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宝宏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12(2):76-82
文章针对战后资本主义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事实,肯定了跨国公司对人类整体文明的发展具有某些积极作用;同时,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具体论述了跨国公司对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生存所具有的种种本质功能;并根据对跨国公司各种矛盾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指出跨国公司不可能永久繁荣下去。 相似文献
2.
《中华儿女(海外版)》2001,(8)
90年代以来,世界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首先是冷战结束,第二是经济一体化加速,第三是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搜集、加工、传输、分配)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的图景。人类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数字化和网络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跨国公司的全球策略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注意。而中国在跨国公司的战略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个中心的转移当前,跨国公司已把中国纳入其全球战略安排之中。跨国公司近年来进行的战略调整和管理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李国权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本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后工业社会”冲击,这场冲击在经济领域引起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经济国界模糊化,跨国公司做为世界经济的庞然大物其地位愈加重要。“没有跨国公司的大国就是小国,拥有跨国公司的小国就是大国”,这不但在经济领域而且在社会、政治领域也成了不言自明的事实。随着初级阶段理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发展跨国公司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中国飞速增长的经济和迅速膨胀的实力,又为发展跨国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即将到来的“太平洋世纪”美、日、中三国抗衡中,中国最迫切的是“发展什么样的”和“怎样来发展”我们的跨国公司,这将最终决定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周新苗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4):111-114
跨国公司对我国农业的投资是根据十六大报告中所述的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而提出的 ,是基于我国农业面临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新构想。文章通过国外跨国公司对我国产业投资结构的分析 ,以及我国农业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模式相比较来论述国外跨国公司对我国农业投资的可行性 ,并对相关模型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5.
企业并购在美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美国跨国公司并购行为的变迁,对当前中国的企业并购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的企业并购存在行政干预过多、企业监管缺位、并购后管理滞后、金融市场功能不尽完善等问题。借鉴美国的经验,可以提出中国的相关制度安排,如:建立跨国并购扩张战略的梯度优势、强化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并购动机、大力推行战略性跨国并购、重视跨国并购后的整合、培育和规范中介机构,等等。 相似文献
6.
开放创造繁荣,闭关营造无知。也许还有人记得,当年在中国南方最早开放的深圳蛇口工业区发生过一则故事:一位负责接待工作的中国干部在迎接到访的美国商务代表团时,笑容可掬地询问对方:“英国人是讲英语的,你美国人讲什么语? 今天,当后人们回眸过去的历史,在为自己前辈脸红的同时,一定会更加体会到对外开放的真实含义。幸运的是,中国选择了开放,世界也开始选择中国。国门初开,登门而到的第一批好奇者是与祖国大陆血脉相连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1980年4月,香港人伍淑香女士领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0001号合资企业批准书,合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在京城开业。之后不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市场结构演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俊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60-6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跨国公司的进入改变了我国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格局。我国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投资这一有利契机,纠正我国市场结构的缺陷,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参与全球范围的垄断性竞争。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已成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公司国际竞争力,积极培育跨国公司成长。文章总结了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三个基本条件,指出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群体多为企业集群、具备垄断优势的企业、中小型企业,阐明了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9.
王成兴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本文在对大量史料整理、分析后,提出:迟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已经认识到潮汐现象,但还不能对其成因进行科学解释;东汉王充第一次将潮汐与月亮的运动联系起来,唐代窦叔蒙又极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宋代我国的潮汐理论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取得了丰硕成果,居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对潮汐的认识同我国古代其它科学学科一样,在缓慢向前发展,直至与近代科学合流 相似文献
10.
人们通常把通货膨胀归结为一种货币现象,即流通领域中的货币超过了商品流通需要量。可为什么会发生货币的过量供给?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四轮通货膨胀的连贯考察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固然突出地表现于流通领域,然而其发生根据却是在中国的社会再生产运动之中,其两个深层原因:一是农业生产对通货膨胀的基础性制约;二是国民收入超分配的惯性推动 相似文献
11.
黎威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Z1)
对于中国古代科学的认识,目前存在不同的看法。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严肃的自然科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古代思辩哲学对古人认识自然的影响等几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29个省份1985-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通过3个产业因素和8个地区因素对FDI流入引起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主成份分析法检验了过去23年来中国东、中、西部各省份的投资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结果表明,产业发达程度、产业构造及产业凝聚力等产业因素对跨国公司的FDI决策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而产业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FDI流入也较少.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产生的正面影响包括:使中国经济加速融入世界分工体系;扩大了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同时,这种投资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投资主要增加中国的加工贸易出口,其获得的附加值底下,使中国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末端,经济地位难以提高;耗费大量的生产资源,而技术、管理要素投入较少。同时提出这种“产业内贸易”并非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自然结果,而来自外部影响,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14.
梁开银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1):50-55
中国跨国公司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法律只是借用来阐述一些相关的法律问题.它不是国际法主体,也不是国内法主体,而只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一个企业集团或体系.它所具有的经济上的整体性与法律上的离散性,导致了中国跨国公司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在管辖权、国籍、破产以及母子公司责任承担方面存在着冲突,应该根据中国海外投资和吸引外资的实际加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5.
富士康发生多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想了解为什么在世界五百强的大企业里会发生员工连续跳楼的事件,在这背后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和促进的,目前跨国公司逐渐向着把母国作为基地实现技术创新而发展,在1997年开始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投入大量的技术,此时便出现了中国本地化发展的趋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新兴市场,所以在人力资源在中国的本地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然而人力资源管理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条件,那么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就要考虑对员工的选派、培训、评估,这不仅仅影响员工个人的前途发展,也是对公司海外业务能够顺利实施的有利保障。人力资源作为跨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要想经营本地化,务必要在人力资源本地化中取得成功,但是目前很多跨国公司在人力资源本地化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需要逐步不断去改进方案。跨国公司实行人力资源的本地化对跨国公司和我国都是有利的,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王明有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27-29
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资产阶级,既是毛泽东一生中思考的重要问题,又曾是一个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学习、研究毛泽东的中国资产阶级观,对我们今天妥善处理各阶层的利益,建立和谐社会,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共诞生伊始,就开始了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中共有些什么认识?何时真正认识到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二大以前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从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到二大以前,共产党人认为,中国是带有殖民地、封建性的幼稚的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前后,绝大多数共产主义者从劳资对立的观念出发,认为“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是资本家的国家,一是劳动者的国家。……现在除俄罗斯外,劳动者的国家都还在资本家的国家底下,所有的国家都是资本家的国家”,体现于阶级关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电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企业风险、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阐述,企业风险因素与企业组织结构管理之间的关联性的描述,以及企业风险管理部门与企业内其他部门的关系介绍,指出当前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暂时停留在危机管理的意识状态上,提出变革时期的电力行业,影响企业战略制定最主要的风险因素是来自于企业外部的政策、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垄断组织 ,已经把中国纳入发达国家的全球战略经营网络中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吸收国之一。这对中国经济的某些领域已构成了垄断 ,由此带来了贫富差距扩大、挑战国家主权、冲击国有企业等方面的问题。如何按照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重新审视跨国公司的垄断 ,是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重要问题。应当在防范与抗衡两方面入手 ,有效地抵御跨国公司垄断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