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被许多国家所采用,但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护,德国、日本和美国出台了一系列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德日美三国循环经济立法的比较分析,希望能对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提出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水资源循环利用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例如行政职能监管重叠,未能兼顾水资源生态功能效益等,在循环经济的视角下针对我国现行的水资源循环利用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能对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步入了“低碳时代”,地方环境立法更是落实两型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途径。当前我国地方环境立法存在立法主体单一、缺乏地方性、立法价值诉求上未能避免部门利益化倾向、实施机制上倚重行政手段、地方立法体系上缺乏对生态环境整体性的关照等方面的不足,这是一种行政依赖型环境立法或经济发展主导型环境立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其尽快实现向民生型环境立法转型,以保障“人人”身体健康,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统筹城乡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原则,在各类相关主体间贯彻商谈和协作原则以保障地方环境立法的科学性。地方环境立法实现其向民生型转型必须秉持民生幸福为最高立法理念,立法中贯彻对社会弱势者的关怀伦理;优化地方环境立法权,充分保障非职权立法主体参与地方环境立法的各项权益;地方环境立法“宜细不宜粗”,以突显地方性、保障可操作性。此外,地方环境立法应建构跨部门、跨行政区的地方环境法治协作机制,同时,需要加强地方环境立法的体系性,以免造成地方环境保护某些方面的无法可依。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是少数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础上赶超经济发达地区的良好契机.但由于受历史地理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面临资金、技术、市场、环境意识等方面的障碍.少数民族地区应转变发展观念,充分利用自治权制定地方性循环经济推进条例,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市场导向作用,改善投资环境,开发新的实用技术,并积极争取外部力量的支持,才能顺利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  相似文献   

5.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以下简称"长珠潭")两型社会建设面临高耗能产业和规模企业所占比重很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较低、生态环境面临压力巨大、城市化水平偏低、典型和顽固的"行政区经济"等问题.文章分析了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狭隘目标指向、现行的社会构成形式、建设主体及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提出应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面构建其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尚未在规范意义上推开式解构与体系化建构绿色发展理念,有待找寻切入点和突破口。作为环境法的子系统,《循环经济促进法》集中承载了绿色发展理念,同时构成了环境法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面向,以其审视绿色发展理念在环境法典中的定位是调校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最佳观测点。确立《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生态化限度应当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总量控制下的经济优先的基本立场。由《循环经济促进法》走向环境法典,绿色发展理念的制度设计应当明确以企业为义务主体的行为法规范为核心范畴,建构以“控制+防范”的二元系统构造为运行机制,实现以“双碳”政策话语的法制化为创新表达。  相似文献   

7.
8.
为缓解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全面超过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且仍被轻视的严峻形势,探讨了生态农业工程的实验研究方法:知识、信息系统集成法,以建议项目“宁乡水稻化工总厂”的清洁生产为个案,阐明了生态农业产业化主导型循环经济模式及其技术路线。认为:生态农业产业化主导型循环经济模式是一个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能实现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的联产技术系统,其成败的关键是清洁生产技术路线的合理化与可操作性,以及产品生产的优质低成本工艺。  相似文献   

9.
长株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其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就必然要求立法保障。故授权立法是长株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现实需要。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授权立法应特别注意授权立法的主体、范围、程序、监督以及授权立法与上位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两型社会建设的长效机制是一个科学配套的逻辑体系,其科学内涵主要有四个要素:一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导向机制。二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惠民机制。三是创新社会管理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动力机制。四是服务两型社会促进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改进。发展循环经济能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生态效益,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应该在政府调控、制度支持、法律保障、技术支撑、生产消费、公众意识等各个层面积极进行试点和探索。分析辽宁省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成效,总结经验教训,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高消耗、高污染等问题,建设"两型社会"势在必行。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在经济领域,信息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会计信息占了经济信息的70%,因此会计信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不容忽视。文章首先概述建设"两型社会"的内涵,其次讨论会计信息质量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最后从信息资源的角度讨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建设"两型社会"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信息资源的"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于2007年年底前通过循环经济法。为使循环经济法成为一部高质量的法律,起草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所建立的主要法律制度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要认真评估以往立法的经验教训,在立法体系上注意一法多规,协调配套,通盘考虑,整体推进。同时要处理好与有关法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建筑材料开发与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原则,从转变观念意识、加强科技创新、致力体制改革、严格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筑材料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经济犯罪数额立法之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 ,及时有效的打击经济犯罪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在经济犯罪数额之立法设计上的不足 ,使实践部门在认定经济犯罪时略显力不从心。窃以为 ,我国经济犯罪数额之立法设计亟待维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与现代农业的内涵,分析了现代农业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关系,阐述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双赢互动性。并对如何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现代农业,推动循环型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命周期的循环经济立法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立法体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既遵循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原则,又体现循环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参考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立法体制的现状及循环经济立法体制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立法体制建设: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在资源使用层面、废物排放层面、废物回收层面、社会层面建立循环经济的立法体制并设计了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综合考虑煤炭企业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因素,分析建立了SWOT定量分析模型,并采用AHP等方法进行量化求解。得出煤炭企业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战略,强化竞争优势的同时,逐步解决阻碍其发展的问题,将劣势、威胁转化为优势的结论。研究结果能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节约思想是发展循环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利用和减少废物是发展循环经济两种途径的思想。马克思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产层次,第二个层次是科学技术层次,第三个层次是社会劳动大循环。提出与研究马克思生产资料节约与发展循环经济思想的意义在于:第一,人与自然关系日益恶化的现状凸现马克思生产资料节约与发展循环经济思想具有超前意义;第二,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节约与发展循环经济思想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进具有警示意义;第三,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节约与发展循环经济思想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共识,而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领域的必由之路也日益得到重视。文章梳理了循环经济的伦理内涵,认为循环经济体现了对自然价值的尊重,追求生态价值的最大化,对自然索取及伤害的最小化。同时文章试图寻找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互动,认为循环经济应从后者汲取营养,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从而达到其伦理观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