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后半叶,美国最高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剧增,为了缓解压力,最高法院大法官开始雇用助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草创、转型、发展和定型四个阶段,法官助理业已成为美国一项比较成熟的司法制度。大法官助理的遴选往往会考虑学业成绩和就读院校、地区、政治意识形态、性别、肤色、种族、人品及从业经历等若干要素。长期以来,法官助理制度披着神秘的面纱,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最高法院助理制度被大量曝光,该制度才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备受争议。最大的争议就是助理是否在案件审理中发挥了不恰当的影响,由此导致了美国法律界规范法官助理行为和职业道德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约制度的出台。这些制度对中国正在推进的法官职业化进程中法官助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6,(6):70-74
司法的第一要义是追求公正,公正是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生命线。司法公正是公正司法的核心追求目标,既要运用公正程序司法,又要追求公正的司法结果,还要避免司法不公正结果。法官角色总体构成主体保障,立案法官奠立前置程序,取证法官构筑关键步骤,审案法官成为求真环节,判案法官落实法律裁判,执行法官发挥救济保障效用,共同制约司法权力,共同建构司法公正,共同追求司法正义,共同铸造公正的法治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刑事法官所担当之诉讼角色是一个贯通理论与现实的命题,与诉讼目的之实现、司法公正之保障关系密切。在历史演变与域外视野下,这种诉讼角色有着不尽一致的表现形式。在当下我国,基于角色规范的文本冲突、角色期待的上上下下、角色领会的里里外外以及角色扮演的台前幕后等因素,刑事法官的诉讼角色失调现象明显,对此应从理论上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4.
论法官的正当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法官的准确理解和考查法官的正当性离不开考查法官的角色和行为特性,法官的内涵显示出鲜明的身份特征、活动场所特征和职能特征,法官在法治社会中扮演着解决纠纷、解释法律和保护人权的重要角色,其行为具有独立性、中立性和客观性的显著特性。  相似文献   

5.
就法律的"内部视角"而言,法官被定义为一个消极、中立、被动的裁判者。然而将法官置于一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从社会的"外部视角"则揭示出了法官的现实。本文从"外部视角"出发,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背景,以政治性法官角色、法律性法官角色和社会学法官角色为研究的"理想类型",描绘出当代中国法官角色的谱系并揭示出其中变迁的脉络。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的司法体制保障了“管理型法官”体制的程序性改革。对我国有借鉴意义在于,组织形式上设立专门的机构来保证司法的独立;实行法官助理制度来提高法官的工作效率;法官考评应注重法官有更加自主的空间;推进法官职业化。  相似文献   

7.
8.
基层刑事法官作为一个具有自身利益的行动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他的选择会受到现实制度的挤压和引导,展示出了高度一致的集体选择,典型表现在"先定后审"的现象屡禁不止、"遵循先例"虽不成文却大行其道、强调实践理性优越于形式理性、在面对疑难案件时存在"逆向推理"和"量刑反制"这种与常规思维不符的做法。在司法绩效管理中对这些环节应当予以重视,对于一些同法治精神相悖的负面做法应坚决抵制和摒弃;同时保留和提升那些在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科法学教育反映出不少问题。一方面,法科毕业生数量不能满足社会对职业法律人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法科毕业生直接走上法律职业岗位后不能即时发挥功效,再教育和再培训的成本较大。如何使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保证向社会输出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是当前法学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高校若能对各地人民法院试点推行的法官助理制度主动介入,构建法官助理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不失为开放式诊所法律教育的社会化好路子。  相似文献   

10.
人民法院公正、高效地行使其审判职能,关键是要厘清法官与司法辅助人员的工作权限,对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的职责进行合理分工。法官与司法辅助人员的职责界分,应当以法院事务分类为前提,并按照法院事务的不同性质进行人员的分工。通过对审判事务的性质进行分析,明确核心审判事务和辅助审判事务的区别及相应的职责要求,进而对法官与审判辅助人员的职责分工进行重新调整,科学建构法官与辅助人员权责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1.
学习是人的现实需要与精神需要,学习者应充满精神驱动力并伴有现实成就感,作为一种劳动形式的学习也产生了马克思理论中的异化现象。尤其是目前学校里的学习在其价值观、目的、过程中都存在异化现象,这使得学生非但不能在学习中获得自由全面发展,反而会受学习本身束缚与奴役。若要使学习回归其本来意义,需要社会、教育部门、教育者、学生本人共同努力,也唯有如此才能回归教育的本意,也才能实现我国对实现杰出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13.
人性是理性与非理性、性善和性恶的统一。法官中立与人性具有内在的联系。人性的非理性和恶性是法官中立确立的必要性根据,人性的理性和善性则为法官中立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从人性论视角而言,要实现法官中立,必须遏制法官人性中的非理性和恶性,培育法官的理性和善性。为此,我国必须确立法官无因回避制度,保障法官的物质生活条件,健全审判独立制度,提高法官的道德品性。  相似文献   

