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方略。影响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良性互动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体制因素及人口因素。目前,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应大力引导乡镇企业在农村城镇的集聚发展;坚持统一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搞好综合配套改革,优化乡镇企业和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体制环境;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有效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
王增孝 《兰州学刊》2004,(5):103-104
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 ,运用城乡统筹思想 ,充分发挥发展乡镇企业与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作用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集聚的我国农村城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镇为中心区域,周边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不断向镇域中心流动的农村产业集聚是加快农村城镇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产业集聚的过程也是城镇化的过程,两者是同步的。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向镇域集聚,农民逐渐地脱离与土地的天然依赖关系;农村经济也逐渐由农业生产转变为非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很大的转变。当然,并不是任何一个小城镇都可以发展区域集聚经济,这取决于我国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现状。  相似文献   

4.
乡镇企业是30多年来在中国农村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组织。这种新经济组织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转移就业问题,然而,当前有的人认为在中国再发展乡镇企业是过时论、替代论的观点,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种观点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进程中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詹 《兰州学刊》2013,(9):113-118
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高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赋予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城镇化内涵和路径.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从互信互惠的发展理念、产业集群、合理有序的城市体系、信息化的智慧城市、城镇化的人口素质五个方面诠释了两业联动的内涵.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联动现状的分析,提出从营造平等发展氛围、产业集群与城市网络体系互动、信息管理水平、城镇化质量等方面进行两业联动发展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乡镇 企业的发展遭遇了新的问题。如产权模糊、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管理落后等。面临新的问题必须采取新的对策: 加快体制创新,实施战略调整,建立企业发展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二者互动发展的理论依据和互动关系,并提出了二者互动发展的对策,对推动我国及邯郸市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部城镇化路径:理论探索与现实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城市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发展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 ,一方面要看到城市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体现 ,另一方面 ,也不能“唯城市化”。西部地区在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 ,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资源优势 ,选择新型的城镇化模式 ,创建绿色城镇 ,并由此带动相关的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9.
农村城镇化是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福建农村城镇化水平发展水平偏低,加快福建农村城镇化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福建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更加关注城镇化的质量提升和结构效率。从城镇化的构成来看,我国的城镇化不仅包括城市地区的城市化,而且包括镇地区的城市化。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的结构变化特点表明:城市地区的城镇化依然是我国城镇化的主流,但是,镇地区的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人口向"城"和"镇"地区集聚的新变化和国际经验的研究结果显示:未来镇地区的人口增长将会继续超过城市地区的人口增长,然而,随着城市群和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转型发展和能级的提升,镇地区人口增长的极化现象将会加剧。新型城镇化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二元结构差别,积极促进"城"、"镇"实现一体化发展,努力消除体制和制度性因素带来的城镇之间的歧视性差别,以推动城镇化的结构优化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变二元社会为一元社会必须走健康城镇化之路。然而,"城市病"的多发,农村的"空心化",都意味着中国的城镇化已进入一个特殊的时期。农村城镇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选择恰当的城镇化模式、确定适宜的城镇规模、制定正确的战略规划,以农村城镇化为切入点和依托,协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集聚效应: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已成为现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增长点。在集聚效应的指引下,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在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区位品牌、要素整合、信息外溢、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生态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等方面互为因果,循环累积,耦合发展,最终爆发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推进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必须改善宏观调控,消除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制度壁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引导中小企业向城镇集聚,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注重资源整合,完善集群要素,发挥工业园区的辐射和集聚功能;培育促进集聚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与城镇化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乡镇企业与特色经济、土地问题等是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的重要变量,它的缺失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深层障碍。基于我国特殊国情,建立和完善利于城镇化推进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以维持农民基本生活需求为首要目标、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为最终目标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同步推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清照 《东岳论丛》2003,24(2):33-36,131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产业内容与空间载体的关系 ,必须同步实施 ,共同发展 ,才能使现阶段的农村改革和发展实现新飞跃。为此 ,应强化政府对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规划和指导职能 ;完善配套政府 ,消除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加强小城镇的建设与规划管理 ,创造有利于产业化与城镇化共同发展的外部环境 ;抓住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兴起。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巨大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 ,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本文着重论述了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不适应农村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主要表现 ,探讨了调整和优化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部乡镇企业自身先天性的弊端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它原本生力军的形象 ,西部大开发与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又使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挑战。解决西部乡镇企业的困境 ,必须实行内联与外联相结合、以外联为主的资产重组战略 ;实行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为主的产业扩张战略 ;实行内哺与外引相结合、以内哺为主的人才开发战略 ;实行内注与外诱相结合、以外诱为主的政策支持战略。  相似文献   

17.
引导乡镇企业适度集中 ,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乡镇企业存在的“村村点火 ,处处冒烟”的空间布局 ,是导致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的重要原因。对此 ,只要我们在正确原则指导下 ,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 ,引导乡镇企业适度集中 ,就能使乡镇企业产生空间聚集效应 ,从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引导乡镇企业适度集中加快农村小城镇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沛江 《天府新论》2004,(Z2):57-60
引导乡镇企业适度集中,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乡镇企业存在的"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空间布局,是导致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的重要原因.对此,只要我们在正确原则指导下,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引导乡镇企业适度集中,就能使乡镇企业产生空间聚集效应,从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当前制约西藏乡镇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主要的“瓶颈”之一。本文结合西藏实际就如何改善西藏乡镇企业融资环境,拓宽其融资渠道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波 《东岳论丛》2004,25(6):108-110
对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互动理论进行规范探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以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互动关系为视角,实证分析两者良性互动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