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学名作赏析》是中师语文的选修教材,为省内外中师广泛运用。教好它,使师范生文学方面的知识能力“在必修课的基础上适当地扩展和加深”(《中等师范语文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为此教法各异“百花齐放”。“抓点带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学名作赏析》因袭了专业课《阅读和写作》教材按文体体裁分类的教材编撰体系,设有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剧本四大单元;每大单元下再分小单元,以文学史年代或国别划分。如小说单元中又分中国现代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和外国小说。每单元中按教学要求又将…  相似文献   

2.
国家教委新修订的《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规定:“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这就明确提出了中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任务——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对此,笔者在本文里谈谈如下的几点看法:一、进一步提高在中师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本文所说的美育,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传播美,对学生进行正确认识美和理解美,正确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美育,对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对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要求中明确提出:“不要用名词术语去考学生”。作为“考纲”的《语文科考试说明》更明确提出:“语言知识着眼于应用,不考名词术语”。这是不错的。但如果就此认为概念术语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可有可无,不去引导学生在概念内涵的把握上扎扎实实地下一番功夫,就很值得商榷了。语富知识要不自“名词术语”概念(定义)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着严密的科学性,包含着人们对事物规律本质内容的认识,是人们对一定的实践活动的一种理性的总结。它的形成是人们社会实…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订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这揭示了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之间的本质联系.1994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到很重要的位置.在《纲要}}颁布之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号召“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所谓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以下简称传统美德),我们理解主要指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一门比较年轻、也比较复杂的课程,迄今尚无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了促进这门课程的建设,兹对几个根本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语文教学法》是怎样一门课程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它特定的研究对象。《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什么的呢?人们  相似文献   

6.
1相关课程教学中的“不协调”问题高校中的许多课程是相互联系的,有的一者以另一者为先导、为基础,有的其内容相互穿插或渗透。这样一些课程,我们称为相关课程。通常每门课程(更具体地说是每本教程)是自成体系的,是讲求连贯性、逻辑性和科学性的。但是某专业的几门相关课程的教材放在一起,在内容上就可能不匹配或不大匹配。这是因为各种教材的编排体系、内容的侧重点及编著者的风格不尽相同的缘故,尽管它们都是根据有关教学大纲编写的。例如有的《常微分方程》教材要用到不少“矩阵分析”的知识,而常见的《高等代数》教材中却不包…  相似文献   

7.
教材编写的汉字规范问题─—兼评《现代汉语知识》(第一册)高更生最近接到几位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老师的来信,谈到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的中师语文教材《现代汉语知识》第一册的一些问题:为什么“从容”的“从”第74页、117页、146页读cong,而...  相似文献   

8.
从1991年秋季开始,我们语文中教法组在教材教法课中,进行了以“培养师范生听说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改革实验,效果显著。 一、实验课题的提出 始于本世纪70年代的语文教学改革,有效地推动了听说教学。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都把听说与读写摆在  相似文献   

9.
辛安亭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尤其重视普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小学教材编写和少儿(学前)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以富有时代特征的课程论、教材论和教学论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思想 语文教学由来已久,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是在新式学堂出现以后。至于学科性质、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具备教学大纲性质文件的出现,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1946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编审室拟订并颁行《初中国文课程标准草案》,初显语文教…  相似文献   

10.
一个名为“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的民间研究团体的研究报告——他们以目前使用最广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以下分别简称“人教版”教材、“苏教版”教材和“北师大版”教材)中涉及母亲与母爱的文章为研究对象,认为存在“四大缺失”,分别是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9月20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1.
与数理化相比、语文教学是一项“投资多、收效少”的工程,尽管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教改新路,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语文教改的步履十分艰难而又缓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材是诸多因素中的关键。教材是教学之本。就体系而言,语文教材是传统的“文选”体系;从肖统的《文选》,到姚点的《古文辞类纂》,到解放前的《国文》课本,都是“文选”体系。新中国建立后,语文教材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也还是“文选”体系。语文教改的出路何在?应从语文教学的内部寻找规律,从语文教学的外部汲取经验,改革“文选”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12.
汉语拼音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重视和研究拼音教学,对有效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中指出:“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拼读音节。”  相似文献   

13.
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但是,思维本身是抽象的,思维训练必须以教材为依据,通过一定的练习形式来完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分编型《阅读》教材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视思维训练。这套教材很好地体现了发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位教师执教《伊索寓言》(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看待“说谎”的?  相似文献   

15.
程式,就是立一定的准式以为法,一点也改动不得。戏剧演员的表演说唱,要有一定的程式,工程技术人员的操作要有一定的规程;但语文教学由于教材的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同,运用固定的程式就要妨碍教学工作了。 何深同志在《中学语文教学需要程式》中写道:“中学语文教学也应有它独特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这种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就是一种“程式”。例如“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积累词汇”、“过三  相似文献   

16.
“小语”新一册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原一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语”新一册教材内容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课文”、“复习”、“口语交际”五个部分。尤其是“口语交际”内容易于激发师生兴趣,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具有要求明确、难度降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贴近生活、培养能力、引导创新、促进思维发展、集知识于趣味之中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  相似文献   

17.
语境与语义略谈程颖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教学要求提出:让学生“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对照《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稿)》,新大纲将原大纲中“领会词句的含义”改为“能领会...  相似文献   

18.
课程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中学语文课程研究经由“教材实验”、“课程实验”,再到“课程研究”,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程,也取得了显著的效绩。在中学语文课程研究中,“为何开展语文教学”和“如何开展语文教学”是两大母题。语文课程特性所包含的新的课程价值观(语文教学的价值选择)、课程功能观(语文教学的功能确认)、课程形态观(语文教学的形态变革)对两大母题作出了新的阐释和解答。  相似文献   

19.
谈语文四大板块的最优控制贺志辉国家教委1989年6月颁发的《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新《方案》),第一次提出了中等师范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由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四大板块构成,突破了单一必修课的旧框架,形成了“以必修课...  相似文献   

20.
本课教材为《童年的发现》(人教课标版《语文》第十一册).下面是教学预案。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