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同样经历了职业意识的发展阶段。大学生职业选择受到了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的影响,主体因素主要包括个性、能力和价值取向,客体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评价、经济利益和家庭。职业选择对于每个大学生的一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指引,运用教师职业立场、态度、精神、技能等相关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针对性地提出能够提高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给教师、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一问题的出现,既有社会原因,又有个人因素.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普通学校相比,问题更多.笔者现就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顾明远教授指出,社会职业 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 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 尊重。霍姆斯小组的报告中也明 确提出要以教师的专业化来实现 教学的专业化,以确保未来学校 对师资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以较 高的专业化水平而赢得较高的社 会地位。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实质 就是要使教师成为更能胜任教育 教学工作、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 的专业素质,要求教师要努力成 长为专家型教师。那么,在教师 职业专业化的大背景下,为适应 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教师的职 业素养如何才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5.
乡村教师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其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其自身的专业能力又是影响其整体素质的关键。探寻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型教师职业发展途径,加强职业自我发展意识,指导在职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自我规划,通过对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分析,优化职业知识结构,进行教师行为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对策。由此,对乡村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农村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昕 《职业》2011,(29):27-28
近年来,中职学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备受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中职学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成就、职称等随时间轨迹而发生的变化过程及其相应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发展历程。由于中职学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笔者在此重点谈一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由内而外地认可和热爱教师职业所表现的一致性,并从中获得和享受职业乐趣的一种内在感情诉求,通过感受、认知、体验而形成,由职业认同感、职业责任感、职业幸福感构成。应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了影响教师职业情感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教师积极职业情感的路径:形成各系统联动机制,关注教师多元需求;把握各系统变化因素,积极调整寻求改变。  相似文献   

8.
王玉洋  黄吟 《现代交际》2014,(1):206-206,205
当今社会,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外语教育的质量。这就要求高校外语教师自身的素质越来越高,也对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外国学者波亚兹和科伯的教师生涯成长理论的研究,来阐述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创新模式——网络手段。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压力比较大,职业倦怠现象较为严重,心理健康水平也就会降低。文章以扬州市直10所初级中学为调查对象,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目前初中英语教师的职业压力状况及其消极影响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教师加强自身职业修养、学校注重管理上的人文化、社会提供一定的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缓解初中英语教师职业压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国平 《现代交际》2012,(3):230-231
中国教师外向性的职业声望近三十年来始终名列前茅,但是教师的自我职业评价却低于社会公众对其职业的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公众与教师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知不一致。教师群体内部的职业认同差异主要是因为各自拥有的财富、权力不同及社会比较方式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1.
实现教师职业幸福的途径很多,但如何寻找到一条最快捷、有效的却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从理想、主体观念、职业伦理、成就四个角度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对获得省首届高校优秀教师奖的四位教师进行采访,来挖掘教师职业幸福的有效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健康作为一种抽象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要求,所涵盖的内容随着人们对自己身心认识的加深而不断改变.“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加强体魄”是青少年自身价值的基本特征,身体素质是一切素质的重要载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创新型的教师.因此,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急不可待. 所谓职业素质,是指从事一定正当职业的人们,在进行职业活动时,.所应当遵循的职业原则和规定.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教师职业素质是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为指导,充分吸收中外历代教师职业素质的精华,随着新时期教师事业的发展而丰富和完善的新型职业素质体系.  相似文献   

13.
梁伟玲 《职业》2013,(29):38-39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中职教师因职业压力引发的职业倦怠渐呈蔓延态势。职业倦怠不仅严重影响中职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教师的工作信心和热情,也将引发教学质量下降,最终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有效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必将会对整个职教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感产生的根源,提出了有效缓解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心理调适方法及其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琛 《职业》2011,(5):78-78
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等职业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总体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内涵认识的进一步加深,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建设研究成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重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企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三大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教师定期到企业交流,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兼职授课,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做好横向合作与技术攻关等方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专业能力、专业实践应用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教师职业是一个充满自我牺牲的职业,在这一职业中的我不是要成就自己的什么业绩,而是成就学生,使他们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这些学生实现了其人生价值,当教师的才能够体会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体会到教师职业给予的慰藉.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中青年教师的职业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经验资料为依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描述、分析了高校中青年教师职业稳定性的现状及影响诸因素,分析了高校中青年教师职业稳定性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成就满足感、单位归属感、福利待遇满足感、工作成就得到肯定的情况影响职业稳定性的结论,适用于高校中青年教师;而工作年限、职业生涯阶段、工作机会评估影响职业稳定性的结论,却不适用于高校中青年教师。在人际关系方面,高校中青年教师与领导的关系是否融洽是影响职业稳定性的一个原因,而与同事的关系是否融洽则无影响;出身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职业稳定程度之间呈负相关;高校中青年教师之间的收入差异与职业稳定性无关,对这一结论运用参照群体和相对丧失的理论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宋雪 《职业》2013,(33):39-40
“职业高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一种暂时停滞不前的现象,而能否找到教师职业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跨越职业高原的有效策略是教育质量提高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职业高原与教师职业高原的概念分析,剖析中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引发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寻找突破中职教师职业高原的有效策略,从而促进中职教师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推动社会进一步转型,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压力。而教师这一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是一个拥有巨大压力的职业,频频进行的教学改革举措也使得中小学教师所面临的职业压力问题日渐显露,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并提出了帮助中小学教师缓解压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发展的探讨中一直混杂着"职业发展"与"专业发展"的概念,本文试图厘清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从讨论"职业"与"专业"入手,区分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并阐释其在职业发展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教师发展的评价及发展方向问题,通过比较和讨论,研究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