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李星 《唐都学刊》2004,20(6):39-43
西部文学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生存的自然意识、信仰的宗教意识、自我定位的中心意识与边缘意识、精神上的英雄意识,构成了西部人与西部文学的精神特征,考察西部地理人文特点,可以预见,西部文学将实现它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2.
孙蕾 《唐都学刊》2003,19(2):84-86
中国西部沉淀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是中国电影西部片的诞生与发展圣地。致力于中国西部片开拓与发展的电影人前赴后继 ,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努力 ,已经创造了中国西部片自然与人的神话  相似文献   

3.
于淼  吕海涛 《学术交流》2003,(9):164-166
神话是人类祖先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中国与希腊这两个文明古国,其神话传说有很多异同。在创造世界、创造人类以及女神男神地位的演化方面,中希神话惊人的相似;而在对神形象的塑造及其含义的理解等方面,两国又各有说辞。  相似文献   

4.
开发型国家模式是日本在二次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采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这个模式促使日本经济数十年的成功,因此也被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中国所效仿,并促使中国30年经济的成功.然而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开发型国家模式转向规制型国家模式之后,却陷入长期的经济停滞.开发型国家模式在中国实践中显露出三个局限性,因而中国模式的进一步变化也处于十字路口.从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推行的改革模式看,中国可能会继续依照和完善这种开发型国家模式,从而出现源于但又高于日本模式的升级版模式.  相似文献   

5.
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开发之经济模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开发之经济模式比较○陈占彪一当中华民族在新时期将以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来叩响跨世纪之大门并已走出跫跫足音时,如何进一步加快中西部现代经济建设步伐,为二十一世纪太平洋文化时代的东亚经济圈的最...  相似文献   

6.
曹永国 《唐都学刊》2001,17(4):89-93
西部开发要求教育大发展。美国教育在西部开发中采取了拨地兴学、兴办公立学校、建立农工商学院、发展职业教育、重视科研导航等措施并取得了成功。借鉴历史经验,完善现行教育投资体制、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加强教育立法、实现农科教良性循环对西部教育将具有理论和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以来 ,美国因素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牵制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美国因素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影响绝不是决定性的。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是中国与东盟居于地缘政治和长远战略利益的需要 ,而不仅仅是对抗美国压力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智库"(BrainTrust)又称"思想库"(ThinkTank),是指由多学科的专家组成、为决策者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政策、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①当今美国智库在体现上述功能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美国,对政府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的智库多达300个。而许多智库的中国问题研究,已成为影响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一个新亮点。近来,一些美国智库把对中国问题的研究转向战略、能源、实力等方向,研究的问题领域包括:中国崛起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亚太地区能源民族主义与中国能源战略,朝核问题、美伊关系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未来中印关系与两国实力对比等问题,对研究中国和平崛起的周边安全环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东西南北》2011,(23):12-15
“占领华尔街”依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透过这场热闹,中国人看到的也许就是一场正high的大party,但对于每个参与这场示威活动的美国人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不想失业、要求平等、抗议税收政策、不想被银行奴役……他们相信,也许示威活动会持续几年,直到华尔街改变的那一天。本刊选编的这组文章,集中展现出当下美国中产阶级的生存现状。我们想借助文章中对美国中产生活的描述和分析,帮助您更深入了解这场正在向整个欧洲蔓延的运动。  相似文献   

10.
电影《阿甘正传》与美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漱珍 《唐都学刊》2007,23(5):41-44
美国影片《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是一个小人物,以其仅有的75的智商,独自穿越了战后美国的风风雨雨,最终成为捕虾业的大亨。这部后现代主义影视作品通过对阿甘神奇故事的叙述,向人们展示了"美国精神",让阿甘这位诞生于银幕上的英雄形象,以永恒的笔触写下一部特殊的人类历史,也跑出一个普通人生命中一连串的生活奇迹,带给人们一种被希望和乐观所点燃的生命感悟。  相似文献   

