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大学历史系缪钺教授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学系叶嘉莹教授合撰的《灵谿词说》,已于1986年夏完稿,现经修订,编次成书,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的撰写与出版,开拓出中外学者合作的新领域,它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从1982年开始,《灵谿词说》的主要篇章先后在《四川大学学报》和国内其他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2.
词品与人品——再论晏几道(续《灵谿词说》之十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6月,我写了一篇《论晏几道词》(先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第三期,后来收入《灵谿词说》中),论其词兼及其为人。后来,与我合撰《灵谿词说》的叶嘉莹教授于1983年8月又写了一篇《论晏几道词在词史中之地位》一文(亦是先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1983年第四期,后收入《灵谿词说》),对晏词进行了更深入的剖析。文中将晏几道  相似文献   

3.
叶嘉莹教授所撰《灵谿词说》中论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诸家者,已刊载于《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四辑“古典文学论丛”中。最近,叶嘉莹教授又从加拿大温哥华城寄来新撰的《词说》论晏殊、欧阳修两家者,兹续刊于本期。  相似文献   

4.
叶嘉莹教授,遵照中加文化交流协定,于一九八三年五月,由加拿大来华,先应复旦大学之聘,赴沪学一星期,于六月初来到成都,与四川大学缪饿教授继续合作,商讨切磋,共撰《灵谿词说》。在成都的两个月中,写成论南唐中主李璟之《词说》九千余字,已交本学报编辑部,于本年度第三期中发表。嗣后,又写成论晏几道词之《词说》,约一万多宁,兹刊载于本期学报中。此外,缪钺教授与叶教授共同商酌,拟定“《灵谿词说》撰写计划”一份,兹亦附载于本篇之末。  相似文献   

5.
学术简讯     
一九八一年下期,我校文科共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及专题报告二十一次。主要内容有:四川大学教授缪钺主讲的《治学方法》,四川大学教授杨明照主讲的《文心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学系叶嘉莹教授精研中国古典诗词,所著书已刊行者五种,其中《迦陵论词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印行),所树诸义,极多创辟。余亦夙好倚声,有所论述,读叶君所著,益资启发。因相与订约,共撰《灵谿词说》,纵论唐宋以至清朝诸词人,述其流变,评其得失,自抒己见,不拘常轨。其体例亦别创一格,每树一义,先以七言绝句撮述要旨,然后附以详细之说明,冀能略具论词绝句、词话、词史诸种体裁之性质而汇集为一。《四川大学学报》征稿于余,因选四则以应之,先就正于同好,再俟异日改订焉。一九八二年六月,缪铖自记于四川大学历史系。  相似文献   

7.
任中敏教授,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戏曲理论家。原名任讷,字中敏,号二北、半塘,江苏扬州人。1897年生于江苏淮安。191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从吴梅教授学宋词和金元散曲,1920年毕业。1923年至苏州,再投吴氏门下学词曲,尽读吴氏家藏珍本,每有辑录。三十年代以后,历任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扬州师范学院教授。早年编辑出版《散曲丛刊》,自著《〈作词十法〉疏证》,《散曲概论》、《曲谐》、《词曲通义》等,对中国散曲的发展及其在古典文学中的地位,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和实事求是的评价。晚年著有《唐戏弄》、《唐声诗》、《唐大曲》、《唐著辞》、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中日两国学者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交流,由日本广岛大学和四川大学合办的"近代中国与日本"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28日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行.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日本学者有广岛大学的曾田三郎、水羽信男教授、丸田孝志准教授,琦玉大学的笹川裕史教授和下关市立大学的金子肇教授.中国学者有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王挺之、陈廷湘、杨天宏、刘世龙、李德英教授、杨兴梅副教授和徐跃、周鼎、查晓英等教师,还有外国语学院的林敏教授.  相似文献   

9.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157-F0002,F0003
12月1日,四川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文科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在我校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四川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大明教授,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四川大学何一民教授,副理事长、西南民族大学王珏教授,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四川师范大学凌兴珍教授,四川音乐学院陈达波教授,《经济学家》蒋南平教授,西昌学院党委书记张克蒂教授,院长夏明忠教授,副院长景志明教授,以及来自全省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籍华裔学者叶嘉莹教授,根据本年度中加文化交流协定,由加拿大社会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Soeial Sciencc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llada)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商定,于五月中自温哥华飞抵北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安排,于六月初来到成都,与本校历史系缪铖教授进行学术合作,互相研究讨论,继续撰写《灵奚词说》。兹将叶先生最近在成都写成的《词说》论南唐中主者,发表于本期。以后还计划撰写论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等诸家的《词说》,将在本学报陆续发表。 本学报于一九八二年第三期首次刊载缪钺教授的《灵谿词说》,同年,又在学报丛刊第十四辑《古典文学论丛》中刊载叶嘉莹教授的《灵谿谷词说》。其后继续刊载缪、叶两教授的《词说》,至一九八三年学报第二期,共计五次。惟其中对于续稿均只标题为“《灵谿词说》(续)”,未注明续稿次数。故自本期起,注明《词说》续稿次数,并加注小标题,以清眉目。因为已经发表了续稿四期,所以本期注明“续五”。以后仿此。  相似文献   

