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亚当·斯密所著述的《国富论》一书,其经济理论内容是非常丰富而又意义深远的。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来源,而且对我们当代的经济改革也具有启迪作用。 一、“铁饭碗”的形成和存在的弊端 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打破“铁饭碗”势在必行。然而“铁饭碗”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及其弊端又是什么?“铁饭碗”是对我国现行的统包统配的劳动工资管理制度通俗而形象的比喻。所谓统包统配,是指国营企业的劳动就业一律由劳动部门统一安排,企业没有根据工作和生产的需要招聘和辞退职工的自主权,职工也没有根据自己的专长自由选择职业…  相似文献   

2.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动力。因此,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描述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现实基础以及问题,并且分析县域医疗卫生改革与城乡统筹理论的相互作用机制,以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例说明城乡统筹在改革中的初级经验与成效,既有利于我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对策研究,也丰富了城乡统筹的理论与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的学者对剩余权的归属问题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解说:股东至上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剩余权扩散假说,是指剩余权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从出资人手中逐渐转移到了经营者手中,并有可能继续向“新的更重要的要素”的转移。剩余权扩散使得剩余权利在不同的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了重新的配置,也是剩余权不断被再分配的过程,并且决定了组成企业的各要素对剩余控制与拥有的权利。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将剩余权利配置给重要的要素所有者,应该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4.
戚攻 《探求》2000,(3):4-6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提出,并逐步上升为一种理论程式的。而“理论程式”必然对相关和相同属性的社会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性。理论程式的“指导性”是通过其运行的基本原则表现的。因此,考察这一“理论程式”运行的“基本原则”,以及这一“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性,是揭示“理论程式”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前提。 “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实践中形成并运用的基本原理。它有三个层次:一是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因此,理论符合于现实是理论正…  相似文献   

5.
以破除“铁饭碗”为标志的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原本被看作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固定工制,如今成了改革的对象。在这场改革中,作为国家和企业主人的职工,他们的地位是否会因此而动摇,职工和企业的关系是否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本文拟对这些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作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不久前在从化市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广州市党校系统、宣传部门、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近70人,研讨会收到论文60多篇.与会者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紧密结合广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实践,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讨.一、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与会的同志认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针和政策,对于深化我国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首先,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抓住了企业改革的关键.过去的改革由于没有触动企业的产权制度,因此并没有真正使企业获得生机与活力.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业已确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14年来改革实践和理论探讨最积极的成果。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怎样向市场经济过渡?东欧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教训表明,即使确立了正确的目标,如果改革办法不当,也会招致失败。因此,今天不仅需要向广大干部及民众说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确立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的重大意义;而且,也十分需要研究:中国怎样向市场经济过渡?过渡中将出现哪些矛盾,以及如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在某种意义可以说,改革的成败将取决于后者。 面临两种选择 在国际上颇有名气的美国哈佛大学教…  相似文献   

8.
产权经济学是我国转轨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遇到的一个突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产权的复杂性,既表现在理论认识上,也表现在实际工作中.产权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财产的权利,这种权利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人们围绕财产所结成的一组权利.明晰产权,建立有效的产权激励是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产权流转是农林领域改革的重中之重,产权激励是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股份制改革为我们找到一个产权多样化的有效载体,是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产权的保护是民法的重要基石,提供有效的法律认可和保护是政府的主要责任,也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9.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一件出人意料的事实是,不仅美国正在寻求一条经济复兴的道路,而且苏联和中国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当然,每个国家对这一探索过程的提法是不一样的。美国一些激进的经济学家认为需要创立一个新的社会积累结构;中国的经济学家认为需要打破“铁饭碗”;而苏联人则认为需要更多的公开性和重整经济结构。尽管每个国家经济改革的因果关系明显有别,  相似文献   

