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景之 《民族研究》2005,(3):103-105
近代以来,学术界对于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的研究,往往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迁有 着密切的关联,这一领域的现实性取向历来极其明确而且直接。进入21世纪之后,地处西部 大开发前沿的新疆地区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何星亮新著《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以下简称《社会与文化》)的出版不能说没有这样的背景。当然,此书 的写作也与作者的经历有关。正如作者在该书自序中所说的,新疆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在年轻 时曾在新疆工作和生活了五年,同时新疆也是作者学术研究的启蒙之地,民族众多的新疆使…  相似文献   

2.
日本对我国维吾尔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拓和提日本,作为我国近邻,其国民对我国维吾尔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日本学术界对维吾尔族的社会历史、语言文字、文化艺术、宗教信仰和文物古迹的研究也由来已久。笔者在此试就日本学术界对我国维吾尔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3.
若松宽教授是活跃于当今日本史坛的蒙古史学家。自1964年发表《哈喇忽拉的一生》以来,近三十年笔耕不息,在清代蒙古历史与宗教研究领域内,以其选题新颖、资料丰富、研究严谨,在当代日本蒙古史学家中独树一帜,颇孚盛名,同时赢得中国蒙古学家的称道,在国际蒙古学界也有广泛的影响。 评述若松宽教授的研究,以笔者之水平实不胜其任,但为了让更多的中国边疆史、蒙古史同行了解日本蒙古史研究进展的一个侧面,故结合自己对清代蒙古历史与宗教,特别是对卫拉特蒙古历史与宗教的研究,谈点认识与感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二战后,再次兴起于西方的社会学分支——历史社会学理论的介绍和分析,研讨了西方学术界,把思想探索和学理研究,现实和书本相结合的治学传统和努力。同时,也由此启发,展开了对当今中国理论学术界在学术研究上,“问题与主义”这两种取向的检讨。通过对以顾准、吴敬琏为代表的中国(改革)经济学的历史实践的考察,和对以费孝通《乡土中国》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学经典的重新解读,提出了今日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已要求我们的理论学术界做更多的思想突破与创新,做更多“主义”取向的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吐蕃经略西北的历史进程与西北的地理特征,分青藏高原、新疆地区、河西走廊三大区域,评述近30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唐代吐蕃与西北民族关系的研究概况、观点,并提出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以下简称《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是日本学者松本真澄历经多年研究,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撰而成。该书于1999年由日本多贺出版社出版,2004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鲁忠慧翻译的中文版。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国外学术界掀起了研究中国的高潮,其中有关近、现代中国边疆问题和民族问题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民族学和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国边疆地区及少…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在抗日战争开始的问题上一向存在着异议.本文以史实为根据既论证了江桥之战是当时黑龙江省政府所策划的有领导、有组织地正面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并考证出其确实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授权和支持而具有了民族抗战的性质;又重新评价了其在抗日战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堪称中国抗战中局部抗战的第一战,因而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同时,也澄清了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三阶段的"抗日战争"和中国全面抗日战争与作为那场重大历史事件的"抗日战争"之不同内涵,也即所谓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三阶段和全面抗战阶段"八年"说与中国抗日战争持续时间多长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从而对"抗战八年"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并代之以"抗战十四年"的概念.最后的结论是江桥之战的爆发日就是中国抗战的开始之时.  相似文献   

