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近,交往实践观论者“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这一关键问题上”,为着纠正哲学界“对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对“实践观的内容、结构和本质特点”的不同看法。他们以为“本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有关见解,对传统实践观的内容和结构加以变革,拓展到交往实践观”,就可以变实践概念为交往实践,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交往实践观。在我看来,上述看法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见解是相左的。现就实践概念、结构、本质特征和实践观的哲学实质几个主要问题,谈谈同交往实践观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2.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特别是对于实践范畴本身的研究.吴建国、崔绪治同志提出要对“那种流行的实践观进行唯物主义的‘净化’”,并主张摒实践的目的于实践活动之外,而把实践活动看做是“纯粹的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把实践概念理解为“客观物质范畴”。这里涉及一个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根本问题。本文仅就我们对于实践范畴本身的不同理解及其在理论上对真理标准问题的影响,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晋阳学刊》一九八三年第五期发表的李怀君同志的《“不应把工具、对象和结果纳入实践范畴”吗》一文,对拙文提出不同意见,这对于进一步研讨实践要素问题是有益的。李文认为,工具、对象和结果是实践的要素,应当纳入实践范畴,不然,那就必然导致“抽象、空洞的实践观”。我对李同志的论证仍有疑问,想再谈点粗浅看法,与李同志商讨,并就教于其他同志。李文也以马克思的这一论述为根据:“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里,马克思明明把“劳动本身”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并列作为“劳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对实践的规定性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思路,这是非常可喜的。问题在于讨论中有两个问题明显地被忽略了。其一,马克思主义理解实践的基本点是什么?其二,实践的根本特性是什么,笔者认为,我们如果弄不清这两个问题,也就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科学实践观的本质内涵。因此,本文试图就这两个问题谈一些不太成熟的意见,以求教于同仁。 一、商品生产是马克思主义理解实践的基本点 生产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最基本形式,科学研究、文艺创作、文化教育和社会改造等诸种活动,究其根由和目的,无不产生于生产实践并为其服务。所以,关于生产实践及其特点的界定和说明,是科学实践观的基础内容。对此,人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但是,生产实践从它主要“为谁”而进行的角度看,可划分为自给自足的生产和商品生产两大类。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马克思主义用以理解一切现实的实践究竟是哪一种生产  相似文献   

5.
国家观是一种国家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某个历史阶段人们对国家的看法的真实反映。19世纪末,张之洞和福泽谕吉各自写成《劝学篇》,以求救亡图存、文明开化和国富民强。虽都名曰《劝学篇》,其反映的国家观却不尽相同;张氏主张维护国家的封建皇权和儒家伦理,福泽氏强调国家的独立、自由、平等和法治。两种不同的国家观,反映了两者不同的政治人格,也暗示了中日两国的不同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问题上,系统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同志有关实践的一系列论述是我们党和人民的极其宝贵的财富。今天进一步学习研究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观点和实践方法,对端正广大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正确地进行四化建设,都是十分有益的。 一、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用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批判旧唯物主义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指出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  相似文献   

7.
何新同志的《关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本来涵义及其演变》一文(见《学术研究》1980年第4期),对新编《辞海》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辞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不少意见是正确的,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徐庆凯同志的《关于形而上学的两个问题》一文(见《学术研究》1981年第2期),纠正了何新同志对形而上学看法上的缺点,但回避了新编《辞海》这两个辞目的不足之处。这里,我也想就形而上学的概念,谈两点看法。(一)旧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一谈到旧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就理所当然地说,它是研究灵魂、上帝、自  相似文献   

8.
夏甄陶同志写的《实践的要素、特性与真理的标准》、《再谈实践的涵义和要素》这两篇文章(以下简称夏文),对于哲学界深入探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尤其是实践观方面,是起了推动作用的;其中不少观点是很有启发性的。但是细读此文,又感到它所集中阐述的关于实践目的的观点难于苟同,因此,不揣冒昧,想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向夏甄陶同志请教。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上发表了刘奔同志《主体—客体关系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是一回事吗?》一文,该文认为不能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混同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哲学基本问题是有意义的。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往往限于哲学基本问题是一个还是两个以及思维与存在行没有同一性的争论,对与哲学基本问题直接相关的概念或范畴的理论分析却重视不够。其实,只有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范畴作深入的理论分析,准确地把握这些概念和范畴,才能真正深入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刘奔同志的文章,从这个方面研究哲学基本问题,走出了新的一步。但文中的有些提法和观点,还值得商榷。例如,该文认为,精神一物质关系问题是本体论上的问题;主体一客体关系问题则是认识论上的问题。(见第171页)又认为客观存在这个概念比客体概念更广泛,客体概念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实际地进入人们实践领域中的那一部分,(见第173页)这些看法就似有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1980年第五期发表的张华金、马积华两同志的文章,为了论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泉源说:“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首先是人们实践、改造的对象,然后才是认识的对象。”这个说法牵涉到过去曾经讨论过的先有桌子概念还是先有桌子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先有概念的认识,还是先有改造的实践。我认为:先有桌子概念而后有桌子;先  相似文献   

