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语言学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两个重要的成篇手段.英汉语篇的基本差异在外在的衔接与连贯这两个方面十分明显.由于不同语言的衔接手段和连贯形式各有异同,译者必须对原语和译语在这两方面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还要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在翻译中自觉地将原语中的某些衔接手段和连贯形式转换为符合译语的表达方法,这样才可以达到异曲同工的成篇效果.因此,对衔接手段和连贯方式的认识和把握,无论是在理解原文还是在用译语表达的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用引文与正文间的互文参照关系做隐喻,来映射原文与译文的互文关系,从而进一步说明,原文各语言层面上的表达可视为激活译者的相关译语语篇储备的互文符号。宏观策略上,译者可根据翻译目的等相关翻译情境来决定如何使用原文;微观操作上,译者应不囿于语言表层的一一对应,而要增强语篇储备意识,并在翻译创作中积极地调动相关语篇储备。  相似文献   

3.
辞格的翻译是译者与文本在进行对话。译者与辞格文本的对话 ,应该有自己的原则 :1)源语所用的修辞格 ,应该尽量在译语中表现出来 ;2 )源语用的修辞格在译语中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 ,译语可以用别的修辞格来弥补 ;3)即使源语未用修辞格 ,但为了把源语的意义更好地传达给译语读者 ,译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4.
胡月增 《中州学刊》2006,(4):250-252
翻译作为文学文本生成的一种形式,不是对原作的刻意模仿或严格再现,而是一种无意识的变形和异化。译语的异化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抗与对话。译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也是一种翻译诗学的潮流,它对译者及其译语都有很大的影响。好的翻译是译语的优化,即保持异化适度。译语优化的过程,是译者在原作句子结构的束缚之下,因难见巧,在信与美、神与形、化与讹的对立中寻求和谐的过程。译语的优化将是我国新世纪翻译文学新的潮流。  相似文献   

5.
胡作友  张小曼 《学术界》2006,(6):212-217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处理好语篇翻译的关键在于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诸要素的关系。在翻译理解过程中,译者应当充分考虑到影响翻译过程中的各种语境因素的作用,这样在翻译时才能达到与原作者的心灵契合。在翻译表达过程中,译者既要充分发挥目的语优势,关照语篇翻译的七要素,使译语读者能够顺利理解原语语篇的题中之旨及题外之意,又要充分照顾原语语篇的社会文化语境,充分尊重原语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差异。得当的语境分析有助于克服文化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取得功能对等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翻译与文化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翻译在处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时,有两种文化取向:译语文化取向和源语文化取向。这两种文化取向各有优缺点。前者的优点是译语可接受性强,迎合了译语读者的文化心理,缺点是导致了源语文化亏损。后者则相反,它保留了源语词语的文化形象,但译语词语对读者产生陌生感。以源语文化取向翻译的词语要经过由陌生到接受和融化的过程。本文认为,翻译在选择文化取向时应考虑译语的可接受性和源语文化的差异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公示语翻译中译者的读者意识,译者应熟练掌握译语的的表达习惯,熟悉译语与源语的文化差异,照顾译文读者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现实中大量的作为企业外经贸活动基础的企业外宣文化的译介,需要切实的翻译标准指导,以使之有章可循。本文从语篇功能转换的角度,结合具体译例提出了指导企业外宣文化译介的标准,即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指示功能“灵活对等”;以地道句式准确转换信息功能,并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华夷译语》一书计甲乙丙丁四册。其中与“续增”二字有关的显然只有丙丁两册。丙册题名为《华夷译语鞑靼馆下续增》,丁册题名为《续增华夷译语》。以往,学者们对《续增华夷译语》研究不够,因而未知此丙丁两册实为一本。丙册分为天文门,地理门、时令门、花木门、鸟兽门、宫室门、器用门、衣服门、饮食门、珍宝门、人物门、人事门、声色门、数目门、身体门、方隅门、通用门等十七门,共有词条三百一十四个。此十七门的划分和顺序都沿袭了《华夷译语》甲册的体例。其中前三门即天文门,地理门、时令门的四十六个词条,对中古蒙古语词汇研究提供着宝贵的资料,是很有价值的。其余白花木门至通用门的二百六十八个(除三个例外,共二百六十五个)词条,无疑是拼凑而成的。上述中有三个例外:人物门头条“朝廷:迭都孙”一词和声色门头两条“蓝:蓝;皂:皂”二词。逐条分析这二百六十五个词条,我们发现它们或直接抄自《华夷译语》甲册,或把《华夷译语》甲册中的单独两个词条硬捏在一起。直接抄自《华夷译语》甲册的例子有:  相似文献   