11.
高晓娜 《唐都学刊》2003,19(2):118-120
人类的物质进步 ,总离不开精神进步这一重要层面 ,更离不开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对个人、民族 ,乃至整个人类的清醒、自觉的批判 ,但丁精神和鲁迅精神便是这种文化的体现 ,而鲁迅冲破了东西文化的隔膜 ,体现出更广泛意义上的超越和丰富  相似文献   

12.
形态差别与文化渊源:中西诗歌爱情主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迅 《学习与探索》2001,4(6):93-98
中国诗歌传统主题是忠君爱国,西方诗歌以爱情为中心.西方诗歌的这种爱情传统和骑士文学有直接联系,中国"诗言志"的政治抒情传统严重限制了爱情诗的发展空间.西方诗歌中体现为对爱情大胆率真的歌唱,包含有强烈的性爱因素.中国诗歌通常不能大胆地袒露男女之爱的欲与情,情感较为理性化和逻辑化.中西诗歌爱情主题的不同形态包含着中西文化的深刻差别.  相似文献   

13.
韦林珍  钟海 《唐都学刊》2005,21(4):61-65
牟宗三从“道德的心”这个文化生命“本原形态”出发,对中西文化进行阐释和抉发。他认为,中西文化系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在西学东渐冲击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破”后如何去“立”的问题,他提出了一条更加注重开出科学和民主的“新外王”文化发展之路。他的关于文化和文化发展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当前文化和民主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张鹤 《求是学刊》2001,28(2):88-92
文章从中西方作家在观察自然的角度、方式和表现手法上的不同 ,即外部视角与内部视角的选用所造成的静中之动与动中之静的区别、表层语言与深层语言的互渗中所表现出的因实造虚与因虚造实的差异以及由于主体与客体间位置距离所造成的合中之隔与隔中之合的差别等方面对中西古典小说中自然风景的描写模式作一比较 ,希冀从对比中得出一个对中国古典小说自然景观描写特点及模式更趋全面、切实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周宁 《唐都学刊》2006,22(4):108-112
晚清以降,西方新知大规模输入,但各门学科知识的传播并不同步。中医由于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疗效,面对西医的咄咄进逼仍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桐城巨子吴汝纶值此举国遵奉中医之时,力倡西医,诋斥中医,注重养生保健,大力引荐西方医学新知,甚至临终仍不肯一试中医,其原因何在?深入吴氏的生活世界和阅读世界,我们会发现,家门不幸、友朋交往和西书阅读是促成吴汝纶对中西医评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东方历史上,西太平洋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区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经过二战后几十年的高速增长,西太平洋地区成为当前世界最有发展潜力与发展前途的地区,构成新经济圈的诸种条件已经成熟。在西太平洋经济―文化圈形成的过程中,中华文明与中华协作将发挥巨大作用。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不断对学术研究提出新问题,在更深的层次上对西太平洋经济圈形成的动因、条件与途径等进行研究,做出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筹划与预测,已是一项不得不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辩证法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碰撞的产物,其中包含着十分丰厚的中国传统辩证法元素。这主要体现在毛泽东不仅主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的区分,而且更强调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以及关于矛盾的精髓问题这些西方传统辩证法所不能容纳的内容。这使得毛泽东的辩证法独树一帜,构成了中西思维方式内含张力的融合的一种典范。对此典范的深入理解,当能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复兴与发展有莫大的益助。  相似文献   

19.
张菲  陆卫明 《唐都学刊》2004,20(3):142-144
胡适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了双重角色,这使得他的中西文化观凸现出复杂多变的面貌。胡适认为在现代世界,文化是立国的关键。他主张用"评判的态度"对中西文化进行双向扬弃,最终再造中华新文化。他预见了世界文化的形成,并再三强调了自由和容忍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西方社会,除了建立起民意表达的国家机制以外,还拥有较完备的民意表达社会化机制。在工具层面,社会化表达机制作为一个结构化体系,涵盖了民意机构表达、大众传媒与出版表达、利益集团与自愿组织表达、街头民主表达以及理论学术表达等多样化的诉愿形式。当今西方社会化机制维度上的民意表达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特别值得我们关注,更需要我们放眼世界而寻求经验,以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