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外书摘》2009,(2):95-95
1955年夏天,我由沧州考入天津上中学。班主任按入学考试成绩指定班干部,让我当了班主席。我的沧州口音遭到了天津学生的嗤笑,其中一李姓学习委员是天津生,对我就更不服气,老是暗中较劲。无奈在14门功课中,有一大半主科的成绩我都压过他,班主席竟一当两年。到1957年,学校有点乱了,凡被打成右派的老师都不能上课了,学生处于半放羊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我很享受     
我是上个世纪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年近70岁。1964年夏我从南京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科学报》编辑部工作。1978年春我被调到人民日报社当记者。1991年春我又回到中科院,任《中国科学报》副总编辑,一直干到退休。  相似文献   

3.
认识申春平是在"'98中国长春电影节"上。申春平作为美国影片《神探亨特》中亨特的扮演者孚莱德·德雷尔先生的邀请者和在中国的代理人,同郛莱德·德雷尔先生一起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采访中,我们惊喜地发现,申春平原来是长春人,父亲曾经是吉林省省委的主要负责人。1987年,申春平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西密执根大学攻读法学研究生,毕业后又考入了爱荷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他完成了法学的全部课程和毕业论文,戴上了博士帽。随后,申春平到好莱坞名声显赫的加州律师协会副主席赫利律师手下当法律助理,一边处理与电影有关的版权、…  相似文献   

4.
著名演员杨立新自1975年考入北京人艺以来,在《茶馆》、《蔡文姬》、《天下第一楼》、《阮玲玉》等话剧作品中塑造的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舞台形象,记录了他作为国家一级演员的坚实足迹;而《我爱我家》中幽默滑稽的贾志国、《明星制造》中天良未泯的大款、《海瑞》中一脸正气的海瑞以及最近在全国各地热播的《欲海警魂》中五毒俱全的走私犯等艺术形象又使他在电视屏幕上赢得了观众的青睐。杨立新好"变脸",在表演上"喜新厌旧",对角色的选择几乎到了挑剔的程度,而生活中的杨立新并非如此。近日笔者采访了杨立新的妻子李庆珠,让我们来听听她眼中的杨立新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2014,(1)
正李小嘉,1944年6月17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市,196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当演员,工青衣、花旦。1984年李小嘉任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院长,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剧协理事,全国"三八红旗手"。1965年,李小嘉在花鼓戏《打铜锣》中饰演林十娘,荣获全国优秀演员奖。其代表剧目有《沙家浜》、《野鸭洲》、《送货路上》等。德艺双馨的李小嘉,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作曲家秦咏诚教授,1933年7月出生于辽宁大连,祖籍江苏,1948年参加革命,是当时大连地下党领导下的关东社会教育工作团中的一员。建国后,他先后进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苏联著名作曲专家列西·古洛夫学习作曲。曾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音乐生活》杂志社主编等职,国家首批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几十年来,秦老在教学和工作之余,谱写了大量深受人们喜爱的优秀音乐作品,像《欢乐的草原》、《感受祖国》、《海燕》、《元帅与士兵》等,尤其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我为祖国献石油》,多少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唱。  相似文献   

7.
李银河,1952年主,北京人,社会学家。1969年下放内蒙,1974年进入大学读历史。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曾出版《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性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入门》、《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女性权力的崛起》等著作。去年年初她又推出了《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虐恋亚文化》、《同性恋亚文化》三部著作,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性社会学系列著作,引起媒体高度评价。她所做的中国男性同性恋研究填补了我国社科界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而李银河的名字,之所以超越学术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还在于她的另一重要身份:她是深受读者热爱的已故作家、学者王小波的爱妻。从某种意义上讲,王小波这位“文坛外高手”之诞生,还缘于李银河的“慧眼识珠”。  相似文献   

8.
丛威 《老人天地》2010,(9):51-51
歌唱家邓玉华演唱过《情深谊长》、《革命熔炉火最红》、《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等经典歌曲。她10岁考入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16岁考入了中国煤矿文工团,成为首都舞台上年龄最小的独唱演员。1979年,37岁的邓玉华被吸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9.
张颂甲 《中外书摘》2008,(12):13-15
1949年夏,我在天津《进步日报》(原天津《大公报》)任文教记者。同年10月底,梅兰芳先生应邀由上海北上北京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会后,他应邀到天津市作短暂演出。《进步日报》采通部主任李光诒同志(后任北京《大公报》副总编辑、《财贸战线报》总编辑)派我去访问梅兰芳先生。  相似文献   

