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长江上游航道的开拓与清代四川沿江贸易的发展张莉红由于四川盆地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长江自古以来就是四川与外部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动脉。四川在扩大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长江上游航道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千百年来,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长江上游航业的开拓曾经...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运作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 ,必然引发世界经济贸易一系列新变化。本文深入分析和阐述了这种变化对广州外经贸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清代江南与两湖地区的经济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江南与两湖等地大规模的粮食、丝棉纺织品及木材等跨区域的经济交流,反映了同时期全国性商品市场网络体系的发展与成熟,其对两地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就江南地区而言,大量商品粮的输入,保证了江南丝棉经济作物种植区农民的日常生活及粮食的各类生产资料性消费,促进了江南丝棉纺织业和其它手工业多种经营的发展;对两湖地区来说,大量商品粮的输出,刺激了该地区粮食种植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清代全国最大的稻米产区。清代两湖地区棉纺业的兴起,虽对江南棉布市场有所冲击,使得江南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但同时,它也是一个机遇,它预示着江南与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相似文献
6.
清代,广东与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交流已十分频繁,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粤商在泛珠三角地区的活动与朝廷对广东实行特殊外贸政策有关。讨论清代粤商与泛珠三角的经济交流,无疑对当今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聂亚珍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6):23-27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加入WTO ,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加入WTO ,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如何把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做好农产品的内外贸易 ,摆脱农业困境 ,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清代三姓地区农业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姓地区是黑龙江省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清代赫哲族农业最早兴起的地方.作为新兴的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在三姓地区获得了持续的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东北边防的巩固,并对赫哲族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同时也是大机器工业产生并迅速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直接导致各地区经济面貌及发展轨迹的转变。传统的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区域经济格局,开始逐渐被以资本主义工商业为核心的新兴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所替代,沿海及开埠地区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进步的先导。 相似文献
10.
清代西北经济史的研究作为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要领域, 长期以来倍受学者关注, 尤其是近10年来, 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但其研究述评却不见于文。本文就近10 年清代西北经济史的研究状况加以述评, 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有清一代,广东盗匪不断出现,嘉庆皇帝在位其间,便有天地会、黎民起义和海盗等。本文对这时期的广东海盗与广东海防体系作初步的考察,指出这一时期广东海防体系中以“三路设防,重在东路”的局面与该时期的海盗活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13.
14.
清代山东是粤商在北方沿海地区活动的重要场所。粤商以济南、烟台、青岛为中心开展南北物资贸易,甚至投资设厂从事近代工业生产,在山东建立商号和会馆等商业组织,对山东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贸易领域中,客店、歇家、牙家、牙歇等,都是采取客店与牙行相结合的经营方式,且都有开肆的功能,它们在贸易领域经营方式的内涵,实际上是名异而实同.因在文献中见之最多是歇家,故将这类模式称为歇家牙行模式.由于客店、牙家、园亭、歇店、牙歇等都有称为歇家的记载,故可把它们称之为歇家之异名. 相似文献
16.
17.
五种广东地区清诗总集钩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文化发展空前鼎盛,文学创作和编纂工作非常普及,因此诗歌总集也是数量众多,成就斐然.其中尚且存世的需要研究,已经失传的更应当挖掘.兹就广东地区五种相关总集略作钩沉发微,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晚清社会风尚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社会风尚发生了从"淳厚"到"浇漓"、从"扬"到"洋"再到"新"的变迁.究其原因,一方面它是历代中晚期因商品经济发展、人们僭礼逾制现象的继续;另一方面则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晚清社会风尚的变化新旧杂陈,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凸显出地域差异和社会群体差异.晚清社会风尚的变化只是近代社会风尚变化的一个起点,它没有因改朝换代的结束而结束,而是随民国以后社会风尚的变迁而继续发展,在它的影响下,社会风貌不断趋新.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