反倒得到益处,不受各种框框的束缚。你问我是哪一门子的,我也说不上来,我乱七八糟的什么都学,没有框框对我是好事。再就是不要套进圈子里去。别听人家的那套,现成的那一套说法,很多是靠不住的。你学一个东西.说书上是这么说的。我就不能怀疑,老师说的我就不能怀疑,就得像老师说的那样做……这是很危险的,得自己真正地好好想一想,不行,干脆就不听那一套。我怎么弄好,我就怎么试一试,这是我的习惯。做学问也是这样。有许多人说,这事就得那样,这是某些大师说的。某是名家,就不能怀疑吗?我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20.
认识一位年近不惑的女友,她搞油画创作,完全是她先生逼出来的。 如果说有一类女人,天生具备贤妻良母的潜质,我这位女友算得上相当典型的一例。她是属于“情感丰沛得无处盛放”的那种女人,结婚后两年内,她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要调到丈夫所在的Z市去,为他生孩子。她艰苦卓绝地做着这件事,最后,所有的关节都通了,只有她供职的那所中专学校不肯放人,她有本事每天到老校长家去嘘寒问暖,也不管人家脸色如何,也不管人家桌上饭香菜熟,而自己饥肠辘辘。等她第二年去校长家拜年时,校长实在忍不住了──任谁也看不下自家谈笑晏晏,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