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伟 《科学咨询》2004,(4):45-46
如今.当你漫步在高楼树立,道路平坦,绿树环抱的忠州镇红星移民小区时,有一道亮丽的风景会吸引你的注意力,那就是忠州镇四小!看吧,造型别致的学校大门,干净整洁的师生食堂,宽敞明亮的教室不时传来琅琅的书声……此情此景此味,让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2.
11月8日,记者迎着深秋的暖阳到忠县采访.大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忠州有个白公祠.也许是因为白公祠这一著名历史文化古迹的熏陶,紧邻此处的忠州镇玉溪大桥西桥头,有一所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学校——重庆市忠县白公路小学.  相似文献   

3.
金秋时节,清风送爽.在全国教育战线隆重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的这天,记者来到忠县城最漂亮的移民学校--忠州镇第四小学采访.该校师生今年的教师节过得舒心而踏实--这种舒心是丰收后的喜悦,这种踏实是问心无愧的答卷.  相似文献   

4.
金秋时节,清风送爽。在全国教育战线隆重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的这天,记者来到忠县城最漂亮的移民学校——忠州镇第四小学采访。该校师生今年的教师节过得舒心而踏实——这种舒心是丰收后的喜悦,这种踏实是问心无愧的答卷。今年小学毕业考试,忠州四小考上重点中学14人,上线率居全镇之冠。而  相似文献   

5.
11月8日,记者迎着深秋的暖阳到忠县采访。大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忠州有个白公祠。也许是因为白公祠这一著名历史文化古迹的熏陶,紧邻此处的忠州镇玉溪大桥西桥头,有一所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学校——重庆市忠县白公路小学。这是忠县教委唯一的直属小学,它的前身是忠县师范  相似文献   

6.
綦江县陵园小学始建于1963年,是綦江县小学教育的窗口学校,原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现为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艺术教台示范学校.学校现有24个小学班,3个学前班,学生1700人,教职工82人.近年来,我校秉承"放飞七彩梦想,开启阳光人生"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一、学校"留守儿童"概况 天和乡初级中学位于渝川交汇处,是一所地处开县边陲的农村学校.2009年秋季,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七年级4个班、八年级6个班、九年级4个班),在校生929人.学校有住校生828人,他们主要来自天和乡辖区,绝大部分学生属农村户籍.  相似文献   

8.
董中华 《科学咨询》2005,(20):37-38
重庆市石柱县临溪镇中小学位于重庆市东南方的石柱县北端,标准的老、少、边、穷地区,是一所国家级贫困县的山区小学.学校现有教职工63人,教学班21个,学生1174人.学校下辖两个完小,12所村校,共有教职工135人,学生2438人.中心校占地6363m2,运动场3200m2,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几年来,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全县前茅,学校曾先后被授予"县级文明单位"、"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先进集体"、"教师教育先进集体"、"艺术学校示范校"、"石柱县第一支小学生铜管乐队"、"艺术节甲级学校二等奖"、"大课间操活动一等奖"等各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綦江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学校现有初高中8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400人,教职工330人,是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文明 礼仪示范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重庆市实验校.  相似文献   

10.
作为巴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的忠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巴文化底蕴,以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300多年.重庆市忠县忠州镇第二小学校始建于1912年.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变革,今天的忠州二小,校园里已是绿树成荫,教学大楼错落有致,孩子们的脸上焕发出如花的笑容.  相似文献   

11.
杨伟  周武明 《科学咨询》2003,(18):48-48
汝溪镇初级中学校始建于1993年,建成招生时全校仅有4个班,238名学生,15名教职工.十年弹指一挥间,现该校已经拥有25个教学班,103名教职工,在校学生1300余人.汝溪镇中全体教职工"十年磨一剑",十年间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六倍.今年中考,全校上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人数在全县同级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2.
江津区永安小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创建于1939年,其办学历史悠久,现有学生750人,在职教师47人,区级骨干教师2名,镇级骨干教师3人.近年来,学校坚持内涵发展,秉承.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学生的成长与未来高于一切"的办学理念,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创重庆市级农村特色名校"的办学目标,突出"绿色濡染艺熏陶"的办学特色,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丰都县"中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下简称"语文发展性阅读")是重庆市丰都县教育科学研究所自创课题,于2009年试点研究,2011年升格为"全国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语文阅读学习对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子课题,目前参研学校81所,实验班级397个、实验学生13294人,实验教师317人,为重庆市规模最大,参研人数最多、研究成果运用面最广的中小学语文专项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14.
曾理 《科学咨询》2008,(14):3-3
我校自2004年创建以来,学校就清醒地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源泉,教学改革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校全力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人"的工作,它必须以更好地促进"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基点,创设浓厚的民主氛围,让教师大胆地张扬个性,使学生充分发掘创造性,师生在互动中共同发展.这正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也是我们进行改革的出发点.坚持科研立校,创新发展,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梁平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62所,在校学生13万余人,教职员工7144人.重庆直辖以来,梁平实施以"育人、富民、强县"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现代化工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素质大幅度提高,教育科研成效显著,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先后被确定为重庆市"实施素质教育实验县"、"农村电化教育综合实验县"、"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县"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2007年6月,被确定为"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示范县".  相似文献   

16.
何谓"三个发展为本".即"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一切以学校的发展为本".这三个"为本"相互依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学校治学思想的核心."一切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是实现"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保证."一切以学校的发展为本"是新时期、新世纪、新形势下对学校领导者提出的新课题.学校将"三个发展为本"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小学作用,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的人文理念.教师作为整体系统的人的存在,其真正的客观本质是他的社会属性.教师也是学校教育力量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因此"以教师为本"管理必然显得极其重要.对教师"政治上关心、事业上关心、生活上关心"就会取得"以教师为本"的良好的管理效应.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管理本质上是人的管理,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当前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面临的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全新图景,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全球化、终身学习等更全面更深刻更快捷的改变着人的命运.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觉得,学校教育的管理应该是为"育人为本"或"以人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9.
"人本"即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主张以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教育的主体是人,更应当以人为本,从人的志趣情感、思想入手,以促使人的发展为根本切入管理的内核,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其潜在效能.在学校管理中,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管理对象,同时教师和学生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执行主体,因此,必须坚持以师为本,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升学校执行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敖中学自1958年建校以来,历经几代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实践"敖中,敖中,不断向前冲"的发展誓言,高举"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的教学大旗,取得可喜的办学成绩和社会认可的教学质量,办学规模由2000年的600人增加到现在的3012人,学生巩固率、抽考平均分、上重点高中人数和就读高中人数均走在全县前列,学校先后被评为"绿色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和"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我校坚持以"育人为本"、"教师为本"和"质量为本",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