8.
敦煌发现的古代文献与吐蕃关系密切者相当多,不管是藏文的还是汉文的,都对唐代吐蕃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敦煌学乃至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研究也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我国学者对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的关注为时甚早,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取得相应的成果。自1978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敦煌历史文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历史、文献、考古、艺术、科技、藏医、天文历法、语言文字等方面都涌现出大批的研究成果,成为敦煌学研究中成就较大的学科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为21世纪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中叶,新疆各地爆发了许多次农民反封建斗争。其中一八六四年的农民起义,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都是新疆地区近代历史上所罕见的。对于这次武装斗争,目前有“反清起事”、“反清斗争”、“反清起义”等各种不同的提法。看来,弄清这一时期新疆地区阶级斗争的特点,阐明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经过,分析它的成败功过及其性质、作用和意义,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打算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借以引起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德语学术界对苗族进行研究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十九世纪中后期,其源起与德国和奥地利等德语国家的民族学研究在学术传统上的开放性和世界性的视野密不可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期间产生了大量的关于苗族以及与之相关民族的自然、历史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著述,这一时期德语学术界关于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研究也带有深深的殖民色彩,但与此同时也在少数民族研究上积累了相当多有价值的素材,也在方法上进行了早期的探索。二战结束后,德语学术界对苗族的研究,在方法和主题上均显示出更加多元的特征,涉及到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尤其是对苗族的音乐、农耕文化以及纺织艺术、建筑等均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德语学术界以格瑞特·格瑞葛莱特(Grit Grigoleit)为代表的新生代苗学专家,关注更多的则是西方国家的苗族离散群体及其在主流社会中所面临的文化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87年,在深圳举办的“台湾书展”上,见台湾出版之历史地理、民族史学方面的书,以四川大学高休教授,耄期之龄的任乃强著作为多,最有影响。1989年3月30日下午,辛勤耕耘一生,著述等身的任乃强教授,逝世于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享年96岁。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民族学家、我国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任乃强的逝世,是我国学术界、教育界一大损失,人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德高望重、造诣深湛、蜚声海内外的师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民族丛刊》不失时机地抓住了东北亚民族研究这样一个潜课题(也有人称之为超前研究课题),实际上是抓住了社会科学的时代脉搏。请看西方人研究西欧民族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年至约公元前425年)著《历史》一书开始,迄今已有24个世纪。一部《世界通史》就是西方民族的历史。迄至“东方学”和“东亚史”研究问世,东方民族的历史始终处于配脚的位置。东北亚民族研究至今仍未超出学术猎奇的范畴。只有当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学术界从实际出发,发现了汉民族、朝鲜民族、日本民族(即大和民族)都曾和东北亚的黑土地有关,且考其源流,都离不开东北亚土著民族,都离不开古老的东北夷民族群体,都离不开东北亚汉文古文献的历史载体。但名符其实的将东北亚民族研究纳入人类社会发展史正常轨道的创举,笔者敢说始自《黑龙江民族丛刊》的壮举,即于80年代末广开言路,听取专家意见,决定开辟“东北亚民族”研究专栏。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日本学术界拔牙风俗的研究进行较详细的论述 ,认为其特点为 :学术界参与研究和探讨这一风俗的学者很多 ,许多是著名的学者 ;日本对拔牙的研究范围较广 ,不仅研究拔牙风俗的类型、拔牙年龄、拔牙的目的和意义、拔牙与性别的关系等 ,还研究亚洲的中国大陆、台湾、韩国、西伯利亚和大洋洲各地及美洲等地的拔牙风俗 ;拔牙研究深而细 ,把拔牙与广西民族的来源与形成、史前日本的居住方式、婚姻关系等现象联系起来研究。日本学术界对拔牙风俗的研究热情不减、研究延续不断。文章对较有影响的学者的研究逐个进行了介绍。此外 ,对中国学术界拔牙风俗研究也进行了概况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丁俊 《回族研究》2006,(1):38-44
关于开展文明对话、构建全球伦理的讨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的重大议题,中国学术界也积极参与有关讨论,发表了不少独到的意见。但中国学术界对伊斯兰文明在开展文明对话、构建全球伦理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尚缺乏必要的理解和研究。本文通过对伊斯兰文明及其内在精神的揭示,特别是从伊斯兰文明之源的《古兰经》和圣训的原则精神出发,指出倡导文明对话不仅是伊斯兰文明固有的人文精神,而且也是伊斯兰文明的历史传统;同时,构建全球伦理也是伊斯兰文明始终追求的重要目标,伊斯兰文明丰富的伦理思想为今天的全球伦理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开展平等的文明对话,是构建全球伦理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京都府立大学教授若松宽在赴内蒙古大学讲学途中,于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五日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陪同来访的还有森川哲雄(九洲大学)、杉山正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北村高(龙谷大学)。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室的部分研究人员与日本同行举行了座谈。两国学者分别介绍了本国学术界近年来在蒙藏关系史、清代蒙古史,特  相似文献   

