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结构转变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中心特征和解释经济增长速度及模式的本质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可使经济资源由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转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点,但高度化确实能带来合理。用比较劳动生产率评价产业结构整体效益水平来看,宁夏的产业结构效益比较低,其产业结构的具体问题突出表现为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比例的失衡。因此,产业升级和知识化,是提高产业结构效益的根本,宁夏对此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是由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领域组成的多层次的结构体,它反映着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在各产业之间的分配以及由这种分配结果所形成的各产业部门产值的比例构成。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相似文献   

3.
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经济增长的动力已不单是资本、劳动等投入要素量的增加,而应是以科技进步、结构优化为支撑的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正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结构矛盾恰恰昭示着我国经济依靠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增长具有无限潜力。一、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结构协调化和高度化的有机统一产业结构是指社会生产各产业部门及部门内部的构成或比例。从投入的角度分析,它是指资本、劳动等经济资源在各产业及产业内部的分配比例;从产出的角度而言,产业结构则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新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各…  相似文献   

4.
1 从经济学史来看,“产业结构”是一个新的经济学概念,至本世纪60年代为止,在这一概念的使用上还相当混乱,目前,理论界一般地认为,“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同时包括各产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关系结构,如农业(第一次产业)、工业(第二次产业)、服务业(第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产业之间的结构,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关系是产业内部的结构等等。 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有突出贡献的主要是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美国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茨涅兹、德国人霍夫曼。  相似文献   

5.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比例、效益、速度的关系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问题。比例、效益、速度是对立统一关系。比例是基础,效益是核心,速度是结果。因此,它们之间的排列应是比例、效益、速度而不是速度、效益、比例或速度、比例、效益。以效益为核心,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经济结构,搞好对外开放,做到在比例协调、效益好的基础上的高速度。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产业构成及所占比例的综合概念。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据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战略目标的改变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统一;发展模式的改变与产业结构改变的统一;发展方式与结构优化的统一;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产业结构调整方式有:产业结构构成调整;产业结构顺序调整;产业间的比例关系调整。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方法有:排序法、投人产出法等。  相似文献   

7.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中产业结构失衡与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信贷供给机制的扭曲,历次的结构调整又由于没有突破信贷供给体制约束,而使调整效果短期化。为此,笔者认为,优化产业结构,必须按市场经济要求深化金融改革,重建银行信贷供给机制。一、产业结构现状概述产业结构简单来说是指单位生产能力及其技术构成的宏观组合,决定并支配着社会产品结构和资源配置状况。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其质和量的规定性。从量看,指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达到均衡和合理;从质看,指整…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保证资源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本文拟通过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探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途径,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一、产业结构的基本分类产业是指各种生产行业,即凡是能产出物质产品和知识信息、并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行业都称为产业。它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如工业、农业、建筑业、采掘业,和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如运输业,商业、邮电业、科学技术研究部门、信息咨询和技术教育部门等。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基于河北省2000—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Eviews8.0软件分析工具,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与其三大产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其结果表明: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影响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河北省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贡献不足;河北省职业教育与三大产业发展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因此,必须进行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河北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产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二要优化专业结构,适应并引领河北省经济产业发展;三要深化内涵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厦门经济特区产业结构与布局研究郭哲民产业结构是指劳动力、资金和生产资料等主要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的配置比例和相互关系。产业布局是产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因此,产业结构与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经济与社会各产业部门能否协调发展及其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与作...  相似文献   

11.
运用协整理论对1978-2005年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的结果发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这种均衡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提出湖南应调整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加强农业保护体系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降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发展优势部门和重点企业,培育高效益的产业集群,提升工业化水平;抓住区域产业转移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改善就业结构等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湖南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协整理论对1978―2005年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的结果发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这种均衡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提出湖南应调整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加强农业保护体系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降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发展优势部门和重点企业,培育高效益的产业集群,提升工业化水平;抓住区域产业转移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改善就业结构等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原理,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要使整个国民经济能够协调地发展,就必须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所投入的劳动量之间,在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之间,在各部门生产增长的规模和速度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如何来保持这些比例关系呢?过去,我们采取的是单纯的集中统一的计划调节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五十年代从当时的苏联学来的。这个方法的根本缺陷是重视计划调节的作用而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这就形成国家管理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与产业集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产业集聚通过要素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竞争力提升等途径促进城市化发展;而城市化通过要素禀赋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制度环境营造等途径影响产业集聚。最后,提出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基于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京津冀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以及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进行比较与测度,发现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为推动京津冀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提出如下建议:坚持习近平的系统思维,建立京津冀高等教育集群;牢牢立足地区功能定位,促进京津冀产业升级转移;紧密结合产业人才需求,推动京津冀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6.
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就其本身来说,是一个分配问题,是如何合理地运用国民收入来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不同需要的问题。但是,国民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积累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比例关系。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处理是否妥当,不仅会影响劳动群众积极性的发挥,而且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否按比例地发展,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速度。而确定最优的积累率,是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现代物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物流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而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一种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现从分析现代物流的内涵及特点入手,深入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及特征,分析得出现代物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现代物流的发展能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能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丰富产业形态以及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结构一般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分宏观和微观结构两类。宏观结构,通常是指高等教育的各种类型、层次、科类及地域分布等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微观结构则是指某个具体的高教系统内诸要素的构成及比例关系。从系统论的观点分析,系统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结构,合理的结构将促成系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诉求和手段。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化情况,分析了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国污染物排放水平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三次产业间比例优化和各产业内部结构优化角度,提出生态文明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对策:在产业间层面,保持第一产业产值稳定增长,控制工业产值,适度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在各产业层面,要促进各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发展生态产业、循环经济,逐步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生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具有一定耦合作用机制,判断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于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对系统耦合度测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对2010—2017年中国省域层面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有较大区域差异性,部分地区科技创新投入并未带来相应的科技产出,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也没有带来相应的产业效益;科技创新系统与产业发展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持续改善,部分地区两者已经进入高度耦合协调发展阶段,但仍有近半数地区耦合关系还有较大改善空间;有些地区科技创新系统与产业发展系统的耦合较差,部分原因在于经济发展阶段不高,部分原因在于科技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活动的“背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