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溪石 《伴侣(A版)》2021,(8):18-20
感恩启蒙教练虞利华 杨倩于2000年7月出生在宁波鄞州区姜山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她的成长离不开一个人:启蒙教练虞利华.杨倩的母亲看到女儿夺得奥运金牌后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最要感谢的是虞利华教练,是他帮助女儿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培养一名射击运动员,从选材开始就很重要,身体平衡性、注意力稳定性、脉搏心跳测试、适合射击的独特气质,没有一套器械可以测出来,更多的是依靠教练的经验和眼光,虞利华自认为挑选苗子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2.
简陋的居室里,没有一件象样的东西是属于女儿的。几件换季的童装,一个鼓胀的书包,一些识字的画报,一本安徒生童话,成了女儿的全部家当.游戏机、玩具车、电子枪……许多属于童年的东西,高我的女儿太遥远了。想到这里,我不知欠女儿的是否太多太多,也说不清女儿的童年是不是真的苍白。夜晚,我和女儿同守一张圆桌,我专注地爬格子,女儿眨着小眼睛写她的作业。细碎的笔声,让我感受着母女间的默契和谐。停下笔我把一张报纸递给女儿,叫她在那醒目的标题下寻找母亲的名字,女儿就这样成了我的忠实读者。“长大了,也学写文章吧……”我…  相似文献   

3.
张萍的三个女儿,一个比一个漂亮。 在这江北最大的服装市场,她的三个女儿就像她那三个生意红火的时装店 一样,叫人眼热。 每次张萍到外地进货怀一种倦然踏 上旧途,总有种难以言说的满足:熬过来 了,终于熬过来了!当年被视为累赘的三 个女儿,如今给她带采多大的荣耀啊。在 市场上,工商和说务的小伙子们都给足 了自己面子,一个比一个嘴甜地叫着张 姨。店里生意好,外地的客商争着与她合  相似文献   

4.
私房钱     
办公室里一个无聊的下午,一个刚刚离了婚的女同事絮叨叨地细述着男人的种种不是,把婚姻形容成镜花水月,说得其他人心里惶惶的,连她也听得心里发毛。丈夫新提了主任,而且他那个单位美女如云,真让人放心不下…… 回家便留了心,洗衣时,特意看看他衬衫的领子,没有口红印,嗅嗅,没有香水味儿,再找,没有长头发;BP机上,除了她,没有某女士的留言;西装口袋里,没有陌生美女的照片和情书,也许他隐藏得很深,再找,找到了,打开,原来是女儿画的一张全家福,画上,他牵着女儿和她的手,幸福地笑着……她甚至有点儿失望了,如释重负后的失望。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2010,(12):22-23
“朝鲜战争中,一个名叫王清珍的女战士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是个铁路工人的女儿,只有十七岁。那时她在五圣山后面的坑道病房护理二十多个重伤员,喂饭、换药、洗绷带,还要背伤员出洞解大小便。有个伤员嘴巴化脓,不能咀嚼,她先把饭嚼烂,像大人喂孩子一样,一口一口地喂到他的嘴里……”  相似文献   

6.
苏州有位名叫张吉友的富商,热心于投资教育事业,与蔡元培等教育界名流交情甚笃,膝下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儿亦十分出名,叶圣陶曾说过:“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到了都会幸福一辈子。”沈从文就是这幸福的人,娶了张家三女儿兆和;周有光亦是,与张家二女儿允和喜结良缘。周、沈二人由此成为连襟。  相似文献   

7.
论语     
"过去,我或者在国内带队,或者在意大利执教,跟女儿一直都是分开的。如果,今年我不接受美国排协的邀请,再过一个4年周期,女儿就是16岁了。到了那个时候,我这个当妈的,就算是有机会陪在她身边,她可能都不要我了。" --2005年2月7日,美国排球协会在其官方网站上正式宣布聘请中国著名教练郎平为美国国家女排主教练。为此,美国排协给出了一个4年60万美元的合同。尽管这并不比朗平在意大利执教俱乐部的待遇优厚,然而,对于这位昔日排坛的"铁榔头"而言,促使她最终下决心接受这份新工作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第一个是她的女儿,第二个是中国女排的荣誉,第三个是国内公众对这件事情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张阿姨年轻时很漂亮,而且心肠好,十里八村的人都得到过她的帮助。邻家梅三娘半夜突然早产,丈夫又出门在外,张阿姨一个人背着梅三娘去了医院,才使得梅三娘和她的女儿都平安元事。梅三娘坐月子,也是张阿姨忙前忙后地照顾。梅三娘一家感恩戴德。要好好酬谢她,但她死活不肯接受。1972年,张阿姨不幸地患了子宫瘤,不能生育了,丈夫因此和她离了婚。1974年,张阿姨嫁给了一个比她大15岁的瞎眼老头。几个月后,张阿姨收养了一个被人抛弃的男婴,给他取名  相似文献   

9.
爱情与纸巾     
她落泪时,男孩递给她一张粗糙的纸巾。一瞬间,她想起了丈夫为她擦泪的纸巾──轻盈而柔软,淡淡的茉莉清香沁人心脾。有时,即使是一张纸巾,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婚礼上,她的泪纷纷而下,不只是新娘必有的喜泪。当初她坚持要举行盛大的婚宴,不是没有一点补偿心理的。他是留美的医学博士,开一家药品公司,家财万贯,学富五车。第一次见面,对她说手术室的笑话,自己笑得"呵呵"地。她也附和地汽笑,可是根本没听懂一大堆专业术语。他对她好。送花,开车送她上下班,带她去豪华娱乐场所,出资为她出了两本散文集。但是他自己只翻了几…  相似文献   

