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岭南园林几何形水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庭园理水的几何形体特征是受岭南传统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与其庭园或庭院的空间形态以及水池驳岸叠砌材料有关。岭南园林理水有多种形式,而房水相伴、山水相依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理水手法。  相似文献   

2.
岭南文化的特征对岭南园林的风格及表现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余荫山房实例导读,从多方面对岭南园林的文化特色进行综合分析,可进一步明确岭南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以及对当代环境艺术的参考借鉴价值,是美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江南古典园林中,大到浩淼无边的江河湖海,小到涓滴细流,都是造园匠师们不肯放过的水景塑造对象。没有水的园林几乎不存在,有了园林的构筑,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水,也被纳入到园林的景色之中加以利用,这称之为理水。理水是中国园林的命脉,因为水是园林景象构成的重要因素。水在江南古典园林中的运用,尤其体现了园林是人化的自然这一意境美,以景寓情、以景怡情、以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理水有景有情。  相似文献   

4.
江南私家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为数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园林类型,以典雅淡朴为主要特征;岭南私家园林以庭院与庭园组合见长,表现出浓郁的生活趣味。比较明清时期岭南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可以从园林选址、空间布局、造园要素、艺术特征、文化特征等方面发现岭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理水是中西古典园林建造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西古典园林中对水体的运用由于文化传统、哲学美学上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在水体形态、水体性格、水的地位作用等方面都体现出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古今园林理水技法的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水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强调水是构成园林的重要因素。论述了山水园林中水的构景特点和美学特征,并对现代园林的理水艺术和手法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掇山理水——中国园林的山水之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是中国园林的主体和骨架,中国园林素以再现自然山水景致著称于世,而掇山理水则是中国园林造园技法之精华.本文对掇山理水的历史及技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并重,通过叠山理水的营造体现出园林的意境。这种意境的营造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它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优美的境界,"景有尽而意无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于叠山理水的处理有着独特的构成法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美学思想的表达是对中国社会文化和哲学的表述,其表现的意境之美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美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9.
岭南建筑园林与中国传统审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传统建筑园林造型与手法所体现的文化审美思想曾受先秦儒家思想和楚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孔子美学思想和屈原楚骚美学思想,即“文”饰和“好修”。儒家“文之以礼乐”的美学思想,就是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而岭南传统建筑园林就极具强烈的装饰表现。  相似文献   

10.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建造园林的基本要素,它作为文化符号在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上有着深层含义.苏州园林里的理水作品充分体现了造园家们师法自然、追求园林意境的艺术匠心注重因地制宜,处理好水体与周围园林空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这对我们今天的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朝鲜朝盛行一时,流行至今的韩国九曲图,与九曲歌系诗歌和九曲园林,正是韩国九曲文化之三大构件。九曲图就是以"九曲"为素材绘制而成的图画,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助于阐释"道"理念的概念化图案、武夷山水和园主自创九曲园林为主的实景山水,而为这些九曲图范本的,无疑是宋至清代众多学者精心编撰的《武夷山志》中的各种图像。  相似文献   

12.
从西泠印社的理水艺术——泉池景观入手,创新性地从地质构成因素阐述了孤山及西泠印社泉池的成因及分布状况,并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整理和归纳,对其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在实证内容上,结合园林的造景手法、理水艺术等,重点分析了西泠印社泉池景观的整体布局、单体空间营造等方面的景观特色,期望能够将其理水艺术的各种技法,吸收、融入当今园林的水景设计中,使其更加充分地展现出"古为今用"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存在的“文化世家”现象,并从此“文化世家”的角度研究了岭南历史上延续最久,影响深远的香山黄氏世家。黄氏“文化世家”中产生黄畿、黄佐、黄培芳、黄佛颐等文人学士,其中黄佐是明代岭南著名的大学者,于史学、文学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与丘溶、陈献章并称明代岭南三大学者。黄培芳是清中叶岭南著名的学者、教育家。黄佛颐是清末民初广东有贡献的地方文献学者。黄氏家族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文章用比较法阐述了清代三大商帮园林的基本特征,着重探讨了行商园林海山仙馆的历史文化成就;呼唤各派古典园林,尤其具有代表性、划时代性的海山仙馆园林文化复兴.不仅体现出积极的现实功能价值,而且可以弥补断代园林、继往开来,实现人文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民俗活动走向园林游赏--曲水流觞演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水流觞是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重要手法和程式之一, 其景观意趣和造景理法深刻地反映了传统园林的特点。曲水流觞有着悠远的演变历程,研究其发展的过程对理解传统园林艺术,探索我国现代园林设计之路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结合民俗材料、文学作品和现存实例,初步考证了曲水流觞活动从民俗活动走向园林游赏的发展过程,探讨了曲水流觞景点的主题、意境、文化内涵及其形式变化,并由此诠释了中国传统园林“人与天调,天人共荣”的理念和“一法多式”的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岭南滨水绿地空间的研究,对滨水绿地设计进行了总结,指出岭南滨水绿地空间设计应注意结合岭南地域潮湿的气候特点,同时还要考虑滨水空间的生态敏感性,尽量减少对场地的破坏和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此外,以肇庆九亩塘景观改造规划设计为例,对空间规划设计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7.
具有突出水性精神的广州名城,其古典园林理水造景艺术别具特色。引水涌水、近水亲水、傍水临水、夹水借水、贴水围水、荡水戏水等多种设计手法,值得现代城市园林化建设继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清初诗坛诗人众多,流派纷呈,岭南诗坛名家辈出。如果从地域、诗风和政治文化这三个角度对这些大大小小的诗派进行整合,大致可以把清初诗坛划分成中原、江南和岭南三个不同的区域。在岭南诗坛成为主导的雄直诗风最能体现志士遗民抒写性情的诗学要求。清初江南诗坛主要有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和秀水诗派。中原诗坛最有影响的是神韵诗派。因此,大体上可以说,清初诗坛实际上形成了以江左三大家和朱彝尊等为代表的江南诗坛、以王士禛为代表的中原诗坛和以岭南三大家为代表的岭南诗坛三足鼎立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对宋代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古典园林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在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进入到一个成熟的阶段。宋代园林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因此宋代园林的发展和成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儒家、道家、佛教的主要思想、宗旨和哲学观对宋代园林活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宋代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在宋代园林布局、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塑造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园林以独特的艺术品格成为世界三大园林之一 ,它的风格和创作手法的形成 ,必然有其历史、文化根源。在中国所有的传统艺术种类中 ,中国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大。本文就中国园林与国画的姻缘联系、布白原理和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