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合院作为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是有保存价值的;作为民居已经过时,且不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四合院那个时代形成的以封闭保守为特征的城市建设思维,称之为四合院思维,却是需要破除的.对于北京城市建设来说,更是急迫需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2.
朝阜大街是北京旧城内一条极具城市传统文化特色、横贯东西的景观走廊。与单体的历史遗迹不同,朝阜大街是一个集中了街巷、皇宫、园林、寺庙、名人故居等众多文化形态的综合体。作为展示北京古都风貌的核心之地,对朝阜大街的有效保护与科学利用不仅考验着城市主导者的智慧,同时对于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全局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京四合院经历了百年沧桑,至今仍然是老城区主要的居住形式之一。北京四合院院落布局有序,居住不仅是建筑空间的围合,还是传统的延续。对四合院的发展及内涵和建筑特色简要介绍,通过对四合院空间与西方建筑模式语言进行分析,期望能够将传统四合院空间模式现代化、实用化,使其成为由传统建筑向现代表达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成为一种蕴含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创作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4.
老北京城作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需要进行整体保护。保护和传承北京这座中国最大也是最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们应该担负起的责任。目前的分片保护政策和已经造成的破坏,将无可挽回地毁损这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文化古都。该文呼吁改变旧有观念,放慢旧城改造的速度,对北京旧城实施更为全面、合理的保护措施,对四合院等民居建筑应给予新的定位和认识。在北京市旧城改造过程中,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北京中轴线作为文化遗产和列入申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项目,它的价值认识反映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对保护对象价值认识的发展.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城市规划思想的物质结晶,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秩序、环境、审美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京城院儿迷     
王瀛 《北京纪事》2011,(8):80-83
垂花门、抄手游廊、花墙、月亮门儿、天棚、海棠、石榴树、葡萄架下金鱼缸……四合院,在老北京文化里最为言情、最为柔美的章节,滋润着佳人的性情、才子的诗心。随着城市建设的演进,越来越多的京城老院落并未淹没在高楼广厦之下,而是在胡同四合院文化爱好者、保护者、众多院儿迷的心中驻留。美好的四合院情结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一刻都没有消失,至今还在温暖着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内容不断丰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成效不断显现,但仍然存在诸多突出问题,文化保护传承仍是城市发展中的一只“瘸脚”。 根据国家最近发布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精神,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遵...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街区现状调查及发展规划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对西四北和什刹海地区的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及对安徽南部西递古民居和屯溪老街的考察,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从历史发展规律、城市发展规律或人居环境科学视角分析,旧城区的改造都是必然的;2)居住于旧城区的居民对于危房改造的态度是积极的,多数居民认同现代化建设可以与保护古都风貌相结合的观点;3)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对传统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可行的;4)在改造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建筑外观、布局及周边环境与北京旧城风貌的协调;5)建议将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分为三类,即完全原样保护的区域、住宅区扣旅游商业区;6)提出什刹海地区以天然水域为中心的整体保护的建议;7)针对居民的文化素质现状,提出开办"市民学校"的设想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北京四合院——中国传统文化和造型艺术的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四合院结构规整、布局合理、有房有院、温馨敞亮;注重装饰、雕梁刻柱、油饰彩绘、古色古香,除具有实用功能外,在造型方面也独具特色,且文化内涵丰厚,有着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造型艺术的载体,体现了中国人的居住观念、思想追求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传统民居中,北京四合院是典型的代表,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思想的体现,因此解析北京四合院的空间构思,为探求理想的居住环境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对城市经营、城市形象概念理解的基础上,从城市的土地、土地利用方式、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城市产业、城市形象六个方面论述了城市经营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认为,要充分认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城市经营中的地位与作用,处理好城市各要素经营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通过要素的系统配置与整合,塑造具有中华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2.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内蒙古地区传统文化富集区;赤峰市政府及党委历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以及传统文化产业化几个方面取得明显成绩;同时,赤峰市传统文化传承也面临着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创新性发展路径少等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晋商文化各景区空间竞争与区域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区域范围内旅游地的竞合研究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像晋商文化院落这样密集的分布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着较为相似的旅游资源、相似的客源市场以及相当的重视程度,同时,他们的资源特色、市场定位、发展条件、介入机会等竞争因素的差异也比较大,这些都决定了各个大院之间是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山西晋中市四个特色景区-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为例,重点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空间竞争优势,最后提出区域合作的策略,以期对晋商文化旅游区的开发与管理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省级和国家级名录为主要对象,剖析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状况。研究发现,河南不同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呈金字塔形分布,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类型的阶梯型分布特征明显,曲艺和传统医药类项目较少;空间分布以豫北、豫东和豫西为主,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差异较大,且与其旅游业发展状况显著正相关。要进一步促进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需从优化级别结构、实行整体保护、强化动态监管等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5.
鹤庆古城———鹤阳镇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保留中原传统文化比较完整,并与民族文化相融比较好的古城。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具体表现在城市布局、寺庙和宗祠、传统民居四合院、寺庙民居的楹联,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古城民俗文化中不仅保存传承儒家传统民俗,还与白族、彝族文化相融合。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村为例,分析了中国当前“城中村”社区文化的特点:传统农村文化、现代都市文化与外来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以冲突为主。然后,分析了文化冲突对城中村改造的障碍,并从文化角度提出了城中村的改造策略:保护与建设相结合;本地人与外来人共享文化资源,共建和谐社区;利用文化古迹,发展社区旅游业;加强社区培训与教育,构建学习型社区。  相似文献   

17.
十几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带来了许多重大变化,由此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城市建设采用行政手段和政策措施固然必要,但从长远看,法制保障才是城市建设的根本保障。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将一些政策决定上升为法规,增强其稳定性和规范性,更加明确地体现社会意志并坚持落实执行,完善文化遗产法律体系,建立健全城市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建设必须依靠法制保障,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化环境保护是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阐明了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原则,指出其中对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在对我国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南京夫子庙为例,期望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融合,逐步实现对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沙,其历史文化的保护现状令人堪忧。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长沙的历史风貌不复存在,众多承载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被拆除或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文化生态和城市文化建设。我们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意义,通过采取有效方法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加强成片大范围历史建筑的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长沙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