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师作为学生的公民品格及批判精神的培育者,需要发挥出自身的知识分子主体意识与批判精神,从而成为学生的公民榜样.教师作为“转化性的知识分子”,意味着教师要超越既定的课程知识及价值体系的藩篱,从单纯的知识授受者“转化”成为一名具有批判意识、关怀意识和公共良知的公民.教师不能把自己矮化为教育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而是要把教育工作“转化”为具有显著的批判性与创造性的智识工作.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建构一种以公共性、民主性与批判性为基本特征的学校生活,培育学校生活及课程教学中的公民伙伴关系,引导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的发展,最终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与使命.  相似文献   

2.
进入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英语学习资源的多元化,学生学习目的的变化和教师权威的弱化。为了满足时代的要求、学生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不但要从传统的“教师”转变为“导师”,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而且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和新技术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文主要对“数学日记”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意义与实施进行了探讨,得出“数学日记”必将成为师生情感沟通的通道、成为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动力、成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互动平台,同时,有助于阐释数学学习的生命意义、有助于学生反思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对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途径进行了建设性探讨。  相似文献   

4.
郑晓霞 《南方论刊》2013,(1):105-106,80
本文结合现今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学生要重新认识古诗文,教师要重视古诗文教学”的号召,让沉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思想的古诗文,不再成为学生们的“负担”,从观念上改变学生的认识,从教学上提高学生的兴趣,从思想上塑造学生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5.
中专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意义重大中专学校要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需要的各类应用型专业人才,而学生在校要接受各自专业知识技能和培训教育。因此各门专业课教师重视和强调各自专业课的教学完全应该。然而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可以说,专业课教学是教授给学生以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本领,而培养提高学生以思想政治素质为灵魂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适应新时代全面要求的专业人才,才是中专学校的根本教育目的。因此我们中专各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努力造就“有理…  相似文献   

6.
教育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素,在当前开展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认真领会、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树立“全人”的概念,尊重学生、拒斥灌输和突显个性、注重情感。 下文作者认为教育是一门培养人、塑造人、教化人的“人学”。教师这一职业在道德取向上应高于一般的职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师全部道德修养的核心,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促进我国教育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教育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教师在教育中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在新时期教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呢?一、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理念是搞好“教书育人”的前提国家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人才,所以新时期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理念,教师要具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广阔视野。要树立人才质量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两课”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 ,教师的人格魅力如何直接关系着“两课”的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效果。作为一名“两课”教师 ,应该从道德、文化、教育三方面不断加强修养、提高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按照校党委书记马敏在考察和指导学院工作时指出的“要将教师教育学院建设成为三个基地,即师范生职业能力训练基地、教师教育创新研究基地和教师培训基地”的要求,教师教育学院倡导“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南,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推动全员学习研究之风,努力创建学习型学院。  相似文献   

10.
吴柳云 《南方论刊》2006,(3):72-72,53
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高效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会学生求知,达到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教学目的。”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应该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是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自觉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去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去研究教法,使教师的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强调教法服务于学法,并非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它…  相似文献   

11.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被认为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教师的要求 ,以及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禅宗发展到善昭,其对僧徒的接引教育方式达到相对完善形态。这种教育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基础教育和门风特色接引。两方面都有突出特色,尤其后者被称为“汾阳门风”,承继临济宗的“大机大用”,具有义玄以降各代宗师的凌厉峻烈风格。同时,在活跃、细腻、完善等方面又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3.
职教师资的培养是师范院校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就是在“双师型”教师保障下,引入职业资格标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三证”融通人才为培养目标。打造新型的师范培养模式,它不仅为师范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更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4.
CDIO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适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而建立和培养一支符合CDIO教育发展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CDIO教育成功的根本保证。文章分析了CDIO模式下我国工科院校教师队伍培养存在的误区、CDIO模式下我国工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具体内涵、提出了CDIO模式下工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大厦赖以构筑的根底问题。教师教育史上的三次“飞跃”表明: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主线与内线,在教师教育大厦中处于奠基地位。传统教师专业成长观的主题是如何促使教师吸附教育知识,由此导致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旧三论”,即指导论、迁移论与嵌入论。在当代教师专业成长领域,基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本真交互关系的教师专业成长观势必领唱主角,倡导基于实践优先论、情景中转论、智慧涌现论的教师专业成长“新三论”是对这一发展趋势的自觉回应。在“新三论”中,教育理论难以直达教育实践,非线性逻辑、情景中介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夏商西周三代时期,用文字记载的典册的不断出现,为历史教育提供了可资依据的教材;史官制度的逐步确立,巫史职责的逐渐分野,一方面使我国丰富而连续的历史记载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则使历史教育有了比较专职的历史教师;学校教育的产生,则使历史教育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且,"学在官府"、"官师合一"的教育体制,也使史官在学校中传授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教育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赵峰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4):123-124
终身学习对于教师具有特殊意义。终身学习需要终身教育来保障,终身教育需要终身学习来推动。在学习化社会,教师一生都处于学习和完善的过程中。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专业教育,文章在分析终身教育特点和终身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适应“终身学习”的师范教育教学改革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潘涌 《南京社会科学》2012,(8):114-118,108
教师教育的关注重点已从职前向职后延伸,而教师在职培训的根本蜕变取决于范式转型,即从"专家中心"到"教师个人中心"。师本培训关注每个具体、生动和特殊的教师"个人主体"而不是抽象、集合、概念化的"类主体",师本培训符合国内外教师培训的变革走向。它尊重教师个人建立在自己意愿和兴趣、特色和潜能基础上的特殊发展需求,将教师个体本身视为一种重要的培训资源而不仅仅是培训对象,评价重点则是"后培训时期"教师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中小学综合课教师培养为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包括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通过对综合课本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课的分析,以及师范教育和综合课教师培养试验的探讨,构建起兼顾职前与职后的多元培养模式,包括主辅式、整合式、校本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方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分析当前高校基层党建中存在的党员思想观念、党支部建设和师德教风等三大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以龙头工程、基础工程、堡垒工程分别抓好领导班子、教师党员队伍、基层党支部等三方面建设的高校基层党建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