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汪康年与近代报刊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里峰 《学术研究》2001,(7):133-137
汪康年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报业经营者和社会活动家,对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公共舆论的形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介绍了汪康年从事新闻报刊活动的基本情况,剖析了汪康年对报刊舆论的认识,进而指出营造并借重舆论不同于传统清议,而是转型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我国报刊近代化是与半殖民地化相伴而生的,自列强用炮火轰开中国大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报刊舆论主权如同政治、经济权利一样,严重丧失.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深感报刊舆论主权丧失的痛楚,以及重建舆论主权的时代使命.他们冲破重重困难和阻碍,为创办一份真正替中国人说话的报纸而奔走.作为当时国人的代言机关,<时务报>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刊舆论主权的成功重建.北方的舆论阵地<国闻报>,在争取话语权方面表现出积极的姿态,做出不懈的努力.针对任何侵害中国主权的外报言论,该报决不保持沉默,与外报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社会转型带来的政治动荡中,报刊媒介在政治缝隙中存在着较多的发展空间,更容易在公共领域形成有力量的话语权,报刊舆论起到了政治动员,吸引同盟军,扩大社会基础的作用,并转化成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进而推动着中国跳跃式地跨过了西方国家历经数百年才能完成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4.
1840年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政治、文化的深层次上,这一转型过程恰好与近代报刊的发展形成了因果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转型为近代报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近代报刊的存在与发展,对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代报刊与洋务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初 ,伴随着西方教会和传教士的海外传教活动 ,在东南亚、随即在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外国人办的中文近代报刊。这些外国人办的报刊 ,成为先进中国人了解西方、学习西学的一个渠道。致力于倡导和推动向西方学习的洋务思想家 ,也从参与近代外报的编撰工作而开始了他们的新闻实践活动 ,进而开始创办国人自己的近代报刊。他们利用报纸这一先进工具来宣传主张 ,表达思想 ,发表了大量的政论文章。他们的报刊言论和活动 ,对当时的洋务运动以及以后的维新思想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局限 ,这种作用并不太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报刊名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报刊的名称具有一定的符号性和象征性,因此对中国近代出版的1000多家中文报刊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它们的名称同中国近代的社会发展和报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无论什么人办的报刊,从它们名称的演变,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各个时期杜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也可以看到中国近代报业自身进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社会,绅士阶层既是官民之间的中介者,又是文化资本的拥有者,面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巨变,他们中的一部分逐渐认识到报刊的传媒功能和对社会民众的唤醒作用,进而积极地创办报刊并发表政论文章,从而为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报刊传播与近代广东戏剧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刊传播与近代广东戏剧的繁荣关系至为密切。广东近代戏剧的蓬勃发展,以20世纪初报刊的大量出现并发表戏剧作品为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没有文学传播媒介的近代转换,就不可能有广东近代戏剧的全面发展和高度繁荣。不仅广东近代戏剧如此,整个中国近代文学亦与此相类。广东近代戏剧作为中国近代文学整体格局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作为考察和认识近代文学发展与传播媒介之关系的一个有典范意义的个案。  相似文献   

9.
许金生 《江海学刊》2015,(3):170-177
出于操纵中国报纸进行宣传战的目的,日本外务省从1908年开始组织在华公使馆和领事馆全面调查各地报纸的详情。1909年外务省建立起定期调查制度,要求驻华外交机构每年按照固定的项目普查一次当地报纸的情况,在指定时间上报,并且自此每年都将各地报告汇编成集发回供修补订正。后来,外务省又将调查范围扩大至杂志、通讯社等。如此大规模定期普查连年进行,一直持续到1937年,为日本政府长期有效地实施对华宣传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叶,在国内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及其《时务报》、《强学报》等报刊的带动影响下,湖南谭嗣同、后才常、熊希龄等维新人士陆续创办出版了《湘学新报》、《湘学报》、《湘报》等报刊,大力介绍西方新学和宣传变法,在两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随着“戊戌变法”的迅速失败,中国的历史进入了辛亥民主革命准备时期。在这个阶段,极受维新报刊影响并步谭嗣同等湘籍报刊宣传人士后尘的陈天华(字星台,湖南新化县人),则以其风行一时的《猛回头》、《警世钟》和小说《狮子吼》等几部鼓动性作品,成为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海…  相似文献   

