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浙江省社会科学志总述[编者按]《浙江省社会科学志》系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托省社会科学院承修的一部志书,属省志丛书中的一卷。全书共分概述、学术研究、社会科学机构、学术活动与学术交流、社会科学发展大事记等编,外加附录,总计120多万字,即将出版。全省...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建国以来首次地方志工作会议暨地方志短期研究班,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持下,于一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杭州举行。各县、市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方志工作者七十余人到会。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魏桥作了《开创修志工作新局面》的报告,方志学家黄苇作了我国  相似文献   

3.
王秀丽 《社科纵横》2005,20(3):121-122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史中,曾经出现过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或治世,其中西汉的“文景之治”、武帝的文治武功,以及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早以被史家誉为汉唐盛世。文章对汉唐盛世极其形成原因加以剖析,以期从中获取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第一部用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修的地方志——《建德县志》,已经定稿付梓,预计年内将与大家见面。地方志的编纂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尤其在新志编纂的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这里发表《建德县志》主编周金奎的文章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康乾盛世与奢靡之风李景屏康乾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但由于封建体制的制约,大量社会财富流向非生产领域;在畸型消费的刺激下,奢靡之风席卷着大清帝国的上上下下,盛世的根基渐趋蛀空,帝国的大厦最终倾倒。一、封建体制对社会财富流向的制约康乾时期的清帝...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方志》2012年第10期刊登了王晖《什么是方志》一文,其中对"方志"及有关条的词义作了分别解释.读后感到有不少地方还可以进一步商榷.而这一条应该是《方志百科全书》最重头的一条,似应仔细推敲.故不揣冒昧,提出一些不同意见,求教于各位专家. (1)"方志".原文云:"又称地方志、志书、志,是记述某一地方古今各个方面或一个方面情况的资料性文献.记述各个方面情况的为总志,记述一个方面情况的为专志."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谭其骧先生在《地方志与总志》一文中早就指出:"地方志不同于总志.地方志顾名思义是记载一个地方事情的.地方志所记载的地方可大可小,大的一个省一种志,小的不管一个县一个镇,也可以有县志或镇志.尽管可大可小,但总而言之是一个地方一种志.因为记载一个地方的,所以地方志简称就叫方志.‘方’是对全国而言的,‘方’是‘总’的对立体.凡是以全国为记载对象的,那就不能叫它地方志.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室和萧山县志编纂委员会,于一九八六年五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联合在萧山召开了《萧山县志稿》评议会。应邀莅会的有北京、天津、黑龙江、河南、湖北、广西、安徽、江苏等省(市、自治区)的地方志编委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出版部门的专家学者,及浙江已进入总纂阶段的县志的主编,共五十余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后的《盛世危言》热与郑观应的爱国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璐 《唐都学刊》1995,(2):32-36
郑观应是近代著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他1894年著成《盛世危言》。本文针对甲午战后所形成的《盛世危言》热.认为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该书顺应了时代潮流,是作者爱国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现代史学理论出发,提出地方志即中国式的地方史的观点。并从历史上地方志的历史学科属性、前代学者有关“志即是史”的探索,以及方志发展中与地方史合而为一的事实等方面加以论证。进而对史志关系以及传统史学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指出要将地方志成为一门独立的方志学而脱离历史学科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魏桥的《新县志纲目八议》根据几年来各地新编地方志的实践经验,针对1981年《新编县志基本篇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开明之世,也确有少数具有政治头脑和卓识远见的皇帝,懂得“人主正,不令而行,人主不正,虽令不行”的道理,因而比较重视法治。这是在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就乱与治、个人专横与依法统治两者比较相-对而言的。即使在“治世”的时期里,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法治也只是限于一定条件或某个方面。有时,甚至是更多地以其横暴不法来代替以法治国。清代康乾“盛世”滥兴文字狱,制造大量冤案、假案、错案,就是这种横暴不法、践踏法制的突出表现。本文仅就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迭兴的文字狱来谈谈这个“盛世”的法治状态。  相似文献   

12.
正孙玉清,字冰清玉洁,号华夏耕夫,1961年出生于安徽省阜南县。先后就读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崔晓东先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绘画技艺)传承人。著有诗集《太阳日记》、哲思集《全息命运共同体》、画论集《丹青诗史》、诗书画集《盛世牧歌》等。孙玉清是用灵魂画画的丹青朝圣者,38年走遍中华南国北疆写生,创作完成了中华人文国疆七大艺术工程:《盛世牧歌·中国梦·万里山河复兴图》(约1.42米×7500米)  相似文献   

