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廷彦 《理论界》2006,(12):67-68
社区统战是社区党的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新阶段城市统战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统战工作的新课题,积极探索社区统战工作新路子,发挥统一战线在社区工作中的作用,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译自西方的社区概念 ,本意是指人们对其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区域社会。对于我国的社区建设来说 ,合理而恰当的社区定位是建立起与规范概念相符合的社区的前提 ,但是理论和实践部门对于如何定位社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在阐释社区的基本涵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关于社区定位的几种观点 ,并结合北京市LG社区的个案 ,指出我国当前的社区定位具有行政化和形式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社区参与"的微观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社区参与”的大部分文献属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范式 ,对“社区参与”问题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有意义。经济学认为“社区参与”就是理性经济人生产和分享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机制。博弈论分析认为社区居民参与程度由居民分利能力决定。社区参与各个主体在“效用最大化”的驱使下 ,展开了公共利益创造和分享的博弈 ,其博弈均衡是分利能力较强的居民能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建设 ,分利能力弱的居民对“社区参与”比较消极。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海 《东岳论丛》2001,22(4):41-43
社区是现代化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发展的趋势呈现出如下的特点 :建设的内容趋向系统化 ;管理与服务的对象趋向属地化 ;管理行为趋向民主性和互动性 ;经济发展趋向市场化 ;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模式趋向多样化 ;发展态势趋向文明化等等。应对发展趋势 ,社区建设应树立大社区意识 ,改革完善管理体制 ,构筑新的社区组织体系 ,建立新的财力机制 ,为社区建设提供资金和物质保障等  相似文献   

5.
由一杯水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在社区工作中,最重要的是社区工作的主体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但在中国的社区中,政府和居民到底哪个才是社区的主体呢?通过对于社区工作的实务经验与反思来思考关于社区主体性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对于社区主体转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的深化,推进社区建设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社区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社区教育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寻求社区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加快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倪赤丹  苏敏 《理论界》2013,(1):53-56
复兴社区在当代中国已经形成共识,但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异质化"趋势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重建社区?而英国通过百年的探索形成的以社区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复兴道路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因此,在中国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应当通过社区功能定位、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社区组织运行机制、社区文化建设等多渠道探索中国式的社区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以大庆城市社区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社区治理现状,提出加强社区治理的路径.在大庆城市社区从管理走向治理的变革过程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大庆资源型城市特点的现代城市社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通过对社区参与基本概念的解析,才能明确参与的主体、方式与目的,进而得以"决策"与"分享"两大基本因素为核心,以参与决策的充分性、文化延续的稳定性、环境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和当地居民生活改善的明显性为支撑框架来构建有效社区参与体系.  相似文献   

10.
社区与基层法定社区——关于社区建设之对象实体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社区范畴的由来和历史发展,进而阐明我国城市社区建 设中的“社区”亦或社区建设的对象实体主要是指基层法定社区,它在我国城市现阶段主要 表现为区、街道、居委会三级辖区共同体所构成的社区体系。基层法定社 区是基层社区和法定社区的结合体;基层法定社区在我国城市社区研究和社区建设实践中具 有独特地位。并且分析了把区、街道、居委会三级辖区共同体纳入社区建设中的“社区”范 围与发展居民自治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时期,城市基层社会在这一变动中产生激烈的动荡,90年代中期以来的城市社区建设运动正是对这一困境的回应.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城市社区绝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中性地域社会.国家权力的介入使"社区"这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2000年之后,社区概念逐渐被政治化.社区成为国家构建出来的政治-社会空间,是国家为了解决单位制解体后城市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问题的治理单元.可见,"社区"概念在中国所经历的辉煌本土化历程是国家权力介入的结果,中国的社区建设实践更是在国家权力推动下进行的一场宏大的社会运动.对社区概念在本土化过程中的嬗变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对中国的社区建设实践进行反思,为社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论社区矫正与社区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行刑方式,是将符合条件的犯罪人置于社区之内进行矫治,这就需要以发育良好的社区为支撑。我国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及实践做法都非常重视社区的作用,但实际运行之中社区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都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原因是我国的社区矫正本身就是政府主导型的行刑处遇模式;我国的现代社区尚未发育完好。我们必须加强现代社区的培育,在社区的发展壮大之中,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有序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是当前促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应加强政府引导,准确把握社区社会组织的概念、行动逻辑和政策要义;理顺培育管理机制,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纳入社区治理整体布局;强化街道服务管理职责,以城市基层党建为引领,调动街道社区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完善公益创投等项目化运作方式,利用项目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尊重基层首创精神,营造良好环境,增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还要注重增强社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引导社区社会组织主动自觉参与社区治理,使社区社会组织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  相似文献   

14.
蔡驎 《中州学刊》2005,(1):107-109
社区是城市和城市化社会中的一种开放的、以居民为主体的"应当存在"的地域共同体;社区的形成是社区建设的结果,社区建设的本质在于社区组织化;社区福利是社区组织化的核心内容,它在社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愈益重要.  相似文献   

15.
国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区作为公民社会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随着战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调整,社区运动在世界各国蓬勃兴起,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了快速发展。文章分析了国外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对3种主要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进行比较,从中得出若干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浅析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社区都将是每个人的生命家园。为了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式,从而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需要从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共建和创建学习化社区两个途径入手,全面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研究社区组织化、社区参与、社区发展的新视角.社区发展关乎社区组织化与社区参与.社区发展需要社区组织化及广泛的社区参与.社区组织化聚合社区资源,是提高社区治理的手段,增进社区社会资本的基本途径,是包容性城市建设的起点.社区组织化需要建构完备社区参与主体结构.三维角色结构认为政府是重要的参与者,并由控制者转变为议程创立者,公共服务职业者是帮助者和使能者;社区参与需要减少搭便车者,并将看门人转化为积极参与者.社区组织化过程强调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建构多主体秩序,并且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选择过程,也是各主体协商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英利  周柏春 《理论界》2005,(3):107-107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又存在诸多不足,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吕新江  王文霞 《理论界》2007,(1):140-140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居民对社区的归宿感,有利于提高社区人口整体素质,有利于塑造和谐健康的社区精神风貌。本文认为要提高社区建设品位,就应从七个方面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即:注重社区的空间形态和外部环境;突出特色,彰显个性;充分利用和进一步整合社区文化资源;突出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尊重社区文化的特殊性、开放性和多元性;重视高科技对社区文化的影响;注重参与性。关注多层次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从“政府主导”到“全能社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特定背景,决定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必须选择"政府主导"的模式.所谓政府主导,就是要求政府必须积极扮演多重角色、行使多样职能,更好地培育和扶持社区的持续发展.但在现实中,由于政府角色扮演的不当和政府行为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引发出"政府包办"社区建设的倾向.这与"政府主导"的内涵格格不入,实际上又误入了传统的"礼区行政"思维下的"全能社区"怪圈.在公共治理新理念的导引下,"政府主导"的社区建设的真正出路在于走向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