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埃文人是苏联少数民族之一,其人数仅次于过去称之为通古斯人的埃文克人。现在有一万二千多埃文人生活在鄂霍次克海沿岸的北部地区以及雅库特自治共和国、楚科奇半岛和堪察加半岛。在我国民族志中积累了不少有关该少数民族的资料,但是还没有一本综述埃文人生活的专著。著名的俄罗斯语言学家、作家和民族学家B·Γ·鲍戈拉兹写的《拉穆特人概论》是革命前唯一的有关科累马-奥莫隆地区聚居的埃文人的文章(1900年)。  相似文献   

2.
宛磊 《回族研究》2015,(1):137-142
马天英先生(1900—1982)是民国期间著名的回族社会活动家。他生平一系列的事迹,有几段可谓轰轰烈烈,其中两次重要的活动,与南洋地区有关,尤值得今人研究。第一次,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领"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出访东南亚各邦,宣传中国抗战,并为国内募捐。在1938年秋至1940年秋两年访问期间,他走遍英属香港、新加坡、马来亚、文莱、北婆罗洲(今属于东马沙巴、沙捞越两州)各地。仅以马来亚为例,访问了"大小市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外贸企业,没有出口经营权,只为具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组织货源。它们与上级出口企业一道担负着创汇重任,是民族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先行者。 1988——1990年,外贸企业实行了第一轮承包,初步解决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弊端。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地区基层外贸企业也实行自主  相似文献   

4.
敦煌文化精神的复苏,始於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西方考古学者的地理探险队,在中国内陆河流域活动的结果。自1900年5月26日,敦煌秘窟偶然泄露之后,于1907年5月斯坦因首次发现其藏卷价值,开始轰动於西欧、北美的英、法、意、美,随及于俄、日,最后激觉於国人。近1个世纪以来,逐步形成的敦煌学,以人文社会学术界刮目相看的新姿,瑰立于当今世界。这是中外有志学者,共同致力的必然。 近40年来,国内有关学者的努力成绩,为敦煌学的繁荣,增添了内容,扩大了领域。虽然在某些方面,尚逊色於国外研究的步伐,诸如它们的手段、方法、辐合与放射或形成与扩散过程的接触渊源,以及敦煌文书与文物对历史与未来的影响及其应用效能……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幅血迹斑斑的图画。自从1840年英国资本主义殖民者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封建社会闭关自守的大门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蜂拥而至。它们向中国举行多次的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一副副镣铐套在了中国人民的身上。恁借这些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人民进行了肆无忌惮的侵略和剥削,这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中国局部的少数民族地区,鸦片战争后也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不仅如此,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位于祖国边陲,所以,在外国资本主义对  相似文献   

6.
印度河流域文化也称哈拉巴文化,以其在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巴基斯坦)、罗札尔和凯里班干(印度)整洁而精心规划过的城市建筑闻名于世。当其全盛时期(公元前2500—1900年),延展范围西起阿富汗边界东至北方邦,北及曼达(查谟),南达婆伽特罗伐(古吉拉特),其地廓之广,超过苏美尔文化和埃及文化区域之总和。哈拉巴人曾经高效率地管理他们的城市和地区,并且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著称当时的舒适而便利的生活条件。房屋都是建筑在阶地平台上,以避免遭受印度河、萨巴马提河和萨拉斯  相似文献   

