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法国哲学家让一保罗·萨特(1905—1980)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中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进行具体分析和正确评价是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和批判的一个重要课题。萨特哲学的出现是符合现代西方哲学发展史规律的历史现象。过去一般研究者对于萨特哲学思想的前驱都上溯到十九世纪上半期丹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基尔凯郭尔(1813—1855)。当然基尔凯郭尔曾经发挥过一些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提出过一些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近代哲学的革命是全方位的,伦理学是其中重要方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社会存在和实践(感性活动、对象性活动)角度解答人类精神生活之谜,超越了西方哲学传统关于道德起源的唯心主义内省论和自然主义理论的对立,不仅在基本理论上回答了伦理的性质和变迁问题,而且揭示了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冲突的根源,最终开创了以人的解放为目标的社会革命伦理学之前景.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的出发点认为以承认意识为本原的主观唯心主义是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的哲学出发点,这是大部分人的看法。我觉得这不符合萨特的原意。萨特同所有现代反理性主义哲学家们一样,其哲学出发点是人。他们认为,传统哲学中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之争把...  相似文献   

4.
<正> 新黑格尔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次德国古典黑格尔主义的复兴运动,其影响波及哲学、伦理学、宗教、社会学、文学等方面.在伦理学方面,英国的格林和布拉德雷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们反对在英国具有深厚传统的经验主义和快乐主义伦理学,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吸取和发挥黑格尔和康德哲学伦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借助“自我实现”这一古老的课题,对道德想这一伦理学中心议题进行了颇具创造性的研究,给后人留下许多值得思索的理论启迪.一自从柏拉图建立了西方第一个理性主义伦理学体系之后,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发展便遁着他所探寻的轨迹和方式前行着,迄至黑格尔,理性主义伦理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与经验主义伦  相似文献   

5.
对自然辩证法的质疑是现代西方哲学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调,卢卡奇、胡克、萨特和莱文等人都把自然视作一个社会范畴,把辩证法限定在历史和社会的范围内.对自然辩证法的态度关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性质的判断,对自然辩证法的质疑就是对物质本体论的质疑,就是对唯物辩证法或辩证唯物主义的质疑.如何认识自然辩证法,从而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称谓、结构,至今依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议题.  相似文献   

6.
传统马克思的读解者把马克思哲学视为物质本体论 ,而把现代西方哲学归于唯心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在西方 ,要么把马克思哲学看作人学的空场(如萨特 ) ,要么视为只是关于自己时代的实际理论(如罗素 ) ,要么归于近代哲学的行列 (如后现代主义者 )。这样 ,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便成为论题和方法根本不同的两种性质的学说。那么 ,马克思哲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学说 ?它是否隶属于现代哲学 ?若非 ,它在现代何以还有如此大的生命力 ?若是 ,它与现代哲学的统一性是什么 ?换言之 ,既然它们同为现代哲学 ,其现代性何在 ?其差异又是什么呢 ?我…  相似文献   

7.
让-保罗·萨特(1905-1980)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代表。同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导师。在萨特诞辰110周年之际,笔者藉此梳理一下萨特的自由与责任理论。以兹纪念这位具有深远影响的传奇思想家。本己的存在和自由是始终贯穿于萨特哲学之中的主旋律。因次,萨特哲学也常被誉为“自由哲学”。萨特的自由观并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探求人的本性。而是从人的存在出发,追求人的生存、自由、价值和幸福。同时,萨特的自由观也不同于把自由抽象化为为所欲为的纯粹个人主义。而是将之归于责任的限制。本文通过探究萨特自由观与责任观的内在联系,旨在挖掘其深层次的伦理内涵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是中国哲学近现代发展的根本内容,它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第一,西方哲学的中国化和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化相结合,这既使得西方哲学思想成为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理论资源,使中国现代哲学家突破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框架,又使得中国传统哲学显示出其现代价值;第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这使得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深受时代文化大变革的影响,赋予了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以现实性的特征。因此,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既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但其过程、动力和表现形式又与西方哲学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9.
从总体上来说,哲学与伦理学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似乎也不言自明:伦理学是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关系。但如果全面分析和考察西方哲学与伦理学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其内涵比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要复杂而丰富的多。具体说来,西方哲学的主题是智慧;酉方伦理学的主题是德性,因此哲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爱智与爱德、求智与求德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生存活动的背景下,这种关系又是围绕着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本文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西方哲学新托马斯主义也讲伦理学,也讲什么是善、恶、快乐、德性、幸福、正义等一些道德范畴。他们在讲伦理学时,则常常丢去哲学术语的掩盖,赤裸裸地贩卖宗教的教条。本文拟对此作些剖析。 从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的理论来源来说,它是亚里士多德的唯心主义部分和基督教的思想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试析萨特伦理学的特征谢桂山探析萨特伦理思想的特征和发展轨迹,对于把握存在主义乃至现代西方伦理流变的特点和基本趋势,是一件极为有价值的工作。萨特的伦理学是以他存在主义本体论——“人学本体论”为理论出发点的。萨特的本体论通过对意识的描述,推演出人的绝对自...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和哲学家,萨特是20世纪最富争议、对现实生活影响和渗透面也最为宽泛的人,在这点上,萨特不愧是独一无二的.可是,在他自我指认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语境中,萨特遭到的误解可能亦是最深的.纵观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进程,我们迄今尚未寻得与萨特相契合的能够盖棺定论的理论牌位,个中的主要症结,恰在于后人对萨特那个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辩证理性批判》的严重误认.  相似文献   

