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林  李锋 《科学发展》2016,(6):18-23
中国经济已进入“结构性减速”的新阶段,必须适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经济结构失衡和资源配置扭曲,以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当前经济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高端供给能力不足、供需结构不匹配、城乡和区域结构亟待优化、资源环境代价大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以推动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党中央审时度势,根据世情、党情、国情分析,适时适宜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决策。通过对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的供给学派在经济背景、理论渊源、主张内容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差异的剖析,阐明了十九大视域中对供给学派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认识:新时代我们坚持政治站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系;强劲改革动力,完善减税降费与简政放权制度管理体系;创新发展模式,培育战略新兴品牌与高端服务和制造业。  相似文献   

3.
肖林 《科学发展》2016,(3):5-1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以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供给侧改革,它更具体系性、综合性和全局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基于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理论综合性集成创新,构建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架构.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新时期的一次探索性改革和调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持续增长》以实现持续增长为主线,从理论视角到实证分析,从全球视角到中国实践,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思想方法.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思想包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个纬度的内涵,构成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对中国改革实践的理论综合性集成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素艳  周光宇 《职业》2017,(6):49-5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本文以高职机械类专业为例对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调整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考核评价标准改革、管理机制的改革等是否适应供给侧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希望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肖林  王沛 《科学发展》2016,(8):5-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有效协同.通过有效的需求侧管理,实现经济增长的适度扩张,确保经济运行、就业环境的总体稳定,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宽松的经济环境.同时,通过完善消费环境,加快消费市场、消费体制改革,促进消费升级,使得新消费需求得以有效释放,从而拉动供给创新,使得新需求与新供给有效匹配.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升投资效率,补齐社会短板,进而刺激和营造较大的产品或服务供给空间.通过外贸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新供给产品的生产和投资.  相似文献   

7.
肖林  王丹 《科学发展》2016,(4):30-37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源的劳动、资本、技术以及相关产业结构、制度环境等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不断被论证.资源要素供给质量提升、效率改善、结构优化以及制度创新将对经济增长潜力产生较大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仅反映在提高资源要素的有效供给,而且反映在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以及结构优化等方面.因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将有效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西方供给学派提出的改革,而是基于当代中国发展阶段对中国改革实践的理论综合性集成创新,植根于中国经济特定的制度因素,紧密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调整实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范畴,新供给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首先要加强需求侧管理,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扩张性政策,在稳定和扩大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中长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上海等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而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三去一降一补”的顺序,应该从补短板开始,再降成本,然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相似文献   

10.
肖林 《科学发展》2016,(10):57-60
结构性问题已成为困扰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全球供需结构失衡、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增长分化、发达经济体内部债务沉重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结构性问题不仅导致了各类经济社会矛盾,而且制约着各国经济转型发展和经济复苏的进程.推进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全球经济增长的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