11.
由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的(吴熊和词学论集》,是杭州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词学研究集成》丛书之一种。该书系国家及浙江省“九五”重点图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吴熊和教授是调学界著名学者,所撰(唐宋词通论》自1984年问世以来,已出五版,期间多次获奖并被译介至韩国。本书选录了吴熊和教授历年来发表的词学论文三十余篇,这些论文先后在(文学评论)、(文史人(文艺理论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诗刊物发表,是吴熊和教授词学研究的精华部分,内容大多属于词学的基础研究,专业性强。其中,第一…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巴蜀书社、成都大学、四川大学联合发起召开的全国首届宋代文学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在四川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六十多人,其中有程千帆、姜书阁、杨明照、缪钺、郭预衡、吴调公、白敦仁、钟树梁等知名学者。收到论文五十二篇,内容涉及宋代的诗、文、词及文艺思想等各个领域,会议着重讨论了宋诗及如何加强宋代文学研究两个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2月8日,笔者到四川大学低维与介观物理实验室拜访了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士、四川大学教授高洁先生。谈话中,高洁先生对年轻学者寄予无限的希望。以下是对高洁院士访谈记录的整理。  相似文献   

14.
《词学论考》(延边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9月第 1版 )是孙克强教授近十年来所发表优秀论文的合集。集中所收论文发表于《文学遗产》、《文学评论》、《中国韵文学刊》等重要学术刊物 ,并多次由《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复印转载、为《新华文摘》摘要。同时 ,这些研究成果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一些研究观点已为研究界所肯定 ,并被征引。孙教授近年来相继出版了中国古典美学著作《雅俗之辨》(华文出版社1997年 )和词学文献著作《唐宋人词话》(河南文艺出版社 1999年 )。此二著与《词学论考》一书相得益彰 ,表现出孙教授的治学特点 ,正如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1月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主办,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在我校隆重开幕。校党委副书记赵心愚教授,副校长沙马拉毅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前来参加论坛开幕式的还有原四川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元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汤晓青研究员,原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梁庭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关纪新研究员,四川大学文…  相似文献   

16.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简称“川大文科学报”)创刊于1955年,至今已走过半个世纪的漫长历程。建国初期,我国高等学校在经过改造和院系调整后,学术研究日益活跃,许多高校的学报纷纷复刊或重新创办。在这种大背景下,四川大学也成立了学报编辑委员会,并分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编委会,于1955年10月开始出版16开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版别的《四川大学学报》。在首期《四川大学学报》上,发表有时任四川大学校长的彭迪先教授撰写的发刊词,其中特别指出:“科学研究工作,一方面必须结合生产建设和教学工作逐步开展,同时还应当把…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引言2006年12月10日上午,在康乐园西区教工宿舍区,前来广州参加"首届穗港澳大学生诗词创作大赛"颁奖仪式的澳门大学施议对教授利用工作余暇探望81岁高龄的中山大学中文系著名学者邱世友教授,并赠送其新出版的个人文集《词法解赏——施议对词学论集第三卷》,施先生翻开其中一篇名为《二十世纪词学传人》的文章,详细解释将邱先生列为第四代词学领军人物的学理依据,其中一再提及、喷喷称赞的就是邱先生的《词论史论稿》一书。在施议对教授看来,衡量一个优秀学者的标准,不是社会知名度之高、著述数量之多,也非研究的领域之广,而是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论金初词人吴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激与蔡松年是金初词人的冠冕,对于金源一代词风影响甚大。元好问《中州集》卷一“蔡丞相松年”条下说:“百年以来,乐府推伯坚与吴彦高,号吴蔡体。”(按,蔡松年字伯坚,吴激字彦高)1982年,我曾撰写《论吴彦高词》一篇短文,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第四期中。此文仅就吴激《人月圆》词善于运化古人诗句一点立论,未能涉及吴词的全貌,即便对于《人月圆》词,亦阐释未尽。按吴激以宋臣使金被留,晚年仕金,客居北  相似文献   

19.
薛瑞生教授的《乐章集校注》(下简称《校注》)1994年初版,2012年出版增订本(下简称《增订本》)。本文仅对《增订本》在词籍校注考证方面所形成的特色及其作为词籍整理范本的价值,略作述评。一、一丝不苟的治学风范《增订本》是在初版本和三次重印本的基础上完成的。作者一丝不苟、不断进取的治学态度展现在字里行间;其孜孜矻矻、坚韧不拔的学者风范也跃然于纸上。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是形容做学问的境界。薛教授从撰写《乐章集校注》开始到《增订本》的完成,不仅稳坐书  相似文献   

20.
四川大学于2005年7月9日上午举行“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五十周年纪念会”。会议由四川大学副校长陈爱民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四川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来宾有:教育部社政司出版处处长田敬诚、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理事长龙协涛,《新华文摘》杂志社总编辑张耀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副理事长、《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杂志社总编辑姚申,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报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李大明,四川省委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