11.
<正> 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给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下了一个如下的定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这里包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相互交换其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一切共同构成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近年来,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斯大林的上述定义也引起了众说纷纭的评论。本文仅就孙冶方同志:《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经济研究》1979年第8期)和林子力同志:(《经济理论研究的若干方法问题》(《红旗》1979年第12期)两篇文章中的若干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与两位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年第六期发表了吴建国、崔绪治二同志的《坚持实践观上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目的性不应该概括到实践的定义中去,不赞同把目的作为实践的一个要素,把能动性列为实践的特征。否则,就是把实践“二元化”,就是实践观上的“二元论”,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对此,我是持异议的。问题的症结所在,正如吴、崔二同志所说的,是如何给实践下定义的问题。所以,本文仅就实践的定义问题谈一点看法,并与吴、崔二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3.
看了吴家麟同志的《真理能有阶级性吗?》一文(见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八○年第二期),觉得有些观点不能苟同,下面仅就"真理究竟是主观范畴还是客观范畴"问题,谈淡自己的看法,与吴同志商榷.吴家麟同志认为,"真理属于客观范畴".我的看法与此完全相反.我认为,真理应属于主观范畴.其理由有三:第一,真理是一种认识,是一种正确的认识,而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它与被反映物——客观世界应属于两个相对的范畴.第二,客观性和主观性是真理的双重属性,这双重属性存在于它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中,不能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分别归入两个相对的范畴.第三,划分范畴的根据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本质属性,真理区别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哲学概念都有它的特定涵义,都是在哲学史上形成和发展的;脱离哲学的发展历史,争论某一哲学概念的涵义,往往容易重复哲学史上某些早已结束了的争论。吴建国、崔绪治同志坚持实践标准的“唯一”性,主张“净化”实践概念;不同意把“有目的”纳入实践要素和把“能动性”归结为实践的特性。①我认为,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其主张则是不正确的。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对实践涵义谈一点不成熟看法,以求教于吴、崔两位和哲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15.
对世界观与实践观的关系问题 ,存在着两种观点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世界观哲学的理解 ,另一种是实践观哲学的理解 :世界观哲学把哲学看作是世界观的学问 ,因此认为所有理论包括实践观的哲学意义都主要源于同一个基本事实 ,即它们都是世界观理论的组成部分 ;而实践观哲学把哲学看作是实践观的学问 ,因此所有理论问题的哲学意义 ,当然也包括世界观问题的哲学意义 ,从根本上来说都主要源于同一个原始事实 ,即它们都是实践观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往人们习惯于从世界观哲学的立场上理解问题 ,而本文则尝试从实践观哲学的立场上 ,重新阐释世界观与实践观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石。然而在过去的长时期内,人们对认识论的研究,多是着重于阐明在实践基础上认识的产生和辩证发展过程,以及把握、检验、发展真理的客观途径,而对实践概念本身,则作为已无疑义的前提,未予充分注意,致使对实践概念的理解一直停滞不前。随着实践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这方面的研究才有所进展,提出了一些新见。本文仅就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实践和重复性实践是实践的高低不同的两个层次,也是实践发展的两种不同的形式。创造性实践的显著特点在于实践观念、方法和规则的不确定性,以及实践结果的新颖性;重复性实践的显著特点在于实践观念,方法和规则的确定性,以及实践结果的重复性。创造性实践和重复性实践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前后相继、不断转化,共同解决人和外部世界的矛盾。把实践区分为创造性实践和重复性实践两个层次,可以准确地确定实践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了解主客观矛盾在实践中的解决过程和实践发展的具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根据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经验,对实践的含义和内容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和科学规定。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客观的活动”;列宁把实践称为“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认为实践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环节”和“交错点”。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把实践的含义科学地表述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指出实践就是“做或行动”,是“人类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自1989年开展“检验实践标准问题讨论”以来,论及的主要观点可简述如下: 一、对实践正确性的界定。 有的同志认为,正确的实践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实践。有的同志认为这种看法不全  相似文献   

20.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而刑罚的对象是犯罪。所以,犯罪问题是刑法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犯罪呢?我们认为要全面地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犯罪这一概念的层次性,进而要明确犯罪构成及其与犯罪概念的关系。本文就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什么是犯罪。这就是犯罪观、犯罪概念、犯罪构成。 一、资产阶级犯罪观和马克思主义犯罪观 所谓犯罪观,就是人们对犯罪现象的全面的、根本的看法。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犯罪观。资产阶级犯罪观概括起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