10.
年纪轻轻干大事 岳露头上顶着一连串的光环:2005年,15岁的她作为新疆艺术学院舞蹈专业的汉族毕业生,最先考入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半年后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个进入歌舞团正式演出阵容的新人;2009年,19岁的她以作品《在梦里我看见》获得全疆舞蹈大赛独舞特等奖;2012年,22岁的她表演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一炮走红,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最佳演员奖;2014年,24岁的她成为新疆"万个故事献祖国"活动的第一批代表,到北大演讲并现场表演,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11.
荀春兵 《城市》2011,(8):73-75
伴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天津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域常住人口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基期年即2004年以来,天津常住人口的实际增长远远突破了规划预测(见图1)。  相似文献   

12.
动歪脑筋谋划安居梦 刘辉,1985年出生于河北省青县,父母在县城经营一家餐馆.刘辉自幼就聪明好学,读书成绩一直很好.2004年,他考入北京一所名校,大二那年,刘辉与来自天津的同班同学赵雪恋爱了.大学毕业后,刘辉考取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赵雪应聘到北京一家银行信贷部工作,2011年,刘辉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北京一家保险公司任精算师.  相似文献   

13.
骆潇  杨清清 《职业》2011,(22):74-78
10岁时,成为一名令人自豪的专业游泳运动员是她的梦想。20岁时,她进入武汉大学体育学院学习体育管理,因为偶然读到的《艾柯卡自传》,她的内心激荡不已,开始期盼自己也有一个热血沸腾的人生,当同学们都在寻找铁饭碗时,她却放弃了当老师的机会,选择到珠江啤酒做一名办公室文员。  相似文献   

14.
《中外书摘》2009,(8):4-7
作家梁晓声的经历是曲折而又幸运的,他像成千上万的知青一样来到“北大荒”,在一次讨论开除一名因抬木头被摔断腿而离队的兵团战士时,支持了这名战士,因而得罪了兵团领导,被“精简”出团部机关,下放到木材加工厂当苦力,却幸运地被推举到复旦大学文学创业专业,毕业后到电影制片厂,专事文学创作。其作品有《今夜有暴风雪》、《雪域》、《浮城》等,反映了一代知青的痛苦与快乐,探讨现实与人生,对人性充满着尖锐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一个从清贫的农家考入北大中文系的普通男生,在北大,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不仅在经济上脱了贫,在学业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多次获得奖学金,还不断发表小说剧本,甚至做客《鲁豫有约》与大家畅谈他不一样的大学生活。一路走来.他发现了基于自己身上的那种坚韧和力量.发现了自己那些悄悄遗忘的微笑和幸福。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2月,我和妻子刘芸八年的婚姻走到了尽头。我和刘芸是大学同学,我们大三走到一起,毕业后又一起考入一所名牌高校读研,然后应聘到高校做教师。去年学校有个到德国做访问学者的指标,我帮刘芸争取到了,结果,她到了海外,遇到了国内另一所大学去做访问学者的男同胞,两人因寂寞而相识,  相似文献   

17.
《城市》1989,(3)
在建国40周年前夕正式出版《城市建设随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李瑞环的这部《城市建设随谈》可以说是他在当市长期间天津城市建设的一部历史记录,70年代末80年代初,天津的城市建设由于长期欠帐造成“骨肉失调”,1976年大地震又使全市2/3的建筑受损,有些专家认为  相似文献   

18.
当赵传的《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当凌峰这个脸上写满了中华五千年沧桑的丑男人逐渐淡出舞台的时候;当谢霆锋、F4这些花样的男子赢得整个世界的时候;当田亮、王海滨在赛场上被小美眉的尖叫声淹没的时候,我和我的朋友们再也没有了可以聊以自慰的  相似文献   

19.
与想象中不同,第一次见到部队首长的高明并没有受到特殊待遇,旅长胡明全的第一句话是:没毕业你来当什么兵? 这是2005年12月,高明刚到这个地处西南边陲隶属“二炮”的部队两个星期。 之前,刚满20岁的高明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文学爱好者,曾经留一头过耳的长发,喜欢读《孙子》,也喜欢和别人辩论。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军队退休女干部,1986年从部队退休.当时我虽离岗了,心却不服老,心中仍然希冀着新的起点.当在职干部纷纷报考自修大学时,我也不甘落后,希望能一圆年轻时没能实现的大学梦.经过三年的刻苦努力,我终于成功地取得了汉语言文学大专文凭. 三年的努力学习和大专文凭的获得给了我极大的自信。我在20世纪60年代曾参加《解放军文艺》组织的文学创作学习班,跟随编辑到上海、北京、山西等地实习采访和练笔写作,并在编辑指导下,于1967年在《解放军文艺》先后发表了两篇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