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习惯上可以按照题材与内容的不同 ,划分为许多的类别。以诗歌为例 ,就有山水诗、田园诗、游仙诗、玄言诗等等 ,这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说法。但“贬谪”(或“迁谪”)作为一个文学概念 ,人们却还很生疏。 1 998年、1 999年全国首届、二届迁谪文学讨论会先后在湖南怀化市、衡阳市召开 ,与会专家学者认真、热烈地开展了对贬谪文学的讨论研究 ,并提交了大批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最近由中国文联出版社结集出版 ,并收入《千叶帆文丛》 ,是为《贬谪文学论集》。这在古代文学研究中是一件值得关注和值得庆贺的事。因为它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和…  相似文献   

2.
贬谪是封建统治者对罹罪官员的惩罚,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贬谪文学是政治制度的产物。唐贬谪文学是唐代士人人格的一面镜子,唐代的贬谪文人促进了唐贬谪文学和文化的繁荣,丰富了唐诗的内容;贬谪文人通过对贬谪地的山川、风物、人情的抒写、宦海沉浮的叙述,表达自身政治的失落、人生的悲惨、迁谪的痛楚,以此来表现贬谪文学的主题,其创作手法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唐代贬谪文学研究的成熟度,宋代贬谪文学的研究还有待于更加的深入。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宋代贬谪文学形态进行总的描述和研究;二是从个体作家的角度进行研究;三是作家群体研究,主要着眼于一个历史阶段或一个地区内以及有师友亲戚关系的贬谪诗人群体的研究;四是以贬谪地域为中心的研究。宋代作为贬谪文学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取得丰富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具备相当大的研究潜力和空间,需要研究者转化视角,运用复合型的研究方式来作出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中国古代贬谪现象的高发期.贬谪,给被贬谪者造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在改变眨谪者人生命运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他们文学创作的内容、情感与风格特色,使他们的文学创作与贬谪前后相比,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对贬谪者贬谪遭遇及谪居情感的反映与表达,成为了唐代文学创作中一个重要且常见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对唐代贬谪者来说,以反映其贬谪处境与谪居感受及心路历程为内容的贬谪文学创作,是他们渲泄内心骚怨情感,表达谪居心态的一种常用且主要的方式。特别是在对屈原生命遭遇及情感反应的理解与认同、对朝阙的迷恋、对自己道德品格的清白自认、对自身生命现状与生命前景的忧怀、对小人的讥刺批判、对超越现实苦难及骚怨消解方式的探寻等方面,是他们在贬谪文学创作中共同关注的重要内容和在文学情感生成与表达上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贬谪文学”的分析,探讨“贬谪文学”的产生原因、深刻内涵及其感人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贬谪,就没有“贬谪文学”;古代士人贬谪的经历推动着“贬谪文学”走向发展和繁荣。“贬谪文学”具有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作家的创作高峰,体现了中国古代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其中深蕴的凄凉、悲怆的气质,积淀成为“贬谪文学”的悲剧性心理,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贬谪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它有着由文学史的批评研究向文学理论研究提升的广泛空间以及相当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因此,应利用各种批评形态对贬谪文学展开多元观照,并以范式转换拓展贬谪文学研究之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北宋遭受迁徙、贬谪之苦的诗文家众多。北宋人在贬谪期间所创作的诗文,在文学风格和审美情趣上与前人(特别是唐代)的有所不同,大多表现出高旷平远、淡泊闲吟、乃至戏谑调侃的特征,实现了对传统贬谪诗文以悲为美、且多表现哀怨愁苦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贬谪是古代文士常有的遭遇,贬谪诗文是古代文士泣血的艺术精华。在唐宋文士抒发贬谪感慨的作品中,有着深切的济世情怀。虽然其间偶然流露出对官职的念念不忘,对旧日朝中生活的深情怀念,但更多的是对国家时局的热切关注与未来理想的美好期盼,这些是其艺术创作的当代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在唐代文史学界,尚永亮教授是以研究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而知名的,15年前他就已出版了《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一书(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10年后他又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原有研究并推出《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一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经过10多年的思考和积累,最近又隆重推出由他主撰的50余万言的煌煌巨著——《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下文简称尚著),这是作者对自己多年研究所作的进一步理论提升,也是对唐五代贬谪文化史和贬谪文学史的重新书写,更是对古代贬谪文化体系进行的一次再建构和新阐释。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展开是伴随着对女性文学概念的讨论而开始的,对女性文学概念的争论延续至今。对女性文学概念内涵的争论,不是混乱的、苍白的没有涵盖力与阐释力的空洞能指,它是我们文学史观念和思维方式、方法论变革的重要一步,女性文学概念的讨论为当代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思维与阐释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20年代的革命文学观念,经历着由表现反抗精神的观念向无产阶级文学观念的质的飞跃,影响这种变化的历史因素主要是革命文学倡导者所接受的不同的国际左翼文学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3.
