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尹恒  叶海云 《统计研究》2005,85(10):39-5
一、引言正如Elmendorf和Mankiw(1998)指出的,多数学者认为政府债务对经济存在重要影响。在短期,经济可能更接近于凯恩斯所描述的非充分就业状态,暂时性减税、增加政府债务能够提高人们的当期可支配收入,刺激私人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弥补私人部门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增加国民收入、通过“加速效应”提高私人投资。然而在长期,新古典的充分就业世界可能与现实更相关。政府大量发债会抬高实际利率,挤占私人部门的资金,从而降低私人部门的投资率。也就是说,政府债务存在“挤出效应”,会排挤私人投资[1]。但从Arrow和Kurz(1970)…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结束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开“后门”的隐性膨胀历程,迈入了走“前门”的规范发展阶段。相应地,地方政府债务研究也经历了从冷门到热门、从主题分散到核心聚焦的演化历程。回顾“危机后”的研究历程,有利于准确地展望“风险下”的研究趋势。基于此,主要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统计,绘制知识图谱,识别研究热点,分析前沿演变,展望研究趋势。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研究是对债务发展现状的关注和回应,债务实践长期处于解决旧问题和出现新问题的循环中导致了研究数量持续处于增长、回落、再增长的往复中。研究成果丰硕,研究主力多为与“债务”主题直接相关的财经类高校学者,研究学科集中于经济、金融、财政等学科。研究主题众多,呈现“嵌套结构”特征,内容聚焦于债务内涵、主体、风险、成因与对策等。研究长期处于热门状态,研究热点或与现实问题密切相关,或与国家政策高度耦合。研究前沿不断变化,但风险问题贯穿研究始终,各类风险和危机频繁成为不同阶段的前沿问题,隐性债务和金融风险是最新的前沿问题。未来要加强债务研究的多学科性和融合性,公共管理、政治学、法学...  相似文献   

3.
任宇宁 《统计与决策》2017,(20):161-164
文章分析了债务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机理,并用政府债务代表公共债务,用家庭债务代表私人债务,实证研究了债务对经济增长及经济波动的影响.认为政府债务和家庭债务对经济增长均具有负面影响,且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大于家庭债务,初始经济增长率是影响政府债务和家庭债务作用大小的重要因素.政府债务和家庭债务对经济波动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家庭债务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61个国家1980-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较好的克服了变量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倒U型)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证明了债务阈值的存在性,且两组国家中政府债务阈值的大小存在差异。但是,政府债务阈值并不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它随利率、通货膨胀、经常账户和金融发展的变化而显示出动态性特征,且上述变量对两组国家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郑金宇  钟玮 《统计与决策》2022,(24):149-153
政府债务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文章利用201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U”型,存在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债务规模。若债务规模按最低增长率变动,将在2025年超过最优水平。(2)隐性债务过高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果产生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至少为12.7%,并且随着整体债务规模的增加而增加。(3)由于隐性债务的挤出效应,最优债务规模降低24.6%。(4)观察数据样本,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超过最优水平的地区数呈增加趋势,债务管理面临着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给付配置精算成本法测算了我国2010年现收现付制度下的隐性债务,在一系列精算假设下,估算出我国2010年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IPD)总额为33.4万亿元,占当年GDP比重为101.8%,并进一步将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对利率和工资增长率的敏感性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行为的博弈分析模型构建(一)模型构建的几个前提假定我们首先假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是“理性经济人”,由于行政管辖职能范围的大小不同,导致两者自身的利益追求和所要达到的行政目标也各不相同:(1)一方是中央政府,其目标是实现全国范围的效用最大化(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和社会福利、公共产品供给最大化);一方是地方政府,其目标是获得中  相似文献   

8.
我国贸易信贷抽样调查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红梅  刘斌 《统计研究》2004,21(9):53-2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定义,贸易信贷是指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直接提供商业信贷而产生的资产和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时间的不同而形成的债权和债务.它不同于银行提供的票据融资和进出口信贷,而是表现为进出口商之间直接提供的信贷,包括预收货款、预付货款、延期付款和延期收货等四种形式.按照国际交易的标准分类,贸易信贷属于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中资本金融账户的其他投资项下,是一国对外债权和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贸易信贷统计不仅涉及货物贸易所有权转移,而且与资金的收付进程密切相关,无法通过单方面(银行或海关)信息直接获得其存量和流量数据.因此,目前各国普遍采用企业调查的方法,特别对于贸易规模较大、贸易主体繁多的国家,受成本和时间的限制,一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测算本国在某一统计时点贸易信贷的存量,并依此为基础推算本国贸易信贷流量.  相似文献   

9.
靳全明 《统计与社会》2007,(2):41-42,26
近年来,随着媒体的透明度加大,“突发公共事件”屡见报端,每每都引起社会的密切关注,电视上各级政府人员亲临于一线指挥抢救的画面牵动着人心。“突发公共事件”给政府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提高政府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已成为对执政党公共行政能力持久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王小利 《统计研究》2005,22(5):26-6
政府公共支出是政府在宏观上调整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工具 ,根据凯恩斯理论 ,政府在经济萧条时扩大公共支出规模在经济过热时缩小公共支出规模会从需求的角度在短期内调节经济的运行。而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 ,政府的公共支出同样可以通过影响总供给来影响经济的增长。Ram( 1 986)在其经典研究中利用 1 1 5个国家的平行数据对政府公共支出的增长效应作了相关的计量分析 ,发现在政府公共支出占GDP一定比例条件下提高政府公共支出增长率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 ,但超过这一比例政府公共支出的增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Barro( 1 990 )在内生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关税保护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元颖 《统计研究》2006,89(1):22-28
一、关税内生化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马歇尔(1922)分析了关税保护政策虽然不利于资源的配置但是在实践中比自由贸易更易获得成功的原因,初步有了关税内生化的思想。Frey(1984)指出,关税是在政治市场里决定的;它值得投入资源以便从贸易保护中获得租金。利益集团的组织程度对关税制定具有重要影响。在利益集团的组织程度上,赞成关税的集团主要由进口竞争行业组成,其具有强有力的政治地位和明确的贸易保护需求,所以其组织化的问题很容易解决。反对关税的集团主要由消费者组成,由于削减关税属于公共产品,其中存在搭便车的效应,所以有效的组织…  相似文献   