14.
专业法官会议在提高法官办案能力、降低职业风险、统一裁判尺度、总结审判经验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运行机制尚未成熟、形式化倾向严重、行政色彩较浓,加之一些法院领导和办案法官对其必要性认识不足、相应的配套保障机制尚不完善,我国现行专业法官会议一直没有发挥出司法改革顶层设计所期待的作用。为了严格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法理念,保障裁判结论的专业性、科学性,可以通过提升专业法官会议的法律地位、准确把握专业法官会议的定位和目标、在专业法官会议中贯彻意见交换和辩论原则、明确专业法官会议个案讨论范围、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保障会议科学规范等措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专业法官会议制度。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法官独立审判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是一种裁判,裁判应当保持中立。而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决定了司法机关处于既无人权、又无财权的被动地位;司法机关时常受到行政的干预。在这种法院无独立地位的情况下,法官判案也谈不上独立。法官不独立判案,具体案件无人负责,这最易导致司法腐败。所以,应改革当前的司法体制,让人民法院、法官真正站起来。应给法官以实际权力,让其凭良心、经验和法律,独立地做出公正判决。要改革法官的选拔形式,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强化对法官独立审判的监督,实现真正的法官独立审判。  相似文献   

16.
“量刑差异”是刑事审判中一个常见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官的心理因素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实的刑事审判中,案件的社会结构如案件发生的社会情景、诉讼参与人员的各种特点与反应等,无时不在刺激着法官的审判心理,从而导致法官的心理失衡和随之而来的“量刑差异”现象。这严重地破坏了刑事司法的平等性原则。此现象虽然很难避免甚至无法在根本上消除,但却能通过对刑事司法作相应制度和技术上的改革来尽量减少它的发生,从而使刑事审判向着“相同案件做到相同处理”的刑事司法理想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司法权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司法权的真实内涵,其独立性、中立性、交涉性、消极性等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趋于灭失.司法权的地方化、法官的行政化、审判的实体化,异化了司法权.要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克服这种异化,包括:确保国家司法权的统一,强化司法权的独立性、专属性;实现法官素质的提高,强化司法权的中立性、消极性、交涉性;突出审判程序的价值,强化司法权的消极性.  相似文献   

18.
司法独立和法官独立审判是案件得到公正审判的前提条件.我国当下法官独立审判遇到的种种障碍性因素与法官本身缺乏主体性资格有关.尽管司法独立既是法官争取的结果,也是法学和政治哲学发展的产物,但是法官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还是应该有所作为的.如此,才能把法官独立审判逐步推向现实化.这就需要法官从四个方面来增强自己的内动力,这种内动力是法官能够坚持独立审判的主体性资格能力:守法精神、敬业精神、大的智慧、勤勉工作,而第一种素养又是基础素养,是法官成为法官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宪法》及相关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法官个体的独立地位,法院内部对审判权行使的行政化干预时有发生。独任法官或合议庭应当执行审判委员会的决定,法院行政管理者也可以假借裁判文书审批的权力左右裁判结果。司法实践中产生了审判权限分离以及附带的责任主体模糊的问题。主审法官责任制改革旨在打造"让审理者裁判"的权力运行架构以及"由裁判者负责"的责任承担机制。主审法官责任制的构建可以从赋权与明责两个维度加以展开:其一是赋予主审法官行使从主持庭审、作出裁判直至签发裁判文书的完整的裁判权力。主审法官与审判委员会、合议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面临重塑。其二是明确主审法官违法审判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形式以及追责主体。法官惩戒免职权的配置应遵循司法规律、司法原理的要求,重点解决权限内部化问题。在法官群体中选拔精英担任主审法官只是特定时期的权宜之计,最终目标应该定位于法官走向精英化并赋予所有法官相同而完整的审判权。  相似文献   

20.
作为自由自觉活动的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体现,而异化劳动又导致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人存在的目的性只是为了维持生存,人的主体性发生异化的同时也在威胁着人的生存。马克思对劳动异化问题的考察,揭示了人在劳动的对象、自身、以及社会关系中作为主体被异化的种种倾向,并深入到人的内在本质,通过挖掘人的主体性受到遮蔽的原因,寻找真正的人性的回归,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