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资本创造模型(CC模型)忽视了要素流动对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而发展的新的资本创造模型则认为资本集聚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工业劳动力的流动过程。另外,是资本的实际收益而不是名义收益决定资本是否创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贸易自由度、工业品支出份额及资本贴现率的变大,替代弹性及资本折旧率的变小,将降低对称结构的稳定性,而提高中心-外围结构的稳定性;经济地理空间的产业均衡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企业生产工业品的规模报酬递增程度足够显著,或者工业品支出份额很高时,市场拥挤效应将彻底消失,并转化成为促进产业集聚的动力;突破点与持续点的大小比较可以形成不同的关系,这意味着随着贸易自由度的变化,本文发展的资本创造模型可以体现出多样化的产业空间动态演化行为。  相似文献   

2.
促进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发展,不仅要根据理论要求的逻辑完美性修改假设,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据空间经济发展的现实修改模型的假设条件。由此,在研究上突破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单一生产要素流动假设的局限性,认为企业家与普通劳动者在地区间都可以流动,并且,普通劳动者在行业间也可以自由流动。与新经济地理学可解的经典模型——自由企业家模型相比,新的可解中心-外围模型丰富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结论,发展了新的理论观点:突破点与持续点的大小比较存在三种关系。随着贸易自由度的变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化除了棒棒均衡的结果外,不仅可能出现内部非对称结构为稳定均衡的情形,也可能出现内部非对称结构与中心-外围结构稳定均衡共存的情形,而不仅仅是对称结构与中心-外围结构稳定均衡共存的情形;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工业品支出份额的增加,工业品间替代弹性的降低,会引起产业空间的稳定结构由对称结构向非对称结构转化;一旦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黑洞条件”得到满足,则产业空间的稳定结构只能是内部非对称结构或中心-外围结构,而不仅仅是中心-外围的稳态结构。  相似文献   

3.
文章发展了企业异质的创造模型,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本地市场放大效应不仅取决于地区间的贸易自由度的大小,也取决于该地区产业份额的多少;市场规模大的地区,意味着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实际收入较高,企业的生产规模也较大;企业异质降低了产业集聚的贸易自由度门槛,发达地区有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冲动;经济系统中不仅存在核心-边缘结构的黑洞条件,也存在对称结构的黑洞条件。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资本所得税、要素禀赋、技术优势等变量引入自由资本模型,分析随着贸易自由度变化有关变量对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随着贸易自由度增加,有利于产业向要素禀赋丰富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转移,且要素禀赋优势和比较优势在不同贸易自由度水平下作用强度不同,在贸易自由度比较低时大国效应更为明显,而在贸易自由度较高时,强国效应更为明显;(2)单边贸易保护政策提高了实行该政策国家的产业份额,该结论从空间角度回答了产业政策有效性之争,产业政策在中国经济腾飞过程中起到催化剂和加速器的作用;(3)为应对美国新经济政策冲击,中国应升级单边贸易保护政策,实行定向扶持政策,并锚定美国税收政策等,使中国始终保持对美政策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在空间经济学的自由资本模型基础上,通过数理推导和数值模拟揭示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东部和中西部的市场规模决定了两地产业份额的空间分布,进而决定区域间实际收入差距。为此,政府需要通过在东西部地区实行差别化的要素流动政策,促进区际产业转移,才可能改变这种产业分布非对称情况下的自我强化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发展了一般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将单一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多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有机统一起来,同时,也将地区间的技术溢出效应与环境污染传播效应考虑进来,不仅分析了长期均衡增长的内在机理,而且探讨了经济空间的演化及其稳态。认为影响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贸易自由度阀值不仅仅只有持续点与突破点,支撑点与转变点也是重要的变量,产业空间结构的稳态并非都必然表现为棒棒均衡结构的稳态,贸易自由度的变化可以引起任何形式的产业空间结构稳态,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进行,区域差异的消失是有可能的,从而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证明了威廉姆森的倒U假说。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回顾了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自由资本模型分析了金融资源的空间配置,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区域间初始要素禀赋是对称分布的,那么由其决定的市场消费规模、工业企业也是对称分布的,在长期均衡点金融资源的空间配置是均衡的;如果区域间初始要素禀赋、市场消费规模、贸易成本、技术和开放度是不对称的,则金融资源的空间配置呈现非均衡。在空间经济模型分析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一般性原因的基础上,再联系中国的特殊性原因,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中国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状况。  相似文献   