10.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一项艰巨任务。“生产资料人格化”的理论 ,既不姓“资” ,也不姓“社” ,它是“中性”理论。公有制也可以实现生产资料“人格化” ,这为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 ,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解决这个难点 ,可通过“正结合”与“反结合”的方法。“正结合”就是直接拥有产权或使用权 ,通过经营使用 ,直接获得效益和报酬。“反结合”则是通过行使监督权、建议权间接创造效益 ,获得报酬。有了这种方法 ,企业承包制有望“起死回生”。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也应向“人格化”推进。国企经营管理部门和监事会人员签订监督合同 ,二者形成制约关系。国有股份制企业的机制会最终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和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深化,社会控制问题已日益显露了其重要性。然而,到底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的目标是什么?社会控制的结构如何?与对自然系统的控制相比,社会控制有些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加强和优化社会控制,做到“控而不死,活而不乱”,使社会协调地、高速度地发展呢?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社会学界长期以来都满足于复述前人的结论,缺乏深入的探究。这不仅制约了社会控制理论研究的深入,也妨碍了现行社会控制体系改革的进行。有鉴于此,本文拟就社会控制理论中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作些探讨,以期推动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钱大军 《求是学刊》2013,40(5):94-100
权利本位理论自从问世以来即获得广泛的认可,但也备受质疑。权利本位理论中的权利主要是作为"类"存在的普通的民众个体的权利。因此,权利本位理论是为个体权利保障而构建的理论。权利本位理论不仅包含普通民众或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包含权利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造成权利话语恶果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权利本位理论,而在于没有适格的人或者说是没有恰当权利文化的人。权利本位理论与实践并非脱节,而且与刚性维权没有必然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伦理学出路何在?要不要通过方法的更新而打破这一古老学科的沉闷现状?这确实是伦理学工作者为之困扰的问题。其他学科大胆探索的实践说明新方法论是不可多得的突破口,但是,伦理学却徘徊于外。一些幼稚但却可贵的尝试,往往被非之为“赶时髦”、“套用”而受到冷遇。因此,研究和引进伦理学新方法,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本文试图在对伦理学问题的剖析中,动态地论述伦理学方法论问题,使之在振兴伦理学这一古老学科中,显示其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的最大问题仍是价格不合理,导致盲目扩张的“投资饥饿症”,国民经济结构难以平衡,企业之间无法展开公平竞争,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因此,首先要对价格、税收和利率等进行配套的同步性改革,而价格改革又是其他各种改革的前提条件。这种思路的实质是“价格中心论”,其学术背景是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经验基础是匈牙利较成功的改革实施。  相似文献   

15.
权利与权力的界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志宏 《社会》2003,(8):10-13
前些日子,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朱恒宽 以“诽谤罪”为由起诉一位上访农民的“官 告民”事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南方周末》[N],969)。对此人们的看法不相一致。笔者认为,对这一行为不能仅从法律关系的表面层次甚至是道德标准或个人的好恶来论孰是孰非,而应该从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这一深层次的理论核心问题来看待这一现象,这也应该是解决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权力权利化、权利权力化等腐败现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 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究竟是什么?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范畴和基本规律究竟是什么?这是目前我国经济改革必须及时解决的重大政策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科学确立的基本理论原理。我认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不是利润,而是“工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范畴和基本规律,不是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规律,而是工益和工益规律。试述如下。一、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不是利润  相似文献   

17.
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以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为重要内容的企业经营机制在全国已广泛地开展起来。实践证明,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营方式,是我国人民在改革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这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方法。本文侧重阐述如何看待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经营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完善承包经营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田香兰 《社会工作》2008,(24):47-49
2007年开始,日本“团块世代”按照企业60岁退休制度陆续退休。团块世代一直支撑着日本技术。因此,“团块世代”退休给企业造成技能继承问题。日本政府出于缩减社会保障支出的考虑,制定了65岁退休的政策。基础年金也从65岁开始给付。这给“团块世代”带来就业压力。同时,也给企业的继续雇佣和国家的社会保障及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制度的个人权利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从主体性上看,要么是个人,要么是政府.现代企业制度是私人企业社会化的产物,仍然是企业.独立的个人经济权利是企业权利结构的基础,也是企业独立的经济职能得以实现的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的基础是出资人个人权利.现代企业效率的主导因素是企业家个人经济权利.没有个人经济权利就没有现代企业制度.我国在国有企业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要在缺乏个人经济权利基础的土壤上走出一条现代企业制度逆向演进的道路,是"前无古人"的.国有企业的主体本来就是政府部门.政府在客观上不可能、在主观上也不能放弃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一定在于政府行政制度的现代化和行政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胡仪元 《唐都学刊》2001,17(2):12-14
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制企业而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从这一性质出发,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应从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入手,全方位地改革国有企业的各个权利主体、并形成一种相互激励的社会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