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论卢希悦曹文芬韩庆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最可宝贵的理论财富,其内容博大精深,在许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关于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理论。深刻理解这一理论的内涵及其科学性,对于保证...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创意工作——《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评介卢希悦冯硕余教授等主持编写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理论界和有关实践部门对该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我认为,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选题具有重...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与文化研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研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中所必须面对的文化现代性特色.由于中国社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方向的,所以当代中国文论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为指导,中国当代文论必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工农大众化;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的优秀遗产,我们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伦理政治倾向,发挥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先进文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8,(4):18-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能够击穿当代现实问题的思想闪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理论紧迫性与现实可能性。新时代迫切呼唤理论创新,这既是人类思想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新时代的新特点提出的理论诉求。同时,坚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依托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实践经验,秉持执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意识,为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搭建了坚实平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必须坚持"三重原则"的理论导向,即坚持并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本质原则,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中国实践的现实原则,坚持时代眼光、宽广视野的开放原则。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在理论创新中求解实践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之间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容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发掘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相关内容,结合我国当今的社会文化发展现状趋势来论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就相关问题作出理论阐述和回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需要。西方社会思潮、部分党员干部行为失范、低效宣传工作影响,制约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极力关注并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宣传普及,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以任平教授的三部著作为标志 ,当代中国交往哲学研究 ,已经走过三个阶段。第一 ,2 0世纪 80年代至 90年代初 ,为提出、建构阶段 ,代表作是《广义认识论原理》(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这部著作的特点是 ,从认识论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进行反思 ,它开创了中国马克思哲学交往实践研究方向。第二 ,90年代后期 ,为哲学、文化对话阶段 ,代表作是《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这部著作的特点是 ,它实现了交往实践观与当代西方哲学及中国哲学的全面对话 ,意义在于提出、建构了“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第三 ,《当代…  相似文献   

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研究陈振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总结社会...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经济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当代中国的经济学也面临着创新。这种创新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指导思想的创新:正确处理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的关系,坚持以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坚持批判地吸收其精华;正确处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坚持以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正确处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探索二者相结合的道路。②方法论的创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逻辑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倡导辩证法和矛盾分析法;严格经济范畴,从抽象到具体,简单到复杂;制度分析与经济运行过程分析相结合。③体系结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兴起既有深刻的世界哲学与文化背景,也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吁求相契合,更是我国理论研究发展的逻辑要求。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双重维度展开。广义理解,可以说整个马克思哲学都是马克思人学;狭义的马克思人学主要涉及人的本质问题、人的存在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学研究紧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我们应当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从客体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群众。从主体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人民群众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实践和群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既坚持真理原则又坚持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近十几年来,全世界关心中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都在谈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并提出了许多需要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澄清的问题。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如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传统观念的社会主义比较,有什么新的重大的理论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是不是如同一些人所说的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本人愿意参加讨论这些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但是,这…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体系。这个理论用新的思想、新的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解决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创造。因此,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和必然要求。它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具有一种彻底批判精神,它不仅以批判的精神考察资本主义制度,而且以批判的态度思考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把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一切都看作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也从来不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完美无缺、凝固不变的,相反,却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需要改革的社会。“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邓小平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研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可以看出,改革是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改…  相似文献   

16.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借鉴外国的经验与教训,以中国独创的经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的实践论立场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在于近现代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自我解放的历史实践,是理论的实践和实践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形态,从而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应当研究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价值态度的同时,面向其他学科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同时自觉地立足中国的文化资源与实践经验,建构指导当代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华,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振兴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透视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展示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第三,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走向预示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之义,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代中国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必须具备清醒的理论自觉意识。在学理层面,要坚持文化结构论是不可忽视的马克思传统;在方法论层面,要坚持返本、对话与开新的有机统一;在价值层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当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时,就注定了我国传统的经济理论要面临一场大的变革。本文试图就我国经济学创新问题,谈几点积蓄已久的想法,也算是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对这场变革的关心和参与吧。一、为什么叫“中国当代经济学”首先,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当代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的任务是通过揭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运行规律,来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增长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目趋完善。因此,创新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当代经济学,虽然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