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0分用人观     
日本松下公司对某一岗位的人员选择,或对某一项产品选择开发人员,一般不用“顶尖”人才,而是取中等的,可以打70分的人才。为什么不选“顶尖”的人才呢?松下认为,有些“顶尖”人才比较自负,他们容易抱怨环境影响自己的发挥,抱怨职务、待遇与自己的才能不相称。有这种心态的人,一般说来会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热忱,干起工作来未必会出色,他有才能,但心理因素影响了其充分发挥。而聘用能力仅及他70%的人才,他们没有一流人才的傲气,自视不那么高,也容易满足,甚至有一股子偏要与“一流”人才较较劲,比一比谁干得好的劲头。他们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职场总有这样的人,无论是上班工作,还是下班聚餐,只要和同事们在一起,他就在不停地抱怨,抱怨老板,抱怨上级,抱怨同事,抱怨下属,甚至抱怨自己。我把这样的职场人称为职场"怨妇"。这里的"怨妇",并不仅指女士,也包括男士。职场"怨妇"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抱怨别人;第二种,既抱怨别人,又抱怨自己。不停抱怨别人的人,相信我们在职场上都碰到过。在这种人的眼里,上下左右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并且才华横溢,但在公司里却长期得不到提升,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自我反省,总是埋怨环境,对工作抱怨不休.工作中时常表现出这样的情况:一项任务交代下来后,如果上司不追问,结果十有八九不了了之;有些事情,如果上级不跟踪落实,就很难有令人满意的反馈;还有的人面对布置的工作常常只会睁大眼睛,满脸狐疑地反问上司"怎样做?" "这事我不知道啊?"抱怨的人很少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不认为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责任,却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 究竟哪些员工最受老板们欢迎?  相似文献   

4.
"气场",说的是人们思维活动所产生的一种特定频率,也叫脑电波,它会吸引同样的频率引发共振,也会排斥有巨大差异的频率。消极的"抱怨王",频率一般特别低,而职场上乐观积极的人,一般都拥有高频率,自己和别人都快乐,上升通道当然也会更顺畅。远离"抱怨王"才能变成职场成功者,从"战略"上来说,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我们每天想着正面的事、所期待的事,加上相应的刻苦努力,总有一天它会实现。  相似文献   

5.
职场如情场     
正做好事业不能缺了情感。现在很多年轻人,经常会抱怨自己的境遇不好,生不逢时,认为自己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尊重、机会。实际上,想要事业有成并不难。多年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我发现那些有杰出表现、有所成就的人,大多数都有个相同的特质:他们在工作时都会注入自己的感情,对工作、对事业充满了执着与热爱。  相似文献   

6.
俞敏洪 《领导文萃》2014,(14):106-107
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抱怨生活很平淡、生命不精彩。其实在人生当中,如果我们能做好三件事的话,那我们的生命将会变得更加充满色彩。第一件事,先清除自己身上的负能量。比如说你是抱怨的人,你是一个有问题需要寻找外部原因的人。我在新东方做事情很简单,谁先承认错误我先提拔谁。你有什么事情推到别人身上,觉得不是自己的错,因为我对了,别人都错了,这样的人属于推卸责任,身上属于负能量。抱怨自己父母没出息的、怨自己的学校环境不好的,等等所有这样的负能量都需要清除掉。  相似文献   

7.
每一间办公室中,或多或 少都有一至二位抱怨型 员工。他们对工作、公司,甚 至周遭的人都甚感不满,表 现出一副愤世嫉俗的模样。 对付这些抱怨者最有效的 方式是:少攻击他们的抱 怨,多和他们谈谈个人的工 作目标。让他们把焦点集中 在工作上,多想想未来该怎么做,才能减少抱怨话语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正1.用抱怨吸引注意力。每个人都难免向朋友倾诉,抱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不满,但是一两句就足够了。如果不停地抱怨,就只会让交流变得沉闷,让你变得无趣。2.只表达自己,忽略眼前对话。当别人表达观点时,你不管不听;而当别人询问你的意见时,你就滔滔不绝。这样只会让别人心生厌恶。3.一心多用的交流。即使你是个一心多用的高  相似文献   