13.
在清初康熙盛世诗坛上,山左诗人冯廷櫆自觉远离王士禛主盟的神韵主流诗风,其诗歌创作独具风貌,具有清警绝俗,风格超峻的特色,显现了康熙盛世诗人的疏离心态,成为盛世诗坛中的变徵之音。冯氏卓异诗风的形成来自其转益多师的诗学崇尚,他上继建安、六朝,近学唐、宋诗人,融合唐宋,诗学思想敢于独标一格;其诗歌既有怀才不遇的嵚崎胸臆吐露,也充满了迈古骇今的奇情险语,而其中吏隐金门的山林清趣的抒发,则"皭然出风埃之表",成为清初诗坛风格多样化的注释。  相似文献   

14.
在清初康熙盛世诗坛上,山左诗人冯廷抛自觉远离王士稹主盟的神韵主流诗风,其诗歌创作独具风貌,具有清警绝俗,风格超峻的特色,显现了康熙盛世诗人的疏离心态,成为盛世诗坛中的变徵之音.冯氏卓异诗风的形成来自其转益多师的诗学崇尚,他上继建安、六朝,近学唐、宋诗人,融合唐宋,诗学思想敢于独标一格;其诗歌既有怀才不遇的嵌崎胸臆吐露,也充满了迈古骇今的奇情险语,而其中吏隐金门的山林清趣的抒发,则"嚼然出风埃之表",成为清初诗坛风格多样化的注释.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当代青绿山水的杰出传人,苗重安先生去年接受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家画院的邀请,建立了以苗重安为导师的青绿山水高级研修班和访问学者班,他在古稀之年正着力培养一支青绿山水的研究和创作队伍。重铸青绿山水的辉煌是苗重安多年来矢志不渝的追求。盛世呼唤青绿,这是苗重安先生提出的目标和期盼,近年虽年事已高,但仍行走于大山大水间,而且走出国门去发掘世界意义的青绿山水,并且创作出一批异国青绿作品,  相似文献   

16.
由浙江方志学界集体创作、方志学家魏桥任主编、顾志兴、俞佐萍任副主编的《浙江省名镇志》已于1991年9月由上海书店出版,向国内外发行。《浙江省名镇志》一书荟萃浙江省161个著名集镇,比较全面地记载了这些著名集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物以及民情风俗等的历史和现状。全书130万字,并配彩图160幅,编印精美。此书印数9300册,出版不久,即销售一空,受到省内外党政干部、科研工作者等的欢迎,海外学者还辗转托人购买。这说明了《浙江省名镇志》一书受到欢迎之程度。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以下简称杭州市志办)成立于1986年10月,隶属市政府办公室归口管理;1990年7月起由市委宣传部归口管理;2001年起,又转隶市政府办公厅归口管理;2007年1月,确定为市政府办公厅直属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副局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大历诗坛在其清淡省净的总体艺术风貌中,既存留着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悠远意境,又投射着衰乱之世的冷寂氛围。大历诗人大多经历过开、天时代,造成其时时眷恋盛世的怀旧情结;同时,由于身处衰世而促生消极的人生态度,则使得这种对盛世的回味带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19.
刘仲华 《唐都学刊》2010,26(6):53-57
明代杨寔《宁波郡志》与黄润玉《宁波府简要志》是明代较早两部关于宁波的地方志,两志成书时间前后相从,内容上一繁一简。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张寿镛在编辑《四明丛刊》时认为《黄志》先成于《杨志》,且撰有十条证据。事实上,通过对两志体例和内容的对比,张氏所言不能成立的,《黄志》应当是在《杨志》基础上调整体例,删简而成。  相似文献   

20.
康雍乾三朝在我国历史上是颇具争议的一个时期,学界对"康乾盛世"是否真的存在尚存争议。文章测算了康乾时期人口、粮食产量、财政收入和进出口贸易等四个方面的经济数据,发现康乾时期的人口和粮食产量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37‰和6.13‰;财政收入和进出口贸易均有所增长。但与同时期英国的横向比较可知,无论从存量还是从增速来看均具有较大差距。此外,研究还发现,康乾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生产力水平低下、军事实力不强、文化事业停滞不前,政治制度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此,"康乾盛世"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