8.
借助于所构建的一个3×3×3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沿边开放下的内陆边疆一体化效应的结果显示,在国内市场完全分割情形,无论边境地区一体化水平有多高,经济总会收敛于唯一的长期稳定对称均衡,但随着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边疆地区的高技能工人份额逐渐增大;在没有沿边开放政策的封闭经济体中,随着区际贸易成本的降低,经济体从高贸易成本时的对称均衡,向中等区际贸易成本下的三个稳定均衡转变,再向低区际贸易成本下的核心—外围均衡结构转变;在沿边开放作用下,国际贸易成本不断降低的均衡结构转换路径与封闭条件下国内区际贸易成本下降效应一致,但不同的沿边开放水平,不稳定的均衡点所反映的边疆地区高技能工人份额不同。随着沿边开放水平的提高,边疆地区高技能工人份额不断降低,在区际贸易成本很高时,稳定均衡点所反映的高技能工人份额随着沿边开放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因此,降低国内区际贸易成本要与提高沿边开放水平同步推进,才能在边疆地区形成边缘增长中心。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投资时,会倾向于在特定地区大量集中,借助由此带来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形成空间分布上的中心—外围结构。从跨国公司在国内的空间布局情况出发,研究了跨国公司中心—外围结构的形成动因、形成机制及主要类型,指出了跨国公司的中心—外围结构在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增强集聚效应、产生规模经济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产业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方面具有重要带动作用。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选取2006—2015年面板数据,研究创新要素集聚及其对高技术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创新要素集聚的非均衡分布特征明显;除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外,创新要素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创新要素集聚在省域间的溢出效应大于省域内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韦伯强调宗教伦理对个人的经济心态形成和发展的深刻影响,因此有了韦伯命题:资本主义精神产生于新教伦理。根据韦伯的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韦伯还提出了反命题:儒教不可能像新教那样焕发出“资本主义精神”,因为,儒教仅有“外王”的入世理性倾向而无实际经世抱负的手段,仅有“内圣”的价值理性的信念伦理而无工具理性的责任伦理。文章从信仰、理性、克制、敬业与成功的内在逻辑的角度来解读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2.
阐发是指说出作者不曾说但会说的。只有知道作者都说了什么,说的是什么,才能设想作者会说什么。无论怎样努力把经典阐释得有意思、有意义,都是严格受到文本限制的。解释的可能性蕴含在作品之中。深刻的作品无论有多么重要的当下现实意义,它都不自限于此。由于其深刻,它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意义、得到有意义的阐发。时空间隔、阅读者对作品的间距,产生出一种积极的作用,使作品从某种特定的阅读中解放出来,使作品之为独立的作品这一点彰显。  相似文献   

13.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百年传统与南大校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的灵魂是其独立的思想和传统。百年南大历经沧桑,但诚朴坚毅、自强不息的精神历久弥新,这在不同时期的校训中都有展现。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南京大学确定“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以激励南大人弘扬传统,奋发进取。  相似文献   

14.
弗雷格区分涵义和指称以及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研究对翻译很有帮助。通过阐述弗雷格对涵义和指称的论点,着重讨论英汉语际转换时应注意英汉专名的翻译、不同(相同)比喻形象的相同涵义的翻译、指号对应而涵义不同的翻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生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 ,新年刚入校 ,面对新环境 ,学习生活有诸多的陌生和不适应 ,他们迫切需要知道如何顺利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参加社会活动的关系 ,如何在提高知识素养的同时磨砺自己的才干等等 ,为此我们进行书面调查 ,以此为契机 ,展开我们的思索和对策 ,以寻找学生工作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目的不是要扩大文学的"自由效果",而是要探讨使批评、自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易于理解的那些历史的以及推论的条件。20世纪对康德提出的自由与文化的关系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反应":第一种将文化与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相联系;第二种将文化刻写为治理的一种机制,它通过自我调节手段运作并使之成为可能。这两种反应紧密相连:英国成人教育与文学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史表明前者是如何紧密地仿照作为自由表达空间的后者的。要理解这两种情况,就必须考虑构成审美的原初决定性特质的无用性是如何被重新界定的,以便它能够被用作治理的工具。在文化治理中,恰恰是通过与社会隔离开来,审美文化才作为一种能够从治理上作用于它的有益手段而被提出来。审美实践被变成了可以利用的东西。正是以这种方式,审美、治理与自由在自由治理的诸种机制之内刻写了某种特有的张力。  相似文献   

17.
18.
诗学批评界一向将诗与歌、谣、谚、语笼而统之为诗 ,实为不妥。诗与歌、谣、谚、语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同源异流 ,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它们产生的原因不同 ,现实的目的不同 ,发展的道路也不同。理清诗与歌、谣、谚、的性质和它们的关联 ,会有助于对中国诗歌发展及诗学批评纲领“诗言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优秀的法律文化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法制进程,对世界法制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即使在今天,西方许多思想家在对本国法律文化反思时,也常常不忘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营养。法治社会应对情、理、法重新认识,挖掘其合理因素,正确看待情、理、法结合在实现法律体系本土化、保障司法公正以及增强判决执行力中的价值,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合理运用情、理、法。  相似文献   

20.
古代湖南除水、旱两大自然灾害外,主要的灾种还有虫灾、风灾、雹灾、冰冻、地震和疫灾,都对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