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中央关于“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继续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活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它们的骨干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福建这样一个工业基础比较落后,又是中央确定的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区的省份来说,搞活国营企业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2.
2009年初,国家正式下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先期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试点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等.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既有普遍性 ,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既有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差别 ,又有因校、因地、因时的差别 ;既要符合市场规律 ,又要从教育的基本点出发 ;既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 ,又要符合师生员工的利益 ,保证学校的发展稳定。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 ,积极稳妥地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4.
简谈国营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刘新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对于提高经营管...  相似文献   

5.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初,我们就已在理论上确立了把国营企业改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的改革目标,在实践中国营企业活力不足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日趋严重。本文试图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进程的宏观角度对国营企业之命运作动态考察,分析国营企业在以往改革大进程中充当的历史角色,阐述国营企业在当前改革大进程中的现实地位,并提出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国营企业走出困境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6.
改革国营企业管理体制,进一步打破企业“大锅饭”,增强企业活力,这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一中心环节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改革措施,包括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措施,制定企业破产法就是增强企业活力所必须采取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县一级的地方国营企业,基本上都是中小型企业,其中,尤其又以小型企业为主。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随着中央及省、地各级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已经为县办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落实、为搞活这类企业创造了基本的政策条件。可以这样说,对县办国营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更为配套的改革,时机已经成熟。为了搞好这一改革工作,有两个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其一,与现阶段县一级经济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县办国营企业的管理体  相似文献   

8.
一、国营企业改革的困难 我国国营企业改革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不能说没有成绩,成绩是不少的,但改革的目标还远未达到。现在国营大中型企业困难重重,说明改革的成绩确实不够理想。为什么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原因很多,除主观原因外,还因为企业改革存在着很多客观困难。 现在人们已经看到国营企业改革的困难。但对存在哪些困难说法甚多。有一种说法,主要难点在于;①大中型企业处于“一肩双挑”的超负重状态,既有企业经营目标,又有社会目标;②企业积累与财政增收存在突出矛盾;③改善内部管理受企业经营条件很大的制约。另一种说法认为,国有企业搞不活  相似文献   

9.
扩大内需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目前存在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其原因涉及购买力水平、消费观念、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只有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居民收入,发展教育产业,调整消费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等相关措施,同时注意把扩大内需与调整经济结构、东部发展、西部开发、对外开放等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抛开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形式,即抛开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就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和自然之间的这种物质变换的能力就叫生产力,它是生产的自然关系。而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又总是由人们的具体劳动引起、调整和控制,并通过人们的具体劳动实现的。所以,生产力就是劳动生产力,也就是人们通过具体劳动改变自然物使之采取适合人们需要的形态即产品形态的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①,“在同一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产品”,就意味着“劳动的生产能力更大”。劳动生产力,按其产生的本源和途径,可分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劳动的技术生产力和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指的是由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即协作所产生的生产力。马克思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营企业改革已历时八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继续深化。而深化改革的关键,则在于找到其难点并采取突破难点的对策。对于深化国营企业改革的难点,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考察,将会得出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从国营企业改革目标模式的角度,在较深的层次上对其加以探讨,以期有利于明确改革方向、决策改革战略。  相似文献   

12.
1 客观世界是复杂的,社会生活本身也是复杂的,环境创造了人,创造着人的性格及其全部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思所指出的,是“由于他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范围的多样性活动和对世界的实际关系,因此是过着一个多方面的生活,这样一个人的思维也象他的生活的任何其它表现一样具有全面性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每个人性格都是由众多的因素构成的,反过来众多的性格因素形成了性格的复杂性,从而也形成性格内涵的动态,使性格本身更为复杂。这种错综复杂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物性格表现在文化作品中就是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我们通常所说的立体人物、圆形人物、多侧面人物、凸圆形人物,就表现了这种复杂性。他们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职业学校绩效考核制度离不开评价体系与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的内容。制度的建立者往往更多站在学校的立场上创建制度,而作为基层员工更多从利己(经济的或精神的)的层面考虑得失。如果化二者之并集为交集,考核必将得到绝大多数员工的欢迎。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提出化解的方法:一是帮助员工成长;二是提高员工满意度。而这些和学校的考核制度并无抵触。均可视为学校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的交集。  相似文献   

14.
萧成 《东南学术》2000,(4):93-97
马华著名批评家陈雪风的文学批评是一种以公平为原则 ,建设为目的的“为人生”的批评。其特点是极为强调批评的经验 ,注重个人的直观感受和体验 ,故而 ,使其文学批评的风格自然而然带有某种鲜明的主观色彩 ,即“印象的强调”和“鉴赏的盘旋”。这是其优点和长处 ,但同时 ,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其批评的理论明晰度。  相似文献   

15.
灵宝县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该区的小秦岭矿区黄金资源丰富。自1976年开采以来,经过15年的艰苦奋斗,依靠自我积累、自我改造和滚动发展,现已拥有13个地方国营金矿企业,日采选能力1675吨;28座乡镇集体矿山,日采选能力875吨;全县年产金从1980年的上万两,发展有1991年的15.7万两,平均每年以万两以上的速度递增,已成为我国第二产金大县。 一、建立企业集团公司,强化行业管理职能 1990年前,灵宝县黄金生产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条块分割,多头领导”。这种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是:(1)政出多门,宏观失控。参与黄金生产管理的部门多达“三委七局一行”。这些部门因政企不分,职责不明,利益不同,相互重叠,相互牵连,遇到问题,推诿扯皮,久拖不决,办事效率不够高,造成黄金生产上的宏观失控,出现混乱现象。譬如,对乡镇集体办  相似文献   

16.
17.
<正>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既要遵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有规律,这是企业改革应当坚持的正确指导原则。 国营企业的改革,经过了放权让利、利改税和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阶段,不断深化。这些改革,打破了过去那种生产、经营和分配高度集中统一的传统体制,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十多年来企业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特别是集体企  相似文献   

18.
孫興徹 《人文杂志》2007,(1):125-131
北宋的统治者们认为唐末五代的混乱是由节度使等藩镇的割据造成的,因而加强皇帝的统治权和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制度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但是,改革并不是件易事,因为改革很容易引起混乱及社会性矛盾。历史总是随着改革而改变进行的方向。因此,要获得改革的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原则。通过对范仲淹、王安石等的变法思想和社会改革的根本理论进行简单的考察,进而分析北宋改革的性质和对现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论述了如何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指出,要重视和抓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就要重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由农业到工业,由面向本地、国内市场到面向国际市场,是一次质的提高和飞跃。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都将发生变化。乡镇企业要适应自身的角色转换和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市场形势和外向型经济的规律、特点,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更新思路,采取过硬措施和办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第一,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加快乡镇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立支柱,创名牌。当前,我省乡镇企业开始步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的关键性阶段,能否度过这一难关,顺利地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将决定我省乡镇企业发展能否保持旺盛的后劲。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