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失业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城镇失业原因主要是由劳动力供求失衡引起之后 ,着重提出了解决城镇失业的对策应从减少劳动力供给和增加对劳动力需求两方面来考虑 ,并对此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吴贵山 《北方论丛》2000,(4):108-110
隐性失业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都大量存在。解决这一问题,要在强化宏观调控劳动力市场的同时,切实让企业根据这一市场的状况,独立自主地择优录用劳动者。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劳动者的技术、技能。  相似文献   

3.
关于隐性就业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性就业现象是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已经对我国的失业治理工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但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定义了隐性就业,并进一步剖析了隐性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最后,作者提出了消除隐性就业消极影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隐性失业和就业制度变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就业双轨制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三元模式,是转轨期间中国就业制度的基本型态.在这种基本制度型态中,劳动者的理性选择行为,对于不同的劳动者是不一样的.由于双轨制所导致的享有体制利益的城市劳动力滞留在原有的体制内,就造成了就业制度的全面市场化与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无法形成.因此,低效率的企业制度和隐性失业将被迫存续下去.  相似文献   

5.
研究就业,不但研究显性就业,还应去研究与失业问题相关的隐性就业.当前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界定模糊、激励约束机制功能不足以及劳动力市场失业机制不健全是导致隐性就业现象具有广泛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原因.只有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对称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税收监督体系,才能够逐步促使隐性就业实现显性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失业现象的生成,不能单纯地用人口过多、劳动力无限供给来解释,应该在劳动力的供给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关联中来说明。只有当劳动力的数量超出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水平时,失业才成为不可避免。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的供给是一个定值,因此,失业率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凡是影响经济发展规模与水平的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就业状况。所以,应该从产业结构、经济体制、国家政策、劳动力供给等诸多因素中,剖析我国失业现象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在对呼和浩特市农村转移劳动力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工资问题.调研发现,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收入的比重在逐年减少,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总体水平低,克扣和拖欠工资现象比较突出.制度匮乏、政府行为不当、企业垄断及农村劳动力自身禀赋是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合理分配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的滞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现状与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能适应,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协调产业结构,协调地区经济平衡发展,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其次要解决劳动力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导向问题;最后要规范市场秩序,确实保护劳资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的隐性失业问题在全国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已经形成制约和障碍,积极促进和帮助农村隐性失业劳动力的转移、分流、分化进而实现其充分就业对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隐性失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分流与分化,应该积极推进制度变迁,深化农用地改革,正确选用农业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人力资本量,改善人力资本约束,十个指头弹琴,多渠道分而化之.  相似文献   

10.
民工潮、民工荒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战略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民工潮”和“民工荒”现象则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两种具体表现形式。从我国的情况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城乡分割的制度性缺陷、非农就业岗位的不足、政府履行职责的相对被动和农民自身的一些问题。要化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矛盾,必须做到拆除阻碍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制度壁垒,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政府的引导,以及适度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发展所追求的四大主要目标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分析研究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和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可以发现:我国人口流动的实践与托达罗模型的背景极为相似,即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并涌入城市,与城市失业现象并存.因此,在现阶段,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的潜力,扩大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是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劳动力.然而近十年来,在农村劳动力继续大量进入城市的同时,民工荒开始成为城市的常见现象;在少子化和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同时,就业难仍然是城市的常见现象.对于这些现象,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所作的解析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因此而提出的政策建议也存在重大差别.我国制定更加科学的劳动力政策和人口政策,需要从更加科学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更加合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国内劳动力严重匮乏问题,韩国政府从1993年起采用“产业技术研修制度”引进外籍劳工。随之而来的是非法外籍劳工人数以及侵犯外籍劳工人权现象的持续增长。韩国政府不得不调整外籍劳工政策,决定采用“外籍劳工雇佣许可制度”以杜绝非法外籍劳工的存在及侵犯外籍劳工人权现象。但是,无论是采用“产业研修制度”还是“雇佣许可制度”,韩国政府的外籍劳工政策都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①这是由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所决定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劳动力市场”这一概念之后,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一原本很明确的问题开始有了不同的争议。其中,主张劳动力是商品的人认为,“劳动者是主人与劳动力是商品二者是统一的,并存不悖;劳动力必然成为商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党和政府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难题,我国每年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种种复杂原因面临就业歧视、就业压力大、就业焦虑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如何找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尤为重要。对自然失业现象的分析有助于从根源上找到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原因探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继"民工潮"之后,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又一引入注目的现象.规模较大的回流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探析这一社会现象的背后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体制政策的障碍以及外出劳动力的自身因素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扩大城镇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有关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调查(LFS)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为政府及时了解和掌握我国劳动力的就业和失业情况,研究制订劳动就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许多发达国家劳动力调查开展的较早,有关抽样设计和调查估计问题的研究都较为成熟.我国劳动力独立调查起步较晚,一些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没开始.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劳动力调查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对我国劳动力调查方案的设计给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现象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影响深远。对该问题的探讨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本文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次切入,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关系、转移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以及进城后个体的适应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本文通过城市非国有部门的产生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阐释了在二元化的城市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就业体制转换的机理。文章认为,无论在比较严重的失业现象出现之前还是之后,国有企业所依托的劳动力市场上工资决定和就业吸纳的传统制度因素,都是这种体制转换的实质性障碍;而现行的以歧视性就业为特征的政府反失业政策,具有加强传统体制的效果。因此,放弃歧视性就业政策,开放城乡劳动力市场,是实现就业体制转换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0.
张彩江  马庆国 《学术研究》2004,71(11):33-40
本文研究了剩余劳动和劳动剩余概念的区别 ,建立了劳动力状态静态模型和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方程 ,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力因素。在此基础上 ,评价性分析了Lewis模型和Ranis -Fei模型的不足 ;并进而详细研究了乡镇企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指出这种转移产生了“农业剩余深化”、“劳动剩余深化”和“工业剩余深化”的重要现象。这种研究为深入探讨我国“三农”问题 ,寻求工业化新模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