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现阶段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必须探索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以有效地发挥政府在非政府组织运行中的作用.政府组织应是非政府组织的培育者和监督管理者,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应建立一种伙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按照"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开展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工作,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服务是其中重要一环。本研究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的分析发现:在社会层面,上海市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在社区层面,社区非政府组织是社会支持服务体系的主体;在家庭层面,家庭是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服务的主体;在个人层面,专业社工是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服务的主体,社会帮教志愿者发挥辅助作用。在此多元化社会支持系统中,各主体都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3.
我国慈善组织的外部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组织的公共性是外部监督的正当性基础.外部监督包括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利益相关者监督及独立机构的监督.政府监督主要通过主管机关和税务机关来实现,贯穿于慈善组织设立、运行等各个环节;社会监督的关键在于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则依托于法律赋予监督主体诉权;独立机构的监督则在于提高独立机构的独立性和公信力来实现有效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作为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新增的特别程序,刑事强制医疗程序面临着社会资潭供给严重不足的困境.而非政府组织以其承担协助、援助、代表和监督等职能可以将社会资源引入刑事强制医疗程序.非政府组织参与强制医疗程序有利于实现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为确保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行为在法制框架内规范运行,必须从启动、参与、救济和监督机制等方面构建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强制医疗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5.
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国家民主和社会价值的忠实守护者,它的蓬勃发展展现了一个社会的公民活力,代表着社会的多元和开放。非政府组织参与政策过程对于平衡多元社会利益,推动政府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进而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利益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从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向非政府组织星光敬老协会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可以总结出,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政策参与具有弥补"政府失灵"、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促进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公共利益;分解政府压力、监督政府行为;推动利益多元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6.
印度所推行的高等教育质量鉴定制度、确定大学最低学习水平等颇具特色;美国高等教育质量鉴定制度总体而言较为完善,具有值得借鉴的意义;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经过多年建构已趋完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在社会监督方面已经进入了一个内外协调、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建议:1.发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社会组织优势,建构专业鉴定、认定机构体系。2.分类制定高等教育标准。  相似文献   

7.
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公共危机时作用的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对公共危机,政府扮演着主导角色。但政府又不能也不必要代替一切,非政府组织有参与应对公共危机,发挥重要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要保证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时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从制度、社会和主体三个层次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8.
在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中,我国的非政府组织配合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从长远来看,进一步加强在社会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关系构建的途径是:首先,要建立法制框架内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指导关系;其次,要建立在社会管理中的平等伙伴关系;第三,要建立相互监督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关系的建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摘要]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是城市社区管理的最重要主体,其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直接关系到城市社区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当前,城市社区管理中政府主导的领域主要包括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定、执行法律和社会政策,加强社区监管,培育非政府社区管理主体的发展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政府主导应以不超越社区可以承接、不影响社会居民自治、不过多干预市场机制运行、不制约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和不影响非营利组织独立性为限度。  相似文献   

10.
非政府组织已成为世界各国反腐活动的重要力量;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集体行动的逻辑、社会资本和治理理论可以为非政府组织的反腐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从国际经验来看,非政府组织可以在政策制定和廉政立法、举报和监督腐败行为、调查廉政指数、影响政治选举等领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推动国家廉政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