13.
论萨特存在哲学的无神论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的无神论立场所指向的是存在论而不是认识论 ,他认为 ,以崇尚科学方法、追求实证知识为基本特征的近代西方哲学实际上并未达到真正的无神论水平。他本人坚持从无神论立场上接受存在哲学 ,从而使存在哲学在当代获得了一种无神论的发展形式 ,他力求将无神论立场贯彻到人的道德实践领域 ,强调人的自由、责任只能在道德基础上找到答案 ,为此 ,他设定了自由论与决定论的根本对立 ,但由于受到存在哲学自身理论的限制 ,他最终未能为存在论建构出一门系统的道德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让一保罗·萨特(1905——1980)是西方当代著名哲学家、法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在他的哲学中,“自由”同“存在”一样,是一个基本的范畴。他大谈人的自由、自由选择,大讲个人自由的绝对性,主张用“自由哲学”取代马克思主义。因此,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可称之为关于人的自由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五、六十年代,萨特的自由哲学在西方影响颇大,成为包括不少青年人在内的许多人的人生处世哲学。1980年,萨特的逝世,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国家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都纷纷发表消息、评论和纪念文章。当时的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说:“萨特的逝世使我感到人类智慧的一盏明灯熄灭了。”美国《泰晤士  相似文献   

15.
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从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是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新的历史趋势。本文认为 ,这一转向的出现对当代人类哲学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意义 :它不仅导致了本体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为伦理学提供了宇宙论的支持 ,而且亦在中西哲学之间架起理论桥引 ,为整个人类哲学的和解与沟通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使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不同于传统的西方哲学而具有人本主义的内涵。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是建立在感性活动基础上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不断拓展和延伸。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以杜威哲学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也具有明显的实践哲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天地境界说”对生态伦理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友兰的“天地境界说”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了三方面颇有价值的启示 :1 .它认为“大全的自然具有最高的主体性” ,主张人应“事天” ,这就克服了近现代西方哲学把自然看作只具有“工具价值”的僵硬的主客二分 ,从而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扫除一大理论障碍 ;2 .其欣赏程朱理学以顺应的态度应对世事 ,张扬了一种亲和、顺应的主体性 ,这正好符合现代生态伦理学抑制人类扩张型主体性的理论需要 ;3.其重视以哲学的“负的方法”体认不可言说的神秘的“大全” ,由此敬畏无限和自然 ,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共同支持的人类中心主义 ,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创造了理论条件  相似文献   

18.
关于爱情的哲学同样蕴含于萨特的思想中,它根源于萨特存在主义的本体论,与其关于他人的理论和关于自由的理论紧密相联。萨特的存在主义爱情观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对待爱情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再评刘放桐的马克思、恩格斯进步-退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放桐的马克思哲学革命及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型与进步的研究,必然导致马克思哲学进步到现代西方哲学,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倒退到近代西方哲学的结论;刘放桐的这种马克思、恩格斯相互关系上的进步-退步论,既表现在他的相关论证中,也表现在他引领的这股哲学思潮的实际所是中.他的近代西方哲学进步到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内涵就是确立"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笛卡儿以“我思”作为形而上学体系的第一原则,开创了近代意识哲学,成为近现代西方哲学话语的源头和讨论对象。比朗、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等人都是在答复“意识是否具有实体性”、“意识是否需要先验主体保障”、“‘我思’是认识还是存在”、“我是自为的存在还是为他人的存在”等问题时展开各自的哲学思想。梳理从笛卡儿直至萨特关于“我思”论题的发展史,对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西方哲学的演进和展开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