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素的分类应该从构词能力和成句能力两个方面去区分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以及自由语素、黏着语素。而成词语素中的一部分,即永远成词语素只能单独成词,不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单音节动语素在体现语素两大语法功能(单独使用和构词)上具有不均衡性,成词与否的自由度有强弱之别,其中“单用和构词较均衡”这一类动语素在两大语法功能上均表现突出,是现代汉语语素的活跃分子,可成词动语素的自由度同单用频率,同构词力没有直接的正反比关系。动语素作为单音词使用的功能和构成合成词使用的功能并非互相排斥而是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收录的语素“白”15个义项,最有构词能力的是①义,其次是④义,再次是②义,最弱是(14)义;最能产的构词方式是偏正式,其次是联合式,最弱的是重叠式;形容词词素构词义项最多,名词词素次之,再次副词词素,最弱的动词词素;语际中的“白”的语素变义是非常接近辞书所收的语素共义,但(11)义的语素共义概括其语素变义还有很大的空间。通过分析发现,它们的语素变义比较近同于语素共义,但有的词语语素义没有概括,有的概括不全。语素“白”作为词的结合能力最强的是①义,⑤⑥最弱。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的科举文化中,成词语素"榜"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从词汇材料角度讲,"榜"这个语素的构词能力是很强大的。下面就"榜"的语义场进行分析,考释它的词义源流并对其分类整理,以便于更好地了解有关以"榜"为构词语素的科举词汇。  相似文献   

5.
志从古至今经历了语素化演变,即由自由成词语素演变为黏着的构词语素。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句法层面,单音词志的自由度从南北朝开始逐渐下降,到清代完全黏着化;词法层面,志作为构词语素构词力逐渐发达。是双音化推动了志的语素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语法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盲在说明汉语中没有“语素”这个语言单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①语素成词不成词的提法违反逻辑。所谓的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都是真正的词。汉语的词是单音节性质。②词和短语的划分不存在语法原则和词汇原则的矛盾。所谓的语法词和词汇词实际上都不是什么词,而是比词高一级的语言单位“词语”。词和短语划分中出现的问题仍是由“语素”的提出而引起。③全部汉语,包括口语、书面语、科技用语、日常用语以及文言成分和方言都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不能为了确立“语素”的存在而对语言材料做种种切割和分离。  相似文献   

7.
当成词语素有多个义项时 ,有时是词 ,可按照句法功能标准定性 ,语素的类别可参照词的类别 ;但当语素只是合成词中的构成成分时 ,它的类别只能是义类。分析常用字中的 2 0 85个成词语素 ,可得出结论 :句法结构中的类与词结构中的类一致的约占 4 9.2 % ,不一致的约占 50 .8% ,参照句法功能标准给语素分类是无法贯彻始终的 ,它的分类只能是意义的分类  相似文献   

8.
以<本草纲目>中收录的双字格中药名称为研究对象,对其构词法和构词力较强的的构词语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为:定中格在构词方式中占绝对优势;联合格是第二大构词法,但是所占比例很有限;联合格中词义为类义联合的词占多数,没有反义联合;复合词的词性构成多元化;构词能力较强的构词语素一般有较长的生命力,具有历史稳固性,语素所指的事物对象不易发生变化并为人们在任何社会发展阶段所接触和关心,在词中的意义多为本义,前位是本义语素的强势分布.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收录的语素"白"15个义项,最有构词能力的是①义,其次是④义,再次是②义,最弱是○ 14义;最能产的构词方式是偏正式,其次是联合式,最弱的是重叠式;形容词词素构词义项最多,名词词素次之,再次副词词素,最弱的动词词素;语际中的"白"的语素变义是非常接近辞书所收的语素共义,但○ 11义的语素共义概括其语素变义还有很大的空间.通过分析发现,它们的语素变义比较近同于语素共义,但有的词语语素义没有概括,有的概括不全.语素"白"作为词的结合能力最强的是①义,⑤⑥最弱.  相似文献   