7.
王远大 《中国藏学》2011,(3):171-180
《俄国与西藏——俄国档案文件汇编(1900—1914)》是迄今为止俄罗斯公开出版的第一本有关沙俄政府与中国西藏关系的档案专辑,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对这部档案文件汇编的内容、特点及文献价值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在汉文史料中,清代环青海湖和柴达木地区的藏蒙人口一直缺少准确的编户数字。柔克义在1889和1891年的两次考察中详细记录了这一地区的人口户数,对于认识清代该地区的藏蒙人口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的相关考察文献尚未在国内出版,有关研究也未能引用其著述。本文将柔克义旅行文献中有关清末环青海湖和柴达木地区的藏蒙人口考察记录进行归纳、考证和分析,并置入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与民国汉文文献进行比对,对清末青海方志以及民国人口调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检讨,初步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三十年代该地区藏蒙人口衰减和增长的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于1979年11月6日在中央民族学院召开部分在京会员座谈会。会上,中央民族学院干训部副教授李秉铨、教师马全忠、夏米西丁等同志就民族地区所反映的情况作了介绍。他们说:目前各民族地区的工作成绩是显著的,经济发展很快,但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对中央的一系列有关政治和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问题;民族地区的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按时间线索对中外《格萨尔》史诗的研究历程进行概观性讨论。从蒙古语文本的发现到后来的翻译和评介,俄罗斯、蒙古国及其他地区的西方学者围绕《格萨尔》史诗开展了早期研究;1900年前后,在印度周边地区和我国藏族地区陆续发现的藏语文本引起了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学界的持续性研究,一门具有现代学术理念的专门学科——"格萨尔学"应运而生;20世纪50年代末期,两部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相继面世,进一步奠定了"格萨尔学"在国际人文学科中的学术地位。国内的格萨尔研究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至1950年,这门学问也开始引起新中国政府与学者的高度关注。可以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格萨尔学"中心已从西方学界逐步转移到了中国,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浅析青海汉族的神灵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灵崇拜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存在于今天,反映了一种共同的民族心理。在青海东部汉族集居的地区,崇拜神灵这一精神民俗渗透到生产、生活、娱乐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存。青海汉族神灵崇拜虽源于中原文化,但也受地方原始宗教的影响,虽无完整意义上的教义与宗教组织,但神灵崇拜体系比较庞杂,一些祭神活动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这就决定了青海汉族神灵崇拜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而神灵崇拜与当地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期,随着各项社会运动的开展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拟就建国初期党的宗教政策的具体内涵、政策制定的历史条件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清末广西,由于受社会性质变动的影响,宗教问题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这些转变概括来说,具有如下四个特点:“洋教”大举侵入,文化生态遭到破坏;民教冲突尖锐,教案时有发生;传统宗教仍然存在,并有区域性的兴盛;民间信仰异彩纷呈,参与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少数民族青年宗教信仰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少数民族青年的宗教信仰主要以本民族信仰的传统宗教为主 ,所在的社会环境及家庭对青年宗教信仰的确立仍有重大的影响。调查显示 ,少数民族青年中信仰宗教的人数亦十分可观 ,宗教信仰在少数民族地区将会长期存在 ,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青年之间在宗教信仰程度上有较大的差异。青年教职人员在宗教职业者中所占的比重较高 ,他们在积极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主要分布于海南省昌江县和东方市境内的美孚方言黎族在与毗连的汉族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了既吸收了汉族文化,又保留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这在宗教信仰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本文试从鬼神信仰、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三大方面介绍其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美孚方言黎族宗教信仰形成形成今天这些特点的原因,并指出其构成因素是多元的,在黎族各支系宗教信仰中也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6.
马效佩 《回族研究》2007,(4):104-112
世界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被称为"亚伯拉罕宗教",它们在圣贤人物、历史渊源、教义理论以及地理位置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围绕着如何看待耶稣这个宗教历史神秘人物而形成的神学信仰和教义体系,是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个篇章。三大"一神教"因各自看待耶稣的立场不同而朝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巩固、创新或者构建了各自的神学信仰和教义体系。站在比较宗教学的多元视角上,把它们对耶稣所持的不同立场进行比较研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不但具有追求宗教间相互理解、和谐共存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全球伦理也有理论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热点是影响人类和平进程的主要威胁。世界各国只有通过对内、对外协调,共同致力于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热点的解决,才能化解民族矛盾,消除民族隔阂,达成民族和解,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各国、各民族和各宗教集团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壮族麽教和壮族师公教都是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本文通过神癨、主神、经书、法事仪式、法器、神职人员、教义和教规八个方面的比较,认为麽教和师公教在本质上是壮族两种不同的民间宗教.  相似文献   

19.
陈建樾 《民族研究》2005,1(5):37-48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8.61%的大陆高山族人口聚居在河南省邓州市。作为一个移民群体,邓州的高山族在近三百年的落籍垦邓期间经历了一个“闽营化”、“邓州化”乃至“大陆化”的多重本地化过程。这样一个深具涵化意义的历史过程使得邓州高山族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日渐迷失民族的文化表征。它在1983年以来的族群性重建,又验证了一个弱势移民群体经由想像、认同而得以重新构建的图式。  相似文献   

20.
仁爱观是伊斯兰伦理思想中的基本观念。探讨伊斯兰伦理思想中的仁爱观,对于弘扬伊斯兰教在现代世俗生活中的积极价值,营造和谐的安宁的社会氛围,保护生态环境,引领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