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我认为理论界的认识并没有完全解决。本文想作一探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书中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乃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性质和情况罢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73页)毛泽东同志这一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述,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否定了那种认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完全适应,没有矛盾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而且也科学地阐明了这些矛盾不具有对抗的性质。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2.
孟捷 《人文杂志》2022,(6):22-27
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上,《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一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著作。今天看来,斯大林的这部著作一方面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另一方面也制造了一种为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进行辩护的意识形态。《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最大功绩,是将生产关系界定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联系生产力考察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规律。然而,斯大林的失误也存于此。《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虽然试图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却回避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关系的内部矛盾及其改革的必要性,进而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表述成与生产关系(所有关系)变革无关的,单纯表达手段(生产力)与目的(社会的物质文化需要)间联系的抽象规律。毛泽东等人对斯大林的批判性反思,一方面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论超越,另一方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先声。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特点的认识是不科学的,带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致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几经挫折与失误。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特点进行深刻的反思。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由于不具备直接实践的条件,他们基本上没有作出什么论述。列宁虽然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由于辞世过早也未能对这个问题给出具体论述。斯大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实际领导者,也是从理论上阐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第一人。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特点的论述,集中反映在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所提出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内涵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源泉蕴藏于社会矛盾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同样依赖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前进。列宁指出:引起发展的运动,是不可避免地通过矛盾的产生及其克服进行的。“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说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这当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想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教训,并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并且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矛盾统一起来,克服了在我国也存在的形而上学地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观点。他说:“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着  相似文献   

5.
列宁指出:引起发展的运动不可避免地是通过矛盾的产生及其解决进行的,“事物的本质也是如此”。“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矛盾的存在和矛盾的克服(解决),不仅是以往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社会主义社会正是通过矛盾的辩证运动而发展的。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的规定性,集中地反映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面。从经济基础方面看,经过4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在我国深深扎根,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这一点,我们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已经作出了根本的估计。《决议》指出,我国在工业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国11亿多人口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少数地区已开始向小康型过渡。所有这些,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从另一方面看,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想作了很高的评价,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论述。“他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特殊性,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决议》)毛泽东同志这个哲学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普遍适用。当然,社会主义时期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新的特点,弄清楚社会主义时期矛盾的普遍性和殊特性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初步想法,以便于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着每一个社会形态的性质,规定和影响着社会其它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已经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五卷372—373)。  相似文献   

8.
(一)原因 1、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论述 四版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是决定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几种所有制形式和由这些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社会劳动性质的特点以及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各国之间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世界体系国家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人及其需要”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多次谈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在具体的表述上也不尽完全相同。他在“雅罗申柯同志的其他错误”一节中说道:“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人及其需要,即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同志不把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表述为“人的需要”,而说成是“人及其需要”,这是为什么呢?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的用语是非常严谨的,因此他这样讲,而不那样  相似文献   

10.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一向是正在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是否应当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如何使这种研究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却是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最近,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齐云刘景泉主编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概论》一书,对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做出了贡献。该书从矛盾的性质、体系、运动和处理等方面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进行了许多新的、很有意义的探索。这是这本专著的  相似文献   

11.
矛盾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范畴。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矛盾分析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毛泽东的辩证法就是矛盾辩证法。在民主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等宏篇哲学巨著。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朗以后,毛泽东认识到单靠过去的《实践论》、《矛盾论》不行了,要结合新的实际写出新的作品。毛泽东的这个愿望虽然没有实现,但是他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实际上已建构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体系,初步阐明厂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基本观点,使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得以“完结”。然而通观这些理论观点和见解,它既蕴含有理论建树,但又不甚准确,甚至存在有严重失误之处,特别是在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多次造成违反理论现象。今天看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1957年前后中国社会政治思潮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形成与实践中所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应忽视的。基于此,本文仅就这一问题做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 当前我国阶级斗争有什么特点,刑事犯罪是否都是阶级斗争的表现,刑事犯罪的矛盾性质是什么,以及怎样区分刑事犯罪的矛盾性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社会阶级斗争实践向法学理论工作者和司法实践工作者提出的,需要认真研究并进一步明确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分析,以资  相似文献   

13.
张江明同志所著的《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与应用》(1990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理论与应用》)一书是作者近10年来在社会主义辩证法园地辛勤耕耘的成果。该书视角新颖、思路开阔,在许多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首先,这本书在社会主义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建构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如何建构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目前学术界意见不一,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强求一致。虽然如此,《理论与应用》的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与探索,提出建构这一学科体系的理论出发点:“社会主义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新情况、新特点、新矛盾、新观点的哲学概括,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辩证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与应用》第412-413页)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以非对抗性矛盾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有机体的矛盾发展及其辩证运动的规律,其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非对抗性矛盾,而它的最大特点是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成为它们之间的桥梁和连接点。《理论与应用》一书所展示的社会主义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中的一些经济范畴,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经济中。我们不应该轻易抛弃这些范畴。这是《资本论》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斯大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曾经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少的真理,但是,他对《资本论》中某些范畴和某些原理所作的论断,是值得讨论的。例如,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必须抛弃剩余价值、平均利润率范畴,“也必须抛弃从马克思专门分析资本主义的《资本论》中取来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文发表50周年。重新学习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思想的理论贡献及在此问题上的失误作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七年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提法比较好,并且说:“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邓小平文选》第168页)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或者说,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应该具体表述为什么,这是在全国第二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学术讨论会上争论比较热烈的一个问题。与会同志提出了十多种不同的具体表述。(参见本刊一九八五年第四期)现在,我们摘要刊出四种有代表性的看法,以供读者参阅。此外,房良钧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请参阅一九八五年三月五日《天津日报》有关文章。汪向东同志提出“社会生产力同经济体制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请参阅广东《现代哲学》杂志一九八五年创刊号。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于1958年底至1960年初阅读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在有关批注和谈话中体现出他深刻的思想和辩证的方法,这对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思想和方法,又取决于他对辩证法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东哲学界开展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探讨研究。为了将这个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现将有关论点简介于后,供参考。一、关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意义。同志们认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①它体现了把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当作根本任务的正确思想。②只有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才能更好地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社会性质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过去哲学界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落后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④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内容、特点、性质、解决方法、发展规律,就能够把它作为分析解决现实的各种具体矛盾的方法论指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主义事业。⑤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历史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课题,历来为党和政府所重视.1957年6月19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光辉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明确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性质、特点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当时解决矛盾的途径、方法.这是他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个根本指导思想.40年来,这个根本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直发挥着有益的作用.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内部矛盾更为突出、更为复杂.面对新的情况、新的现实,江泽民同志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重温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高正确对待人民内部矛盾的政策观念和处理能力.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总结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和苏联、东欧等国经济建设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悄况,从1956年开始努力探索我国经济建设的道路,以后他多次批阅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领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这一理论的有些观点至今对我们仍有着重要的启迪作刚。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