10.
注家在给典籍作注时往往会把原典中的单音词与前代注解中的单音注释词组成一个双音组合进行注解,这些双音组合有的后来凝固成词,有的却未能成词。文章对这类有着语素承袭关系的双音组合的成词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语素承袭类双音词的成词需要满足构词成分词性相同、语义可融合以及经常使用这3个条件。  相似文献   

11.
"侵"的历时发展经历了语素化过程,即由先秦独立的成词语素变成了现代汉语中黏着的构词语素,这一演变过程大约在元明时期就已经完成了。"侵"语素化的显著特征是,"侵"由先秦多义单音词,变成了现代汉语中语义较为单一的构词语素,历时演变中"侵"的语义泛化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俄语构词法时,要对词进行语素分解,而语素切分和语素分析所分离出的一些音段是不是语素,以及它们的作用,其称谓是“中缀”还是“亚形素”诸多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争论和研究的焦点。目前,对中缀、亚形素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1)中缀不是语素,不具有表义性;(2)中缀是语素,具有表义性;(3)将“中缀”改称为“亚形素”,因为亚形素概括了几乎所有的中缀现象,它在形式上类似于语素,但不具有表义性  相似文献   

13.
程度副词由于使用频繁,某些"高量"程度副词的程度已有所削减,表现为结构功能增强,利用辅助手段表达"高量".在口语语体中程度的凸显主要有三种手段:(1)内部选择,即选择常用性低于"很"的词;(2)外部引入,包括方言程度副词的借用、外部成员的引进含"程度义"不成词语素的成词化等;(3)原式附加,包括重音、重叠、叠用等.  相似文献   

14.
剩余语素是人们运用剩余对比法对语素进行提取时提出来的概念,是共时语言中构词能力极弱的不自由语素,是语言在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成分。汉语植物双音复合名词中的剩余语素是指称义明确的语素。语义演变与文字形体分化产生的植物名称专字是剩余语素形成的主要原因。剩余语素参与构词的主要方式有前加修饰性语素与后加属语素两种。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高频语素的词语群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高频语素的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对现代汉语高频语素的构词能力情况进行分析,对现代汉语高频语素的特征进行分析,以及研究现代汉语高频语素词语群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代维吾尔语构词语素bet-及否定词yoq的划类争议,文章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认为bet-不能算作否定构词语素,yoq是特殊形容词,同时在较为细致地描写bi-,na-、-siz的形式和用法的基础上从九个方面概括了这三个否定构词语素的共性及差异,从三个方面对yoq进行了较全面的描写和分析,指岀yoq以置于名词性词语后,充当谓语;可以用来修饰名词充当定语:名物化后可以有数和格的变化可以做主语,宾语等句子成分,与往研究相比,更为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和解释了yoq,yaq,emes的特点和用法。  相似文献   

17.
"以名指属"是汉语合成词中用实体名素指称实体属性意义的现象。实体名素的多义性往往使其语素义产生不确定性并影响词义的解读。本文运用范畴论、认知隐喻学的观点,着重阐释了该现象产生的逻辑和构词美学背景、实体名素在合成词中的语法和语义分布及其意义,并对如何阐释这类语素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8.
训诂学是以古汉语词义训释实践及其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有着许多学科无法替代的功用: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的词义系统和词义演变;有助于深化现代汉语词汇语源的研究;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有助于分析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个单音多义词在降级为语素构造复合词的过程中,多个义位可能都参与构词,从而形成一组"同源语素",而那些在构词过程中意义唯一并且不会发生变化的语素则是一个个"同一语素"。复合多义词义位之间的关系与构成复合多义词的语素在不同的义位上是"同源语素"还是"同一语素"有重大关联,它们造成了复合多义词的平行义位或引申义位。  相似文献   

20.
考察安徽芜湖话中“得”的虚词用法和构词语素用法:一、相当于普通话介词“在/到”;二、相当于普通话动态助词“着/了”;三、相当于普通话语气词;此外,“得”还相当于某些构词语素。与早期白话文进行对比,其中某些现象是历史遗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