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993年4月22日,《国际商报》头版大字刊载“墨西哥对我商品大规模征收反倾销税”的消息,对此我国经贸界人士颇感震惊。尽管这几年我国出口屡遭欧共体、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反倾销,但被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此严厉地反倾销尚属首次。1991年,墨西哥首次对我国出口的陶瓷进行反倾销调查,当时根本未引起重视。事实上,墨西哥是最经常使用反倾销手段的发展中国家,甚至连美国负责反倾销案件审理的前任官员格里·赫里克在1992年1月递交给美国贸易紧急状态  相似文献   

2.
《领导文萃》2008,(20):6-6
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美元不断贬值及通胀正在挤压美国生产商所称的“中国价格”——中国制造商曾经能提供的40%至50%的成本优势。美中贸易失衡正开始自我纠正,中国出口不断下降,美国出口则在增加。外包至中国的模式开始兴起时,当时原油价格仅为每桶20美元。而在过去几个月中.原油价格已上涨到110美元。这使一些公司开始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邻近美国的墨西哥北部,还有些选择直接转移回美国。其他一些因素.如废除出口退税、爱国心驱使和环境担忧等也让许多公司离开中国。(美国《华盛顿邮报)2008年9月8日)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究了美国对中国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1)美国对中国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产生了贸易调查效应,课征反倾销税对美国该行业进口产生了显著的贸易限制效应,实施反倾销措施引致了美国进口向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转移,并促使中国木制卧室家具出口发生国家间贸易转移,特别是家具产品间贸易转移。(2)美国对中国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引致了价格上升效应。外国直接投资旨在跨越反倾销税壁垒,但增强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由此减少甚至逆转美国反倾销政策的保护作用。美国对中国WBF反倾销已导致部分外资家具企业开始向第三国转移投资。本文建议中国商务部可引导建立行业预警机制,鼓励WBF企业加强研发和设计创新,被控企业应积极应诉,谋求市场导向行业地位;鼓励和支持中国WBF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资讯     
木制家具将成为美国下一个反倾销对象 近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目前美国有44项反倾销举措针对中国产品。据悉,继钢材、彩电之后,木制卧室家具将成为又一个反倾销对象。日前,美国14家木制家具生产商声称,中国产品已经对美国的家具行业造成严重打击,他们准备向美国政府寻求保护。据统计,2000年美国国内所有木制家具的产值为121.2亿美元,而去年下降到106.7亿美元。美国公司称,进口产品大量增加导致过去两年半中美国数家大型工厂关闭,超过34,000人失业。对18家家具公司进行的调查显示,这些公司2002年的营运收益较2000年下降了47%。去年,来自中…  相似文献   

5.
泊头东方果品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七年,是与香港合资的股份制企来。公司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下辖企业食品有限公司现有储量15000吨综合冷库群一座,选果加工车间两个,精品果园基地1600亩。总资产19500万元,固定资产8600万元。是河北省鸭梨出口企业协会牵头单位和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理事单位;2001年被农业部、外经贸部命名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企业”。同年,“金马”牌鸡梨荣获“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2年该公司产品打入全球最大零售商美国活尔玛公司。泊头东方果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果品、蔬菜…  相似文献   

6.
面临欧盟对华频繁实施的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中国企业应对乏力,损失巨大。2011年4月19日欧盟又发起对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大豆蛋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本文以此事件为例,从中国、欧盟两个层面分析欧盟实施此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并试图揭示此反倾销案例对企业、行业协会、政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全球对华反倾销诉讼在宏观经济因素、报复性因素和制度因素方面的动因进行了整体检验,试图通过与其他出口国遭遇反倾销动因的对比,判断中国出口是否遭遇了歧视性反倾销;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组检验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歧视性及其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一国通常基于不利的经济形势或者对贸易伙伴国的报复,提出更多的反倾销诉讼,但是全球对华反倾销增长并未表现出和其他出口国类似的规律性特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出口的反倾销几乎不考虑各类经济因素,也并非对中国之前反倾销行为的直接报复,均具有相当的主观任意性和歧视性。从影响国际反倾销的制度性因素来看,发达国家倾向于在贸易伙伴国报复能力较弱的时候发起更多的反倾销诉讼,其对华反倾销相比发展中国家更具歧视性。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有效遏制针对中国出口歧视性反倾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直面反倾销     
我国加入WTO以来,在保持对外贸易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也不断遭遇来自主要贸易伙伴的一系列反倾销措施,连续十一年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奥康不仅在行政上,而且在法律上赢得了抗辩欧盟皮鞋反倾销的双重胜利。回顾欧盟对中国出口制鞋企业的反倾销调查2005年7月7日,欧盟对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皮鞋进行反倾销调查。这一年,中国皮鞋总产量历史性的达到了25.3亿双,比两年前增长了40%。其中,仅对欧盟单一区域的出口量就达到了1.96亿双,相当于欧洲皮鞋生产大国西班牙当年皮鞋出口量的两倍。中国制鞋企业的生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之所以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根本原因是贸易保护主义作祟。近20年来中国出口增长强劲,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以一个日益强有力挑战者的形象出现在国际市场上,进口国竞争产业对此恐慌不已。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自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急增,1993年对外贸易总额已达195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1位,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然而,正当中国雄心勃勃地扩大对外开放的时候,一些外贸企业却频频在国外受到“反倾销”这只拦路虎的攻击,使得大批出口“拳头”产品在国际市场折羽而归。 反倾销措施是当前国际通行的贸易策略,它已被明文写入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后文件中,其全称为《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六条的协定》(即简称《反倾销守则》)。凡属关贸总协定的成员  相似文献   