11.
近代广府地区中英文报刊的创办和发展是当时中国与西方文化接触、交流的缩影.国内学者对近代广府地区的重要中英文报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个案探究,但仍有待拓展的学术空间:一些近代广府地区的报刊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多学科间的交叉运用尚显薄弱,缺乏中西文化交流的宏观视野,因而难以揭示近代广府地区中英文报刊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作用与表现.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取得极大成就,各方面的历史空白不断被填补.本文着重分析近代报刊史研究各个阶段的突出特征,并认为应从重新评估近代报刊之于社会及当今学界的重要作用,注重探究在社会变迁中发挥重要作用却未得到充分重视的报刊,注意归纳报刊史研究的方法理论体系等三个层面深化报刊史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开军 《江海学刊》2014,(3):157-165
晚清报刊上的史学批评文献主要包括商榷型专文、史书广告和新书评介三种类型。商榷型专文多出自史学精英之手,它塑造了晚清史学批评史的主要脉络,引领了史学革命的风潮。史书广告在商业宣传之下仍透露出较强的史学批评信息,是史学常识与史学思想在一般知识阶层中的延伸与扩张,更是一座丰富的史学批评资料库。新书评介的第一属性是学术批判。晚清报刊设置这一栏目,使得新书评介跻身于和经济、学术、教育、军事诸栏目平等的序列,为史学批评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舆论空间。报刊凝聚了清末史学理论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史学争鸣的平台;还加快了史学批评的传播速度,缩短了批评者相互回应的周期,同时也为史学批评印上了清晰的时间印迹。  相似文献   

14.
肖平 《天府新论》1999,(5):40-44
纵观近代法国对华经济的状况,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即法国在对华直接贸易、企业投资和交通运输上都不占有重要地位,在金融借贷方面略好于其他,但也不能与英、德和后来的日本相比。从中法贸易平衡关系来看,法国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但是,我们注意到法国对华经济关系的另外两个方面的情况:第一是法国对华经济的力度呈逐年加强的趋势,来华的法国人也逐年上升;第二是在近代法国对华影响较大的政治、宗教文化活动方面,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综合与法国在华经济利益相关的所有方面,我们认为近代法国的在华经济利益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  相似文献   

15.
刘兴豪 《云梦学刊》2009,30(2):83-85
维新报刊在其特定历史环境下,发挥了舆论先导的政治功能:维新报刊是政治变革的“喉舌”,是监督政府、议论朝政的舆论利器,向读者宣扬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与新式教育的兴起相因应,作为社会文化变迁风向标的新式报刊媒介,在向读书人传播各种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将包含政治、种族、阶级、世界格局等意识的思想启蒙元素注入他们的头脑,由此促成其现代特质的建构与新的自我意识及价值认同的形塑。作为未来知识阶层中坚构成的读书人次群类——青年学生,在其中所经历的冲击与呈现出的面貌,或能从另一个角度揭示近代以来读书人与新式报刊之间紧密微妙的关联互动。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前,广州诞生了中国内地最早的中英文报刊。这与广州的国际贸易地位和传播生态有着密切关系。以十三行为中心的国际信息传播,近代中西商人和传教士的文化交流,语言媒介的形成与传播等方面的因素,对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敬亭 《社会科学》2005,(12):41-46
在转轨和入盟的背景下,中东欧国家的政党政治的发展具有独特性,而其右翼政党的发展也有着独特的演化轨迹。转轨初期,评判中东欧国家政党的性质,不是看它的经济政策,更多的要根据其在社会文化和民族问题上的立场。右翼政党的发展轨迹在很大程度上受转轨初期、甚至转轨前的政治生态的影响,同时加入欧盟也影响着这些政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促进了阅报社的发展,各地阅报讲报活动如火如荼.随着阅报社与新式教育结合,阅报成为新式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阅报社通过所订购储备的报刊在推广新学新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阅报社不仅使阅报之风渐开,为报刊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并且促进了文学的传播与新变:一方面它扩大了小说的读者群,促进了小说文体的发展;另一方面,阅报社深入底层推广白话,为白话文运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型报刊事业的萌芽和发展,平民群体第一次能够平等、公开地加入到公共空间的社会交流中,民间“意见领袖”群体开始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