16.
一、“在日第一代”的东渡历史 1945年,日本战败时居住在日本的朝鲜人达200万。朝鲜人东渡日本的历史不是一部欢愉的历史,而是一部充满辛酸和悲惨的历史。 朝鲜和日本隔海相望,两国在历史上有过较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古代文化许多也是经朝鲜而传入日本的。在进入近现代以前,朝日关系虽然有过16世纪末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所造成的不和状况,但两国关系基本上是处于和平交往之中。自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势渐强,对外扩张之欲日益明显,朝鲜也成为其侵略扩张的对象。这样,从1875年“云扬号事件”和翌年2月签订的朝日《江华岛条约》开始,到1910年签订《韩日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西方人类学界研究伊斯兰教的学者及作品缺乏深入了解。曾有文章介绍过欧美和日本学术界对中国穆斯林社会的研究,但就宗教人类学对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研究介绍很少。本文是一篇总结最新欧美人类学界研究伊斯兰教的文章,作者梳理了学术史,分析了研究现状,提出了可供讨论的问题及研究空白点。人类学研究宗教具有深厚的传统,对伊斯兰教的研究也具有独特的视角,西方人类学学者从历史、社会、理论、知识、权利、性别、仪式等角度关注过这一宗教及信仰群体,包括埃文斯·普里查德、格尔兹、萨义德、艾克尔曼、费舍尔、安敦等著名学者。通过本文的介绍,国内学者不仅从中可以领略到他们对各种问题的研究范式,同时,这些理论和视角也能够给我国研究者提供新的视野,具有很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2012,(10):80
1998年10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访日时,在早稻田大学发表了《以史为鉴》的演讲,除了感谢校长的邀请和回顾遣唐使,他只提及了两位日本人,作家川端康成和历史学家井上清。井上清1913年出生于日本高知县,1936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系,专攻日本历史,著述颇丰。1972年10月,凭借多年的研究和实地调查,井上清在日本国内公开发表了《钓鱼岛——历史与主权》一书,阐明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他对中国明朝、清朝的有关  相似文献   

19.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藏学家、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社科院特约研究员任乃强先生因病于1989年3月30日在成都逝世,享年96岁。任乃强先生是我国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任先生即开始了对康巴藏区的研究。1929年,他亲赴川边考察,遍历川边藏区各县,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撰成《西康图经》,被学术界誉为“边地最良之新志”,“开康藏研究之先河”。四十年代,任先生为撰修第一部《西康省  相似文献   

20.
去年(指1986年,——译者),公开刊行了三册部头相当大的藏学研究专门著作,其中可以说是纯粹西藏史的成果的不多。首先,山口瑞风编的《西藏的佛教与社会》是现在日本二十七名核心的西藏学学者的论文集。每一篇论文的质和量都可说是越世界水平。其中佛学理论性的研究十八篇,语言、历史关系四篇,可分类为含有佛教史在内的历史学论文有欧洲文字两篇和日文三篇。如果与历史、民族、语言研究和宗教、哲学研究几乎各占半数的各外国的藏学论文集比较,其不平衡是很明显的。在展示了日本的西藏佛教研究质量之高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历史研究的贫乏。而且,日文三篇中,宫协淳子的《卫拉特高僧咱雅班第达传》约略地介绍了用托忒文卫拉特语写成的17世纪蒙古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