12.
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有捐 《统计研究》2006,23(10):49-54
一、引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目前,全国所有城市和1700个县城关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需求,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分重视,每年列入财政预算的经费不断提升,接受低保救助人数明显增多。1999年中央及地方财政用于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总投入为19·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占20%,全国保障人数266万。到2004年,中央及地方财政总投入为17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占59%,…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庞大,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以及科技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致使我国农业部门积蓄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一方面为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尤其是农村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不能从农业中顺利转移出去,我国农民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业效率的提高必然受到限制,不仅农民的收入很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也会严重受阻。因此,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合理配置农业劳动力资源,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向非农产…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加才 《统计研究》2005,22(1):77-3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正在准备 2 0 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WCA 2 0 10 ) ,该方案的适用期为 2 0 0 6~ 2 0 15年 ,这是自 1930年以来的第九个十年为一周期的农业普查方案。1930年和 194 0年的农业普查方案由国际农业研究所负责 ,主要的目的就是提供全面的农业数据 ,包括产品产量 ,但很多国家都很难完成。随后FAO承担了这一工作 ,并相继制定了 195 0、196 0、1970、1980、1990和 2 0 0 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195 0年普查的内容仅局限于主要农业(种植业和牧业 )数据 ,随后逐步扩大到其他重要的领域。  一、2 0 1 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  相似文献   

15.
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测验的多维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骆方  张厚粲 《统计研究》2006,23(4):76-78
目前已有的检验维度的统计技术,主要包括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测验的因子构成,包括因子个数,项目在因子上的载荷,以及因子之间的关系。但是,EFA是数据取向的统计技术,只考虑到数据之间的纯数字特征而没有任何理论前提,倾向于把相关高的项目聚到一起,抽取同一因子。因而,EFA抽取的因子个数不能反映测验的维度情况,采用EFA检验测验的测量结构往往会出现问题[3~4]。验证性因素分析是基于一定理论前提,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统计技术,用它来检验测验的维度,正在逐渐被接受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最近,看到《统计研究》2005年第11期上刊登的孙小素的文章《加权最小二乘法残差图问题探讨———与何晓群教授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孙文》感触良多。首先衷心感谢孙小素副教授阅读了我们的《应用回归分析》作节,同时感谢《统计研究》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好的机会,使我们能够借助贵刊对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有关问题谈谈更多的认识。《孙文》谈到《应用回归分析》教材中有关加权最小二乘法残差图的问题。摆出了与加权最小二乘法相关的三类残差图,指出第三类残差图的局限性。直接的问题是三类残差图的作用,而更深层的原因应该是对加权最小…  相似文献   

17.
靳涛 《统计研究》2006,1(9):37-41
一、中国经济增长研究的疑惑在经济改革的26年中,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很多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都做了不同视角的研究,如萨克斯和胡永泰等学者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后的增长模式归为东亚经济增长模式(Sachs和Woo,1997);张军把目前中国形成的经济增长特征归为资本增长过快和过渡工业化(张军,2002);杨格通过对中国1978~1997年的经济增长研究,认为中国的增长的特征是形成了国内的市场分割和诸侯经济,中国的增长模式和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并不相符(杨格,2000);而沈坤荣则通过对中国TEP过低的实证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仍属于粗放式经济增…  相似文献   

18.
一种工业环保核算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 环保活动核算是环境核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投入产出法为主要框架的核算方法是建立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基础上的核算方法,最易于与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融合,但是这种核算方法需要大量详细的企业内部环保数据,受目前统计数据的限制,在现有的数据条件下还不可行.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和核算方法进行环保核算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的,而且也是环境核算实施研究过程中一个必经的阶段.本文将借鉴SEEA关于环保核算的理论基础--维护成本原理,在现有数据基础上从工业污染物产生、排放和治理的角度,对我国工业环保活动核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金融风险统计度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爱民  何信 《统计研究》2005,22(2):67-6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1 999年 ,Artzner,etal公开发表了他们的研究“一致性风险度量” ,推动了风险度量问题的研究[1 ] 。从风险度量的发展过程 ,有很多种风险度量被提出 ,各自都在阐述自己方法的优点 ,可以说风险度量论坛众说纷纭。用什么来度量金融风险的大小 ?究竟如何正确理解风险 ?应该如何去合理的度量 ?选用什么样的风险指标 ?风险度量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框架 ?在标准框架下各种风险度量有何不同 ?有没有新的度量方法 ?金融风险度量标准追根求源的研究和讨论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  二、风险特征及其度量公理人们基于不同的目…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工资不平等:中国城镇地区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泽云 《统计研究》2009,26(4):53-59
 本文在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生成省级层面的数据,以此分析教育与我国城镇职工工资不平等的关系。研究发现职工教育水平的分布和教育收益率的分布都对工资不平等产生显著影响:一方面,职工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和职工受教育水平分布越平等的省市工资差距越小;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上的教育收益率越高、不同群体之间教育收益率的差异越大,则工资不平等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