12.
尽管中国2001年底正式加入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尽管以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和美国卡托研究所为主编制的弗雷泽/卡托2001年的世界经济自由度指数把中国排在81位而把俄罗斯排在117位,尽管1998年欧盟通过决议将中国从其反倾销政策中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除去,给予中国介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之间的“特殊市场经济国家”待遇;尽管美国已经承认一些中国大陆企业“市场经济”待遇,但是欧美的反倾销中,中国仍然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受到歧视性待遇,而俄罗斯已经被作为市场经济国家…  相似文献   

13.
早在1979年,欧盟就对中国机械闹钟和糖精钠提出反倾销指控,截至2000年底,对华反倾销案共88件,其中超过1亿美元的9件,超过100万美元的32件,仅欧盟地区利用反倾销手段就影响我国10%的出口额。  相似文献   

14.
龚炯 《经理人》2009,(10):36-36
9月13日,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立案审查程序。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对美国一而再、再而三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不得不做出的反击。  相似文献   

15.
杨文娇 《经营管理者》2014,(30):213-214
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之下,中国出口的逆向增长,更使中国与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摩擦显得尤为频繁。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欧美的反倾销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希望能从中得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中国产品屡屡遭受欧美国家的反倾销指控,使出口企业损失惨重,因此,加强反倾销会计的策略研究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遭受反倾销挑战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反倾销会计的控制策略与发展策略,旨在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民营出口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打进国际市场,对欧盟等国家的商品造成冲击,引来了普遍不满,于是贸易壁垒不断增加,反倾销诉讼日益增多,查扣、抢烧、联合抵制……各种不测事件频频袭来。面对贸易壁垒,多数民营出口企业仓促应诉,最终遭到沉重的打击,不少企业被征收不同程度的反倾销税,使民营出口企业的利润大为减少。2006年12月20日是欧盟反倾销起诉的最后期限。国内1600多家鞋企选择退缩,只有奥康等四家鞋企向欧盟法院递交反倾销起诉书。面对国际贸易壁垒,民营出口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从容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 1979年8月,欧共体对来自中国的糖精实施反倾销调查。这是中国产品第一次在国外遭到这种调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0年9月初,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提起倾销指控、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案件378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至少直接影响中国出口100亿美元以上。近年来,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对华商品反倾销起诉更是大幅增加:从1999年到2000年上半年就发生53起,还有10起在立  相似文献   

19.
奇瑞造车记     
崔巍 《经营管理者》2007,(6):110-113
今年四月的上海车展,奇瑞携30款新车高调亮相,与汽车巨头菲亚特同馆,2100平方米的展台,奇瑞派头尽显。有消息可以解释奇瑞缘何这般高调:今年年初刚从叙利亚公干回来的中国汽车协会张小虞非常欣喜地发现,在叙利亚的马路上,大量的奇瑞轿车“横冲直撞”。回国后,他对奇瑞的常务副总李立忠说,你们的汽车在国外的市场占有率让我吃惊!奇瑞人为自己走的一条国际化路线骄傲。2001年底第一批奇瑞轿车开始出口,随后每年成倍增长。2005年出口近1.8万辆,2006年出口突破5万辆,占奇瑞公司当年销售总量16%,占全国轿车出口70%以上。目前已向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轿车出口量连续四年居中国第一。2006年3月以来,奇瑞还向美国出口了1万多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实现了中国汽车企业向发达国家大批量出口发动机的“零”的突破。2006年10月,奇瑞公司更是与意大利菲亚特集团签订年供应10万台发动机的合作协议。一个国产汽车小厂,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从国内脱颖而出,并昂首走出国门,跻身全国轿车市场的四强,出口份额更是全国第一!归根结底,坚决走自主产权和国际化之路是奇瑞成功的模式,这或许能给国有汽车企业一番启迪。  相似文献   

20.
许宇轩 《经营管理者》2013,(4X):272-272
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反倾销形势,在应诉反倾销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权益,是当前中国出口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我国会计反倾销应诉的现状来展开讨论,并对解决相应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