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关于物质利益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这个问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解放后二十九年的历史来看,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激烈斗争。假马克思主义骗子陈伯达在一九五八年大肆宣扬取消商品生产、按劳分配,否认价值规律的作用,大搞一平二调,剥夺农民,践踏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而“四人帮”却借批刘少奇路线,以极左的面貌出现,用更加阴险毒辣的手法,在这个问题上制造混乱。他们掀起了一股批“物质利益”的黑风,谁讲物质利益就是修正主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许多同志至今还不能自觉地、理直气壮地贯彻党的关于按劳分配、自愿互利、等价交换及其它一系列经济政策,切实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维护广大集体农民的物质利益。这些情况表明需要把在物质利益问题上被“四人帮”搞颠倒了的理论是非再颠倒过来,彻底肃清他们的流毒。  相似文献   

2.
198 6年邓小平在《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指出 :“刘少奇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积极参与制定和贯彻执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在经济建设上作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的确 ,刘少奇同志为了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 ,提出了许多科学的、正确的、具有独创性的意见 ,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本文仅从刘少奇同志市场经济思想的角度探讨他对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1 坚持实事…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员要做党的路线的忠实执行者,自觉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刘少奇选集》上卷和刘少奇同志其他有关文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刘少奇同志说:“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共产党员、党的领导者的责任,就是要“熟悉党在战略策略上的任务、方针和路线,并且要在党的和自己所负责的工作部门中实行起来”,“共产党员要主持正义,不要怕得罪人。共产党员要拥护真理,为了拥护真理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享有崇高威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本文想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学习刘少奇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论述,驳斥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同志的污蔑。一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刘少奇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党中央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同志在白区长期领导工人运动的工作中,从实际出发,既坚持原则,又顾全大局,为克服左倾路线作了不懈的斗争,在党的历史上,在中国职工运动斗争史上,立下了不朽的功绩。(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第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肯定了“刘少奇同志在白区工作中的策略思想,同样是一个模范”。)  相似文献   

6.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和武汉大学刘少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刘少奇与中国社会主义”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于 2000年 10月 20-22日在武汉大学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刘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同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杨胜群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讲话。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3篇,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从事刘少奇生平及思想研究、宣传的有关人员共1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人员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地探讨了刘少奇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并对刘少奇研究中值得注意的有关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一、关…  相似文献   

7.
<正>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刘少奇选集》上卷,选编了刘少奇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著作。它同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的重要著作一样,深刻地总结了中国革命各个阶段的斗争经验,记录了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胜利成果。它的出版,对于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历史,正确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二年全国闻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经过李立山等同志的长期准备,在刘少奇、李立三同志的直接指挥下发动起来并取得胜利的。可是,林彪“四人帮”为了实现他们篡党夺权的野心,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打着“高举”的旗号;把安源工人罢工史篡改得面目全非,他们非但完全抹煞刘少奇、李立三在领导安源罢工中的功绩,而且故意颠倒黑白,捏造罪名,诬陷刘少奇同志在安源罢工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是刘少奇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结合刘少奇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作用及其与工农结合、“红”、“专”结合等方面问题的论述,简要分析了刘少奇的知识分子观。  相似文献   

10.
通常认为,刘少奇成为党的第二把手是在党的“七大”上。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刘少奇虽然排名第三,但因朱德年事已高,且专长军事,不可能充当毛泽东的接班人,因此刘少奇成为毛泽东事实上的接班人是在党的“七大”。但据胡乔木对毛泽东的回忆文章,早在1943年3月中央机构调整时,刘少奇在党内实际上已上升为第二把手了。刘少奇党内地位的上升与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整风会议对党的历史问题的讨论密切相关。在那次会上,陈云等同志认为刘少奇与毛泽东一起是苏维埃运动后期正确路线的代表,应当给予重要的领导责任。陈云在发言中说:过去10年白…  相似文献   

11.
党的“八大”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政治报告所作的决议中曾经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提法二十多年来被认为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更被林彪、“四人帮”污蔑为“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重要部分。实际上,这种提法恰恰是我党中央和刘少奇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的社会现实而得出的正确结论。重新评价和认识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文化大革命”中被林彪、江青一伙污蔑为“中国修正主义新闻纲领”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最近收集在《刘少奇选集》上集中正式出版了。 从这次谈话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四年。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很长的时间里,这篇谈话没有受到重视。十年内乱中,林彪、江青之流为了达到阴谋陷害刘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13.
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道德和思想品德修养问题都被列入禁区。谁研究道德问题谁就是宣扬吴晗道德论,谁提到修养,谁就是鼓吹刘少奇同志的“黑”修养,谁就会挨批、挨斗以至戴上反革命修正主义帽子,遭到残酷迫害。 历史是公正无情,而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历史的实践证明:林彪、“四人帮”这伙寡廉鲜耻的流氓和政治骗子,疯狂地鼓吹“非道德论”,正是为了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和颠覆社会主义的江山,他们是一伙穷凶极恶的反革命匪帮。  相似文献   

14.
一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以“背叛无产阶级专政”的罪名,横遭十年批判,如今又在新长征中重放光彩了。这就是刘少奇同志的名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历史命运。《论修养》在一九三九年问世的时候,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曾经仔细审阅,赞为  相似文献   

15.
<正>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同志作了平反昭雪的决定,全部推翻了“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同志的种种罪名。我们在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同时,也要清算康生对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的恶毒诬蔑,还《论修养》一书马克思主义建党文献的本来面目,让它继续成为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的重要教材。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他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我国工人运动以及党在白区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建树。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曾作了充分肯定:刘少奇是民主革命时期“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他“在白区工作中的策略思想,同样是一个模范。”可是,“文革”期间,林彪、“四人帮”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胡说刘少奇在民主革命时期是“叛徒、内奸、工贼”,一贯“招降纳叛”等等,这不仅是对刘少奇本人的污蔑,也是给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脸上抹黑。历史终归是历史,不是任何人可随意篡改的。  相似文献   

17.
1976年5月在“四人帮”的上海市委写作组控制下出版的《五卅运动》(署名“编写组”,上海人民出版社,今年初尚有发售)。它按照“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是非界限和好坏标准,任意褒贬历史上的人物或剪裁人物的历史。全书八十四页,五万七千字,除了鼓吹现代迷信外,受到表彰  相似文献   

18.
<正> 《党史研究》1985年第5期黄峥同志《刘少奇与山东抗日根据地》一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1942年刘少奇山东之行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文章指出:“在刘少奇的帮助指导下,山东分局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制定和贯彻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从而使山东根据地的工作有了明显转变”,“实现了胜利的转折”。这一论断是正确的。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山东分局的工作转变实际上早在刘少奇来山东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弄  相似文献   

19.
“为读者服务”是刘少奇同志提出的一个正确口号。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口号遭到了林彪、“四人帮”的批判,被污蔑为修正主义新闻观点。本文从党的宗旨,党报的性质和党报的传统等方面,论述了这个口号的正确性,批驳了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同志的污蔑,并对如何为读者服务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及时地结束揭批林彪、“四人帮”的大规模群众运动,从一九七九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作出的英明决策,是伟大的战略性的革命转变。它完全符合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心愿,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激励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无比热忱,为加速实现这一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作出自己的贡献。实行工作着重点的转移,首先有个思想认识问题。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这些年来把许多根本理论搞颠倒了,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他们所散布的“把阶级斗争当日子过”,以及批“唯生产力论”的流毒,还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