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趋势。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农业都实现了现代化,并且,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提高着。不同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不尽相同,其根本区别就在于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其资源禀赋独特特征决定了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绝不能照般任何国家的经验。本文旨在在美、日模式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进行经济学分析。一、农业现代化的两种模式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所谓传统农业,按照舒尔茨教授的界定,就是“完全…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同时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同时又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具体落实到强国富民、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之中,实现了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美统一。在现阶段,研究和探讨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对于坚定不移地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团结奋斗,对于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而且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先行者,他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做出了新颖独特的四大理论贡献:(一)中国现代化目标──振兴中华论,他是这个口号和目标的最早倡导者。振兴中华论体现了把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复兴意识统一起来的现代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二)中国现代化纲领──三民主义论。其本质是属于资本主义范畴的,其闪光点在于探索一种趋向于人民主体论的中国现代化模式,以求超越资本主体论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三)中国现代化道路──自主开放论。他是中国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首倡者,他要求把对外开放的全面性与独立自主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四)中国现代化文化──综合创新论。他主张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吸收中国传统的母体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之精华,综合创造中国新文化。“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这是20世纪前期、中期、后期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三位巨人和三面旗帜;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继承了孙中山现代化思想精华,扬弃了他的历史局限和思想局限,终于使世纪之交的中国迎来了现代化的关键期、起飞期。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信息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事实上在经济科技乃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强有力地支持着人类的现代化历史进程 ,正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基础性推动力量。对于中国 ,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意义远不仅仅是对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促进与推动 ,更为主要的是它正改变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进程 ,从而将构画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轨迹、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即辛亥革命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改革开放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三次巨变围绕“振兴中华”这一主题展开 ,生动地再现了历史运动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6.
道德失衡:成因与对策李士禄1.中国在上一个世纪就受到了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历尽了坎坷。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浪潮又在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地冲击着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国。国人在品味着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好处时,也同样在咀嚼着由此...  相似文献   

7.
人的现代性问题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寻求人的现代性的发展途径也为学界所关注。网络文化在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人格特质等方面的现代性延展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之年的中国又迎来了新春。怎样使我国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如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这是每一个具有责任心、紧迫感的炎黄子孙所关心的问题。为了振兴中华,促进我国科学、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我们有必要深刻认识现代思想库对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并且从速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思想库体系。  相似文献   

9.
改革之年的中国又迎来了新春。怎样使我国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如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这是每一个具有责任心、紧迫感的炎黄子孙所关心的问题。为了振兴中华,促进我国科学、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我们有必要深刻认识现代思想库对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并且从速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思想库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历史是叙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阐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课不仅传授历史知识,而且担负着政治思想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责任。为了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历史教学除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外,当前,更应该“发扬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现代化建设贡献一切的艰苦创业精神”,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现代化。而人摆脱陈旧传统的束缚而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素质,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的强化,人的政治、法律、道德观念、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化,则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作为社会历史范畴的现代化建设内在地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而文化现代化的实质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吸纳科技文化的过程。因此,科技文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发展科技文化,弘扬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中国科学园地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支精英队伍为了发展和普及科学,振兴中华,造福于人类并肩辛勤耕耘着。这些文明的使者分布于全国科研、教学、实际工作部门,而把他们组织成科学群体的主要形式就是以各种学会为基础的科协和社联两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性群众团体。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思想是一个"一总三分"的整体系统,即通过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目标的完成而实现整体的目标——"振兴中华"。同时,"三民主义"作为各自独立的系统也同样表现出整体性。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而且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今天全面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仍然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个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设想──孙中山建立东方大港和开发扬子江流域经济述评虞宝棠近代以来,中国许多志士仁人,为振兴中华,竭尽思虑,提出种种建议设想,规划未来宏伟蓝图。孙中山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18年5月,护法战争失败后,孙中山被迫避居上海法租界寓...  相似文献   

16.
宗教现象源远流长。宗教在历史上对社会各个领域都发挥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宗教对社会尤其是伦理道德领域,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宗教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与民族文化、民众心灵需要相结合,同时要正确处理与合法政权的关系。在当代中国,信教与不信教民众的经济、政治利益是一致的。我们的任务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振兴中华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推进,社会阶层急剧分化。这是符合世界潮流发展大趋势的进步现象,这种变化对中国政治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构成多元化推动了我国"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过程,推动着我国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并且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总趋势是有利于政治稳定的。做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适应阶层分化趋势,采取适当措施,推进中国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8.
百余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 :中国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历史的抉择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以中国国情研究为基础 ,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在改革开放中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难题的两次回应 ;面向 2 1世纪 ,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拓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进一步把握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大趋势 ,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中国宪法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传统的主权、民主、人权等宪法理论受到质疑。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必须进一步更新宪法观念 ,完善宪法规定 ,以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通过发挥宪法最高法的指导作用 ,以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促进整体性的国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作者为纪念“七七”抗战50周年而写的一篇短文.文章强调指出,抗日战争的一个伟大精神成果,就是激发了全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今天为振兴中华而进行的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发扬这件可贵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