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李仕明先生是当今一位卓有成就的人物、花鸟画家,他鲜明的绘画语言和洒脱的生活状态令人仰慕。仔细品读李仕明的作品,会被一股浓厚的现代文化气息所吸引,同时又被一种强劲热烈而轻松欢快的具有生命力的节奏所感染。他的作品以奇特的构图、遒劲的线条、夸张的造型、明丽的色彩、欢快的旋律为当今中国人物、花鸟画艺术注  相似文献   

2.
牛二春 《社科纵横》2006,21(5):105-106
杨飞云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写实主义油画家。他的作品画风严谨精到,用笔讲究精细。人物造型朴素而含蓄,在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中更多体现出几分东方中国文化的意蕴。把古典主义融入现代生活是他始终坚持的目标。结合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及一些现代流派的技法,他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民族寓言:安纳德三四十年代小说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纳德是印度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不仅发起组织了“印度进步作家协会”,推动印度文学的发展,而且以坚实的创作实绩,为印度现代文学的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在印度独立前,创作了《苦力》(1933)、《贱民》(1935)、《两叶一芽》(1937)和“拉卢三部曲”的《村庄》(1939)、《黑水洋彼岸》(1940)、《剑和镰》(1942)等长篇小说。他的这些作品集中于对社会底层  相似文献   

4.
于志学,中国著名国画家,1935年生。他的冰雪山水画自成一格,从题材到表现,从材料到技法都建立了他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独创的手法。在空、白、虚的处理上突破传统画法,把白与“实”(着笔处)结合起来再与虚配合组成变化多端的画面,造成莹晶透明的形象。他创造了“雪皴法”、“泼白法”、“重迭法”、  相似文献   

5.
席超 《唐都学刊》2014,(5):64-69
陈忠实前期作品一直写当下的生活,善于从道德角度切入,在变态心理和爱情描写上也多有探索,塑造了一系列新的人物形象。经过15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历练,他的创作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20纪世80年代中后期,作家经历了伤痕文学、先锋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思潮,阅读了大量外国传入的文学经典。他反思自己以往的文学创造,实现了自我剥离,他远离了写当下生活的题材,转向历史,转向人物内心,遵循文化心理结构观点,写出了中篇小说《蓝袍先生》,实现了自己写作的转型。他抓住了作品《蓝袍先生》中的语言感觉和创作状态,经过充分的准备,以沉静的状态创作出了长篇小说《白鹿原》,奠定了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4月8日解放日报上刊登了这么一组幽默画,标题为“评委亮分”,图画的主人公叫BB先生。第一幅画的是BB先生和三位评委各自亮出了自己的评分,三名评委的评分都是6分,而BB先生则打了9分,从图画中可以看出BB先生对自己亮出的分非常满意,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第二幅画的是BB先生脸上吃惊的表情,因为他发现他的左右评委亮出的评分均为6分,唯独他一个人亮出的是9分。第三幅画的是三名评委和BB先生都亮出6分的评分,而BB先生的评分版则是倒举的,很显然BB先生是看了其他评委的打分后,更改了自己原来的评分,由9分改为6分,这时的BB先生虽然倒举着评分牌,但脸上却露出了泰然的神情相反的是BB先生右边的那位评委  相似文献   

7.
于光 《今日辽宁》2003,(4):32-33
欣赏角振通的画集,不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有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的绘画作品大气、自然、笔法纯朴、表现形式上独出心裁,更有一种让人说不清的另类感觉,这可能就是他所追求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吧.也许是军人的天赋给予了他一种大思维,为此,他的绘画作品常常跳出地域和时空.在《角振通的中国画集》中还展现了画家的另一种风采,那就是他的配诗画.诗虽然不拘格律,但却信手拈来更有大境界在,体现了画家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创作手法的自然结合,在不断探索和绘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8.
正在多年的油画创作实践中,李蕾先生十分重视绘画的构图、结构、色彩、肌理,同时,力求通过色彩的渲染、物化的画面,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并将其作为表达画家情感的重要因素,让观赏者能够在作品中体味到画家的生命感悟和感情流露。他随着线和时间的转换而不停地奔波于各帧画幅之间,努力捕捉色调和明暗的变化,树立起其色彩的构架,故而李蕾的画看起来一切都恰  相似文献   

9.
甲午夏日,经我牵线,王义胜老师邀褚少研先生为其洽印. 褚先生来到王义胜老师画室,两位先生相见恨晚,交谈甚欢.一位是学养深厚的资深报人,现任辽宁日报社副总编辑,业余时间治印经年,颇有邓散木之风;一位是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桃李满天下,且为人谦逊,治学严谨,声名远扬.褚先生看到王义胜老师扔在画室地上的一堆废画,很是吃惊,眼前的情景显然超出了他的想象.在他的阅历中,像王义胜这样级别的大画家,一定是画一张成一张,随手画出的一幅画都是可以投入市场的.但是,王义胜老师却不是这样,一直对自己的绘画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总是反复推敲、探索、重画.王义胜老师笑称:“我也是废画三千啊,总感觉没有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正能在高空身临其境的俯瞰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看它的变化、看它的成长,是一件惊险刺激而又欲罢不能的事儿。我家老父亲、青岛市老摄影家张秉山先生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先后乘坐老式双机翼飞机、水上飞机和直升机航拍青岛几十次,留下了许多十分珍贵的影像资料,形成了一种浓浓的航拍情结,以至于退休后,他仍然把自己绑在直升机的舱门口飞了两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