10.
爸爸在我两岁时就过世了,从小我和妈妈相依为命。村里有个"赛神仙",经常说我和邻村的张家女儿有夫妻相。被大人们开玩笑多了,我这个小屁孩也很好奇我的媳妇长得啥样?那天,我偷偷溜到张家院子里,看到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在玩泥巴,全身脏兮兮的,  相似文献   

11.
只要一想到她,我的眼前就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在一个漫无穷期的雨夜。一棵苍老虬曲的枯树枝上、蹲着一只湿淋淋的鸟、它遥望着那不再属于它的在风雨中飘摇的巢窠、守着它白天打食喂饱的两只雏儿,孤独地、毫无希望地等待着……皖西金寨县,县城梅山河东新桥旅社三楼,一间十来平方的房间,住着一位特殊的“旅客”。她叫范多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站在旅社三楼楼顶,能望见河对岸一所小学校,她就这样站着、张望着。儿子龙龙和女儿小凡蹦跳而去,又雀跃而归。她的目光正如那段重复往返的道路,曲折、悠远并充满着希冀……5年前,法院一纸离…  相似文献   

12.
45岁那年,他有了一个瘦小的女儿……——1972他没有想到,他45岁了居然又有了一个瘦小的女儿。因为妻子几年前被诊为不孕,之后又更年期提前,没有想到,居然又生出一个女儿来。他是老实巴交的人,就是成份有些不好,在这个最小的女儿出生那年,刚刚结束了不愉快的政治打击,所以,他有足够的好心情来迎接她,呵护她。他借了一辆平板车,推着妻子女儿慢慢往回走。古长平城的冬天凛冽如冰,刺骨的寒风似乎挟裹着四十万赵卒的阴魂让人简直透不过气来,他只穿着一件中山装,里面的棉衣早已脱下来裹着小女儿。他的工资要养乡下多病的双亲,自己的家里,实在是家…  相似文献   

13.
恐怕没有谁像晓宁这么向往婚姻生活的了,在今天。晓宁独自一个人住着。她已经过了如花的季节,可内心深处仍幻想着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英俊潇洒的王子始终没有降临身边,倒是她的顶头上司、出版局年轻有为的张局长,最近突然频频出现在她的工作乃至生活中。 同所有的高层干部一样,张局长经过艰辛的努力,从编辑部干到出版社,再调到机关。岁月如水般流逝,他已经远远过了不惑之年,奔半百而去了。他有一个堪称幸福美满的家庭──妻子是市医院的主任医师,儿子在清华攻读工程物理学,已经申请了哈佛的同专业学位,明年还要远涉重洋赴美利…  相似文献   

14.
她是他的情人,为他多次堕胎而无法生育,最终她选择了向他"借精生子"。然而,他却并不愿意承担女儿的抚养权,辩称自己只是一个精子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15.
馨兰 《伴侣(A版)》2016,(2):10-12
大三女生学驾驶,遭遇科三教练频频"揩油" 2015年5月的一天,在郑州一所高校读大三的苏晓惠来到某驾校,让客服部为她联系科三教练.客服部为苏晓惠指定了一名叫刘东阳的教练,苏晓惠给刘教练打了电话,刘教练让她第二天过来练车. 第二天上午八点,苏晓惠准时找科三教练刘东阳报到.刘东阳35岁左右,留着寸头,长得很敦实,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看到苏晓惠身材高挑,外形靓丽,他上来就想拍她的肩膀,被苏晓惠灵巧地躲过了.刘东阳没觉得尴尬,反而笑嘻嘻地说":这姑娘,身手还挺灵活哈!"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喜爱击剑运动,她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到奥运的舞台上向全世界去展现她对击剑的热爱!可是,击剑需要天分,许多知名的教练给女孩下了定义,她是"上帝遗忘的一把剑"!家乡的普通教练不知道女孩怀有伟大的理想,他只是认为女孩是因为喜欢!可是女孩的训练强度大大超出了他的意外,在他的所有运动员中,女孩是每天来得最早的,也是每  相似文献   

17.
我把一张纸和一支笔放在米尔斯病床边的桌子上。 "谢谢您。"他说。 米尔斯先生只有一个女儿。我从医院的病人情况问询处得到了她的住址及电话号码。 "珍妮·米尔斯小姐吗?我是苏·基德,医院的护士。我打电话是要谈你父亲的事儿。他患心脏病今晚住院了,而且……" "哦.不!"她在电话中尖叫了一声。"他不会死的,对吧?"这与其说是询问,还不如说是恳求。 "他现在的情况还好。"我说,并竭力使自己的声音听上去令人信服。 "你不能让他死,求求你,求求你!"她哀求道。  相似文献   

18.
一个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在打工过程中巧遇一位日本富婆。随后爱上了她如花似玉的女儿,从此,幸运之神不断光顾,美女、财富频频向他招手……正当年轻人无比兴奋地构筑自己美好未来时,他却不知不觉地陷入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巧遇  相似文献   

19.
吴景 《女性天地》2007,(4):46-46
去年三八节,我带着5岁的女儿和单位的女同事一起到美容院洗脸,由于时间比较长,我把女儿放到同事家里,谁知女儿跟她表哥提前回了家。丈夫看到两个孩子是自己回家的,就不问青红皂白,扇了我一个耳光,他认为我丢下女儿不管,找别的男人快活去了,我真是委屈死了。  相似文献   

20.
一次意外、一场官司。女儿溺水身亡让离婚后的他和她相向于法庭之上。他说她监护不力,要求精神赔偿;而她说,失去女儿,自己一样心痛。赔,还是不赔?这一场情与法的较量该怎样收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