9.
正1.抱怨:杀伤力最大,辐射面最广。抱怨是团队中最易传播、辐射最快最广、最具杀伤力的"负能量"。抱怨让自己和他人陷入负面情绪中,消极怠工,一个人会传染一个部门,一个部门会传染整个公司。2.消极:最易动摇"军心"。这种人往往内心能量比较弱,而且行动力不强,总是在瞻前顾后中蹉跎了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想成功。事实上,大家也都有无限的潜能,只是没有被开发出来,也因此,才会觉得自己没有预期中的好。 很多人整天抱怨条件比人差,运气比别人不好,没有出生在好的家庭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社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既会有顺境,也会有逆境。顺利的时候往往让人感觉幸运、沾沾自喜,而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却很难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对于一个自恃有一定才能的人来讲,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  相似文献   

12.
正1.杀伤力最大、辐射面最广——抱怨。抱怨会让自己和他人陷入负面情绪中,消极怠工,一个人会传染一个部门,一个部门会传染整个公司。2.最易动摇“军心”——消极。员工消极的心理状态对营造团队氛围非常不利,当大家都在为目标奋力拼搏时,这类人会传播出各种不利消息扰乱“军心”。  相似文献   

13.
《经理人》2000,(1)
“这件事总得有人做,嗯,就我来吧。我想我可以应付得来的。”办公室里有这种希望做得多,但又爱抱怨自己做得多的烈士型人物吗?他们工作十分努力,常常让别人觉得有罪恶感,他们神经紧张,感到压力沉重,也会让周围的人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14.
刘煜 《决策》2004,(7):41-41
领导班子是一个单位或部门的核心,班子的团结与否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工作。在班子的不团结问题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副职抱怨正职,单位或部门的许多事情自己不知情,如同局外人;也有的正职抱怨副职。副职分管的工作从不向自己汇报.不把自己看作“主事”的。正是这样的怨气致使一些班子无法工作,成员  相似文献   

15.
<正>你常被"能者多劳"这句话黄袍加身吗?团体中有人抱怨自己每天累得像条狗时,我们常会拍拍他的肩膀:"能者多劳。"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的人,也常以"能者多劳"自我解嘲,为自己的疲惫找到一丝安慰。然而,并不是所有疲于奔命的人都是能者。有位企业主管说得好,在一个企业中,优秀的人只占20%,能力普通的人占70%,混日子的人占10%,最会抱怨"唉,我就是能者多劳啦"的人,其实都是  相似文献   

16.
干事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实践出真知",一个人只有通过干事,才能增长才干,增长智慧;一个干部只有多干事、干成事,才能为群众所认可,为工作所需要,才能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中央也一再强调,要"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会干事的人有舞台,让干成事的人有位置"。然而,作为领导干部,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和艺术,辩证地处理干事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干事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实践出真知",一个人只有通过干事,才能增长才干,增长智慧;一个干部只有多干事、干成事,才能为群众所认可,为工作所需要,才能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中央也一再强调,要"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会干事的人有舞台,让干成事的人有位置".然而,作为领导干部,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和艺术.辩证地处理干事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经常听到有些中层干部这样抱怨:自己的工作很努力,干得也很好,但上级还是不满意。这说明大多数中层干部都有做好工作的良好愿望。但是,中层干部在抱怨的同时,也要学会反思,反思自己的工作还有没有不足之处。其实,在这些有怨言的中层干部中,往往存在着这样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苦活儿、累活儿、急活儿多,加班加点是常事,所以不少同志存在着抱怨心态,尤其在年轻干部身上表现得颇为明显,着手开展工作前首先要抱怨一通,抱怨周末上班、晚上加班,抱怨工作节奏快、任务重,抱怨经济上没甜头、政治上没奔头……一人抱怨,往往周边人跟着心烦,满满的负能量充斥着大家的内心。这种消极的心态不仅影响着年轻干部的自我认知判断,影响着工作质量和效率,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年轻干部的成长和进步。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一人难满百人意。一个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即使做得再好,也会有一些部属不满意,从而被抱怨这、被埋怨那。面对部属的抱怨,领导者应该如何对待,不仅是检验领导者处事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对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