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孙中山全集》是我国“六五”科研规划中中国近代史的六个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陆学者首次编辑出版的全集性孙中山著作。《孙中山全集》全书共十二卷(正文十一卷,附录一卷),收入孙中山著作(包括论著、函札、电报、文件、演说、谈话、批示、杂著等)八千多篇,五百万字左右.比在此以前收集孙著较为齐全的、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订的《国父全集》(六册本,一九七三年台北版)新增三千篇,字数约增二百多万。《孙中山全集》的编辑工作由本院历史研究所孙中山研究室(现孙中山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三单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由本院历史所编辑、黄彦主编的第一卷,已于一九八一年八月由中华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2.
刘增杰 《河北学刊》2006,26(6):119-121
史料和文献历来为严谨的学者所重视,尤其是作为文学研究直接对象的作家作品,更是研究者必须全面、准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鲁迅曾说,研究作家要把握其“全人”,所以,编辑出版收录作家作品的《全集》,历来为学术界和出版界所普遍瞩目。关于包括现代作家《全集》编辑在内的现代文学的文献学问题,曾在2003年和2004年进行过两次研讨,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现代作家全集编辑中的各种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得到解决,新的问题也还会层出不穷。所以,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上,作家全集的编辑问题依然作为研讨会的四大主题之一,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这说明,现代作家全集的编选和校勘依然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搜集、整理和编辑史料本身就是一项学术研究活动,至少也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或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绝不可等闲视之。而编辑作家全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为当前的研究者提供了翔实的原初资料,还在于它所保存的完备的史料可以成为一种文化收藏,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这样说来,收集完整、考订精当、体例科学的作家全集,其编辑者所做的当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实在有必要花气力去做好。在当前学术界刮起的某些浮躁之风面前,组织和刊发这样一组专题文章,对于净化学术风气、弘扬早年现代文学研究中所形成的沉潜、扎实、严谨的治学传统,进而促进现代作家全集的编辑以及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健康发展,或许会有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3.
史料和文献历来为严谨的学者所重视,尤其是作为文学研究直接对象的作家作品,更是研究者必须全面、准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鲁迅曾说,研究作家要把握其“全人”,所以,编辑出版收录作家作品的《全集》,历来为学术界和出版界所普遍瞩目。关于包括现代作家《全集》编辑在内的现代文学的文献学问题,曾在2003年和2004年进行过两次研讨,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现代作家全集编辑中的各种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得到解决,新的问题也还会层出不穷。所以,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上,作家全集的编辑问题依然作为研讨会的四大主题之一,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这说明,现代作家全集的编选和校勘依然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搜集、整理和编辑史料本身就是一项学术研究活动,至少也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或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绝不可等闲视之。而编辑作家全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为当前的研究者提供了翔实的原初资料,还在于它所保存的完备的史料可以成为一种文化收藏,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这样说来,收集完整、考订精当、体例科学的作家全集,其编辑者所做的当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实在有必要花气力去做好。在当前学术界刮起的某些浮躁之风面前,组织和刊发这样一组专题文章,对于净化学术风气、弘扬早年现代文学研究中所形成的沉潜、扎实、严谨的治学传统,进而促进现代作家全集的编辑以及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健康发展,或许会有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4.
史料和文献历来为严谨的学者所重视,尤其是作为文学研究直接对象的作家作品,更是研究者必须全面、准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鲁迅曾说,研究作家要把握其“全人”,所以,编辑出版收录作家作品的《全集》,历来为学术界和出版界所普遍瞩目。关于包括现代作家《全集》编辑在内的现代文学的文献学问题,曾在2003年和2004年进行过两次研讨,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现代作家全集编辑中的各种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得到解决,新的问题也还会层出不穷。所以,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上,作家全集的编辑问题依然作为研讨会的四大主题之一,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这说明,现代作家全集的编选和校勘依然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搜集、整理和编辑史料本身就是一项学术研究活动,至少也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或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绝不可等闲视之。而编辑作家全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为当前的研究者提供了翔实的原初资料,还在于它所保存的完备的史料可以成为一种文化收藏,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这样说来,收集完整、考订精当、体例科学的作家全集,其编辑者所做的当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实在有必要花气力去做好。在当前学术界刮起的某些浮躁之风面前,组织和刊发这样一组专题文章,对于净化学术风气、弘扬早年现代文学研究中所形成的沉潜、扎实、严谨的治学传统,进而促进现代作家全集的编辑以及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健康发展,或许会有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5.
从事编辑工作已有18个春秋了。春去秋来,随着18卷《中国电子工业年鉴》的问世,回首18载笔墨春秋,我有一些感受与收获。“编辑”这个职业在社会活动中的定义是什么?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释。中国定义:“编辑工作是指新闻出  相似文献   

