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坚持党对少数民族地区革命的领导权,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党工作以及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构成了乌兰夫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些思想不仅解决了革命和建设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对于改革开放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民族经济工作是乌兰夫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乌兰夫领导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建设和发展内蒙古牧区经济工作。乌兰夫民族经济工作思想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创造性的发展的。本文对乌兰夫民族经济工作思想的实践成就及其启示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3.
乌兰夫是我们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者,是内蒙古大学的缔造者。乌兰夫把教学和科学研究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强调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教育思想对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实现建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民族经济工作是鸟兰夫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发展时期鸟兰夫领导内蒙古各族人民建设和发展内蒙古牧区经济工作。乌兰夫民族经济工作思想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创造性的发展的。鸟兰夫的民族经济建设思想是非常全面系统、精辟的。本文对乌兰夫同志的民族经济工作思想及其对内蒙古新牧区建设的启示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5.
乌兰夫军队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民族地区的运用与发展。乌兰夫最初受到李大钊、邓中夏等同志的影响,树立了革命的世界观。乌兰夫在苏联留学时期,在中山大学接受军训,在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作战指挥以及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为他回国后组建抗日军队、指挥部队与日寇作战以及后来领导军队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础。回国以后,乌兰夫先后将“老一团”、41军、蒙旗保安总队、新三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在乌兰夫为书记的中共西蒙工委三人小组领导下举行的百灵庙武装起义是乌兰夫军事思想的早期实践。  相似文献   

6.
作为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卓越的领导者,乌兰夫同志在我国新民主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始终把祖国观念放在第一位,把维护祖国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目标;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团结的核心,树立了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他坚持实事求是,积极推动民族解放和民族区域自治,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综合改革。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作为党和国家卓越的民族地区领导者,乌兰夫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增强民族团结,为党的民族政策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其民族高等教育的实践历程中形成从实际出发,注重民族特色,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注重培养和教育少数民族干部与知识分子的民族高等教育思想。为此,当前的民族高等教育应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回顾了乌兰夫对创建和发展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总结了他在发展民族高教事业中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和进行的精辟理论阐述。认为这些经验和理论对我们今天发展民族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乌兰夫牧区工作思想中,较为集中地体现出了乌兰夫领导和开展牧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理念。这些原则和理念是:领导和开展牧区工作,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牧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牧区生产力,提高牧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牧区工作中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牧区工作要以人民群众为本;开展牧区工作要处理好民族关系,努力构建和谐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0.
乌兰夫同志自1945年11月主持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工作以后,特别是1947年5月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工作以来,为贯彻党的发展民族语文的政策,采取反对轻视民族语文、加强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改革民族文字、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全方位地启动并加强民族语文工作,为民族语言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乌兰夫同志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具有鲜明的开拓性与创新性特点,对于民族语文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得到了空前发展与繁荣,民族院校的美术院系作为培养少数民族高级美术人才的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继承弘扬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题材创作与教学问题上,课堂写生和实习采风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深入民族地区体验生活、收集素材、锻炼专业技能和创作能力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影响要素,并针对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提升面临的困境,从文化创新、文化产业、文化人才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对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提高少数民族人才质量,培养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团结等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要创新思路,拓宽培养路径,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组织发展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历史悠久,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更是其中的瑰宝之一。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学校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承担起传播和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历史使命。本文结合地处湘西的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方面的教学探索活动进行总结,以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保存和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是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是人才。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实施西部开发亟待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类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 ,强化人才意识 ;努力创新机制 ,适时调整政策 ;明确战略重点 ,突出市场导向 ;加大工作投入 ,强化人才培训。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西部民族地区应该从社会、高等院校、职校内部以及教师本人各方面挖掘师资培养潜力,构建职教师资的培养系统,以管理提高培养效益,建设一支优秀的职教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鄂尔多斯地区民主革命的中枢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北部屏障,又是沟通党中央与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共产国际的交通要道,更是党的新民主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的主要试验基地及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人才和干部的摇篮。值国家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际,鄂托克前旗适宜以其丰厚的革命历史遗产资源为依托,结合当地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以期在短期内建设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民族红色旅游地。  相似文献   

18.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教学实践发现,对民族地区高校的公外学生来说,改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是提高英语成绩及大学英语学科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消费行为文化发生很大变化,内蒙古的蒙语授课大学生在消费偏好、消费重点、消费水平等方面,表现出与其生活状况、文化特质、民族习俗等高度相关。深入了解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文化并且透视其社会成因,对于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养成良好消费习惯,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没有各民族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真正的和谐。要深刻认识当前我国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结合民族工作实际,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