“百年中国文学”并不仅是时间概念,而且是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史概念,它以其整体的视界,一览众山小的气度,实现了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演变过程,这无异是一项革命性举措,把当代文学置于百年中国文学视野中去研究,是一种艰难的整合,除《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等少数几种论著较令人满意外,有份量的,经得起时间沉淀的著作还是太少,今后如要编写新的文学史,寻求突破性的进展,仍必然把理 文学史观念和方法放在首位。此外,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文化层面上的融合,还应倡导扎实,严谨的学风,强调学术论著撰写时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4.
詹安泰以诗、骚研究作为编篡《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的学术基点,沉潜考索,宏观裁断,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意识形态和理论特点主编了一九四九年后由教育部审订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教材。文章以詹安泰《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编篡实践与文学史观为中心,考察了其诗骚研究实绩和其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所展现出来的理论特色,并由此总结出其相当科学合理的文学史观念   相似文献   

15.
"人民文学"作为一个新的文艺范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艺观的理论创新,是有别于"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的新的创作导向。通过对"人民"这一概念的历史考察,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人民文学观的生成和发展,进一步揭橥人民文学观的当代价值。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的提出,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了文艺发展的需求,更在于对现实、社会、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艺的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文艺思想中,指导延安文艺、新中国文艺、新时期文艺及文艺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文艺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为文艺的社会发展观、文艺的科学辩证发展观、文艺的创新发展观和文艺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措施、法规及其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文艺制度、体制、建制、机制的实施,保障了文艺的健康顺利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文艺及文艺制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大学文学理论教材的写作现状不容乐观,其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由文学理论作为课程的合法性前提内含的,一是由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性难题引发的.要突破困境,除了认识上到位、技术操作难题的解决外,更重要的是文学理念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趋深入,传统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陕西地域文学创作与研究,正面临乡村空间萎缩、城市空间急剧扩张的重大挑战,并在观念层面展现出自我身份与定位的焦虑意识。这一焦虑意识要求,陕西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在继承传统地域文学精神遗产的同时,以现代性眼光凝聚新的地域文学核心价值,最终使本应具有历史深广度和延展性的地域文学观念,真正成为当代城市化背景下文学创作与研究中的开放性、建构性力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陈季同为个案,尝试指出,近代以来的“东学西渐”在促进中国的“世界文学”观念发展方面,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中外文学交流中的“东学西渐”不可一概否定。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伊斯兰教经典著作,可以证实伊斯兰教的本质是一个崇尚和平,反对暴力的宗教,它的教义中蕴含有大量和平的理念,它绝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暴力恐怖行为。伊斯兰教文献中的和平理念,足以纠正社会上对伊斯兰教教义的曲解和错误观点。该理念有利于提高宗教人士、讲经者和信教群众对伊斯兰教的本质的理解;有利于通过强有影响力的本民族文献的事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