6.
张桂兴 《东岳论丛》2002,23(3):119-122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老舍全集》十九卷本 ,是老舍近半个世纪创作的总汇 ,具有空前的学术价值 ,对老舍研究无疑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意义。然而 ,由于编辑时间紧、投入力量少 ,再加上运作方式欠妥、缺少专家学者参与等诸多原因 ,以至于造成了一系列无法弥补的资料性错误 ,如《全集》“不全”、内容删改、段句遗漏等等。希望通过修订再版 ,使《老舍全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7.
《马寅初全集》共15卷,收辑马寅初专著13部(含博士论文《纽约市的财政》),文章或讲演641篇以及部分书信、日记,计571万字.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马寅初全集》第8卷豁然开着的“三个大天窗”和第15卷附录“《马寅初全集》尚缺资料目录”,足见编委会诸公的坦诚.但也因此遭到许多批评和责难,并有学者在批评之外加以补正.有礼阳撰《马寅初集外佚文及其他》,栽于《博览群书》2001年11期;郝田虎撰《简评<马寅初全集>编辑之缺失》,2002年11月发于网上;孙大权撰《<马寅初全集>补正》,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笔者感动之余,就所了解的谈谈《马寅初全集》文献佚阙状况及其原因,就正于学界,并假此纪念马寅初先生诞辰130周年逝世30周年.  相似文献   

8.
最近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岱年全集》(下简称《全集》),记录了张先生65年学术足迹.初读《全集》,对张先生提出的“综合创造论”(简称“综创论”)印象颇深.张先生早在30年代中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就提出了独树一帜的“综创论”,这使他成为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综创学派”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9.
关于现阶段新闻编辑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编辑工作随报纸的诞生而出现。在中国,报纸最早出现在唐代,那时叫“状报”。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清朝西学东渐时,诸如《查世俗每月统计传》之类的近代报刊开始出现,报纸的编辑业务也随之发展起来。但“编辑”一词却直到1911年后才出现。新闻编辑工作是报刊编辑工作的一部分,随着电子传媒的问世,新闻编辑业务也出现在了广播电视行业。顾名思义,新闻编辑工作是对新闻的编辑整理出版,非新闻内容如副刊等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0.
1989年《梁漱溟全集》开始出版,1993年得以全部出齐。这是中国文化史、儒学史上的大事,其意义必将愈来愈受到重视。组织此项工作的,是民间学术机构中国文化书院;统筹、主持其事者,为时任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史学家庞朴先生。庞朴先生作为《梁漱溟全集》编辑、出版的主持者,对八卷、五百多万字的《梁漱溟全集》的问世,发挥了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三年以来,浙江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受浙江古籍出版社委托,组织省内外学者二十余人开始编辑点校《黄宗羲全集》。全集由沈善洪同志担任主编,收集梨洲遗著(包括专著、诗文)三百余万字,分编为十二册。 黄宗羲是我国明清之际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又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自然科学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著述大师。  相似文献   

12.
鲍国华 《东岳论丛》2024,(3):42-47+191
作为鲁迅的第一部创作小说集,《呐喊》收录于迄今出版的不同版本《鲁迅全集》之中,但各版本《鲁迅全集》对《呐喊》的文本进行了相异的处理,体现在校勘、标点和注释之上。在《鲁迅全集》的编校过程中,《呐喊》的文本和注释形态既受到不同编辑理念的影响,又遭遇意识形态因素的干扰。该书的编校注释彰显出中国现当代出版史的若干问题。各版本《鲁迅全集》对《呐喊》的不同处理,折射出鲁迅作品出版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3.
周振甫先生从1932年应聘到上海开明书店做编辑工作开始,直到1975年调入中华书局,迄今已历六十载。在这六十年的编辑生涯中,周先生先后编校过《辞通》、《二十五史》、《明史》、《鲁迅全集》等重要文史大著,并在编辑《谈艺录》、《管锥编》等重要著作中和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周振甫先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编辑精神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及海内外同仁的高度赞誉,1981年中华书局和出版工作者协会还特意联袂为周振甫先生从事编辑工作五十周年举办了庆祝茶话会。更加可贺的是周振甫先生在编辑之余还撰写了《诗词例话》、《文章例话》、《文心雕龙注释》、《文心雕龙全译》、《李商隐选集》、《中国修辞学史》等深受学界喜爱的著作。  相似文献   

