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研究》课题组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
这篇研究报告 ,以实证材料为基础 ,以职业为基础 ,从经济资源、社会声望或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的三要素 ,加上自我认同等因素做了探讨 ,界定了合肥市中等收入者的年收入为 80 0 0~ 5 0 0 0 0元人民币 ,确定了其规模 ,分析了合肥市老的中等收入者逐渐演化和新的中等收入者兴起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特点。同时 ,通过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对比分析 ,指出中等收入者的社会地位及其在构筑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作用 ,并就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提出了一些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研究》课题组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
这篇研究报告,以实证材料为基础,以职业为基础,从经济资源、社会声望或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的三要素,加上自我认同等因素做了探讨,界定了合肥市中等收入者的年收入为8000-50000元人民币,确定了其规模,分析了合肥市老的中等收入者逐渐演化和新的中等收入者兴起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特点。同时,通过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对比分析,指出中等收入者的社会地位及其在构筑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作用,并就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提出了一些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中等收入者的研究分析(上)--安徽省当涂县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课题组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1-8
农村中等收入者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就此对安徽当涂县及当涂县博望镇和湖阳乡大邢村开展了专门调查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文献收集查询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作了合理预测,即农民工成为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将不断扩大,成为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连根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10-12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一论断丰富了我国的分配政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是先进文化的消费和创造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李连根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5):35-36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一论断丰富了我国的分配政策.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是先进文化的消费和创造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课题组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1-8
农村中等收入者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就此对安徽当涂县及当涂县博望镇和湖阳乡大邢村开展了专门调查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文献收集查询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作了合理预测,即农民工成为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将不断扩大,成为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不同层次人力资本收入的差异性入手,分析了中国不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对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的影响,提出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经过了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中等收入者"有了界定的标准。比较分析国內外中等收入者,提出我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点,分析研究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现实意义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厘清中等收入者的概念和国内外度量方法的基础上,参考中产阶层的定义,提出中等收入者的新定义和度量中等收入者的EGR法.运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对已有方法和EGR3法度量的结果比较后发现:由于缺乏理论基础,中位数收入法对收入区间的设定异常敏感,绝对门限值法又无法识别收入分布的内在变动;内生界定法相对严谨,但依赖于居民收入分布函数的选择.采用中产阶层的特征因素对不同方法进行同质-异质性检验进一步表明EGR3法在我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11.
方金友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35-39
以安徽省当涂县为例,从社会阶层的角度分析说明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形成农村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在我国农村人口仍占60%以上的社会中,形成现代社会结构的重心在于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比重,因而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比重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涂县是2003年安徽省农民纯收入最高的县,也是2004年全省率先取消农业税的县。为了了解何种因素促成当地农民的高收入,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带来了怎样的社会结构变化,社会阶层结构是否趋于合理等问题,通过深入一村具体的调查了解,希望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王开玉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6-14
从实证研究出发,对我国中等收入者进行了界定,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作为中产阶层初级形态的中等收入者的特征、联系及区别。阐述了农民工成为农村中等收入者的主体、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等重要论点。 相似文献
14.
根据Mcluhan的媒介理论,建筑物作为一种媒介,是人类表现自我的一种延伸,能影响并重塑人类群体生活模式。故宫建筑自身成为一个媒介,传递着维护皇权统治之下的社会格局的信息。它体现并实施皇权统治模式,是建构和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的手段。故宫建筑的视觉效应影响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心理,其空间布局具有行为规范效应。故宫建筑作为一种宏大背景,突出了统治者的中心形象。 相似文献
15.
农村青年就业问题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金友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13-18
当前我国有1亿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年。解决农村青年就业问题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对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和提高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一方面农村青年自身素质欠缺,如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匮乏、竞争能力贫弱等;另一方面社会服务工作还有待加强,在组织化程度、专业技能培训、维权等方面工作都急需加强。为此,要转变观念,促进农村青年就业;下大力气做好他们的培训工作;继续深化就业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扩大就业容量;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把农村青年纳入社保范围。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中间阶层的兴起与壮大。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合肥市的中间阶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特殊成因,并提出巩固和扩大中间阶层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勇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1):18-20
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对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很大的影响。该文以新疆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2005年的相关数据,建立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并对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进行分析,旨在提出扩大新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浅析雅皮士现象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大学生受“雅皮士”文化的影响 ,“以享受生活为中心的消费观念、以追逐前卫和新潮为特征的消费心态”一度非常盛行 ,由此引发了“炫耀消费”等负面效应 ,甚至使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人格障碍。 2 1世纪的大学生应基于“超前与现实、实用与休闲、个性与多元和谐统一的基本原则 ,建立合理、科学的消费结构 ,这既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也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反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