10.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观,揭示了背景知识在翻译活动中的不可或缺性,体现了译者在这一交际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原则探索美国影视剧的字幕翻译,有助于进一步将译语接受者的百科语境知识融入翻译过程,加深译语接受者对影片内容、影片搭载的原语文化的了解。同时,从认知的角度探讨翻译,也有助于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将自己的认知体验融入到影片赏析中,对影片的理解也就更为透彻。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中形与意的关系也是衔接与连贯的关系。翻译是形的变换 ,意的传达。语篇的形必须衔接 ,意则必须连贯。汉英互译尤要注意衔接对译文连贯乃至神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照应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种重要衔接方式。自从韩礼德和哈桑于1976年首次提出衔接理论以来,研究者对英汉语篇衔接方式做了较多的对比研究。本文根据衔接理论,结合大量的英汉科技语篇实例,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在照应这一衔接方式上的一些共性和差异,研究照应在英汉科技语篇中的不同体现,以及英汉语篇翻译中照应衔接的转换对于英汉科技语篇翻译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翻译过程中,语篇连贯直接关系到译文的交际功能能否实现,并影响着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非结构性衔接涉及的正是语篇的基础,是影响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之一,包括指称、省略、替代、连接、词汇衔接几个层面。从语篇的视角来探讨英汉、汉英翻译中对非结构性衔接链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翁显良先生认为绘画贵在气韵生动;文学翻译要求意足神完。原文作者的“意态”不仅可译,而且非译出不可。积译时,译者需要“神遇”,领悟作者之意,忘却有形的一切,进行再创作。整个翻译过程要“得作者之志,用汉语之长,求形似之效”。译文必须达到与原文大致相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社会符号学的意义观,意义分为指称意义、语用意义、言内意义。其中言内意义历来被认为是翻译的难点,是制约可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言内意义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均有体现,如语音、词汇、句子和篇章等。本文就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所涉及的语音、词汇、书写这三个层面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接受美学翻译观的指导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的宣传画册《发现崇左》的翻译实践展开个案分析,得出:译者在进行地方宣传画册翻译时,需明确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借鉴译入语平行文本常用的范式,灵活使用直译法、释义法、加注法、省译法,采用简洁直白的语言表达,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对于宣传画册中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译者需发挥主体性,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讲好地方故事,传播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论与隐喻认知的工作机制密切联系。隐喻的构成特点决定隐喻的理解和翻译是一个具有目的性、跨文化的选择过程。翻译时,针对目的性强的源文本和译文,应首先分析源文和译文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再对源文本中的隐喻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修改或增删,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进行翻译;针对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隐喻,翻译时不妨灵活运用直译加注、替换喻体或转化喻体等方法。有时为保证译文的语际连贯性,翻译时还可采用添加喻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谢红秀  冯卉卉 《云梦学刊》2013,34(2):142-145
接受美学扬弃了"文本中心论",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倡导把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放到研究的首位,肯定读者对作品的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建构意义。电影是一种属于大众化的传播媒介。任何高水平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很好的语言驾驭能力、文化理解力和艺术理解力,还要预见译语观众的期待视野,考虑他们的情感需求、语言和文化审美习惯等,让译语观众与原语观众的审美体验融为一体,而这些正是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