14.
“书生议政”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而打破清中叶以来经学统治的僵死沉闷局面,首开中国近代“书生议政”风气的人物,是杰出的思想家龚自珍。 龚自珍以思想家特有的敏锐眼光和批判勇气,凭“三寸舌、一支笔”(《行路易》,《龚自珍全集》第440页。以下只写《全集》及页码),抨击时弊,倡言改革,慷慨论天下事,不仅使人们读之“若受电然”,对“晚清思想之解放”也起着巨大作用(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54页)。而且时至今日,他那讥切时政、愤激辛辣的诗文,仍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编辑与作者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给了我们方法论上的启示,即“和而不同”前提下的和谐关系。编辑与作者的“和”与“不同”是由编辑出版过程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和谐认知的关键是编辑主体意识的和谐,编辑出版领域的“和而不同”体现为宽容的出版精神。  相似文献   

16.
郑燮(1693—1766),号板桥,是清代中叶“扬州八怪”的主干人物.“扬州八怪”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派别,但郑燮的文名并不亚于他的画名.他的诗、词、曲、文自写性情,清新流畅,在清代文坛独树一帜,加之用独特的“板桥体”写刻,就更受人们喜爱.然而,郑燮的诗文集无固定的总的名称,其去世前后因文字狱而数处铲版,乾嘉以降不断有人辑佚补充,至今仍不断有人编辑“全集”、“外集”.传播日益广泛,夺、误、衍、讹也随之增多.因此搞清郑集版本源流,当可便于后人认识板桥本来面目,更妥善地出版有关专集、合集.  相似文献   

17.
<正>编辑《谭嗣同对联辑存》时。读到《谭嗣同全集》下卷,有谭氏至刘淞芙信(五),披露“外拓本《王子楹联》,蔚庐先生有跋,先生书法大进,深得鲁公心法,笔笔有可玩味,不负比联矣!”  相似文献   

18.
《苍霞草全集》是晚明叶向高的一部诗文集,天启间刻本,由于内容涉及建州史事,在清初修《四库全书》时列为查禁销毁之书,世之传本极少。谢国侦先生在撰述《增订晚明史籍考})时,只查阅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善本书目中伊《续纶扉奏草》十四卷,《后纶扉尺续》十卷”,系全集的零本。谢先生叹息道:“古籍沦亡,考史者无微,可胜法叹!”①但实际上国内图书馆仍有珍稀藏本,福建师大图书馆即藏有一部。近年来,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为抢救地方珍稀古籍文献,编辑《福建丛书》,《苍霞草全集》被列为《丛书》第一辑第二种,由杨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根…  相似文献   

19.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人们都在有意无意地总结近世的历史,比如一些著名作家学者“全集”的纷纷出版似乎成了最近的新潮。对于这些煌煌之制的评价,台面上当然是以盈耳的赞誉为多,但人们私下里也未见得没有不同的议论,至少这些“全集”不约而同精心删去了作者们当年那些“敬献”“歌德”“声讨”“揭发”“自我批判”等等篇,就使人对“全集”之“全”以及编辑者有无对历史的诚信,不得不抱以怀疑。又如对近年一些名人回忆录中叙述历史事件的态度,也有不尽以为然的看法,一位朋友最近撰文提到,“文革”中“写作班子”的成员构成和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一、编辑工作是创造性劳动长期以来 ,许多人认为编辑工作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是一种服务性工作 ;编辑仅是一部咬文嚼字、做纠正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机器”,刊物的质量完全取决于稿源。这是对编辑工作偏面的理解。实际上 ,编辑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编辑过程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 ,刊物所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辑辛勤劳动的结晶。选题筹划反映一个编辑的学识、思维的敏锐和创造的才能。成功的选题筹划是编辑运用自己的学识 ,从围绕某一事物的众多零碎、散乱的信息中发现别人尚未发现并有组稿价值的主题 ,并围绕这个主题将一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