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先秦诸子特别是道、法二家学说中 ,体现着三种逻辑思维层次。第一是以法家韩非为代表的“矛盾不相容”的逻辑思维层次 ,第二是以道家老子为代表“有无相生”的逻辑思维层次 ,第三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大象无形”、“大辩不言”的逻辑思维层次。三种逻辑思维层次由低到高 ,分别引申出了法家和道家不同的政治主张和社会观。以往由西方哲学出发 ,称老子的“有无相生”思想叫做“朴素辩证法” ,称老子和庄子的“大象无形”、“大辩不言”思想叫做“相对主义” ,似不切合先秦诸子学说的真意  相似文献   

2.
老子的美学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是融为一体的。老子哲学的“道法自然”,蕴涵着他的审美观念、审美判断与审美情趣。因此,对老子美学思想的特征和意义的了解与把握,离不开对老子总体思想的认知与索解。由老子高扬自然的审美观念,物我两忘的审美判断、还纯返朴的审美情趣所组成的美学思想,正是和他“取法自然”的哲学宗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王弼 《老子注》一向被视为是对 《老子》思想最具哲学意味的阐发,其贡献在于将《老子》的思想以更为概念化、理论化的方式呈现。从 《老子》关于教化与自化的论述出发,展示王弼注如何将此论述收摄到他所提出的 “无”的概念及 “以无为本”的命题之下,以及王弼如何通过“有形”“无形”之辨的论述来撑起他要建构的新的理论言说系统。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大一统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老子的大一统思想,指老子以其道论哲学为指导,从“自然”之“道”(天道)推及人和社会之“道”(人道)的认识体系。“道”是核心,一切皆统一于“道”,并在“道”的规范下演变发展。老子的道论在思维方式上,主张整体性、和谐性和统一性;在社会政治思想上,着眼于中国自然主义的政治和伦理,探求解决社会矛盾和对立的根本原则,希望通过返朴归真的规劝和改良使充满矛盾与对立的“天下”复归到“道治”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最为当代学者所病诟.被认为是消极、因循、保守、颓废和无所作为的混世哲学.很少有人对他的政治思想进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从而造成了对他政治思想的不少误解。过去对老子政治思想的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1)缺乏历史的观点,即对“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6.
老子在哲学思想上的成就,以及老子在管理国家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许多主张,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巨大的影响。本文中,笔者围绕老子关于“无为”的管理原则、“以人为本”的管理观、“以弱胜强”的管理策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管理艺术等几个方面,对老子管理哲学的当代价值,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论老子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道为核心的老子哲学是生存哲学。老子苦苦追求人类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生存途径,并力图以“自然无为”论予以解决,足以表明他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但是老子以否定人的主体性迎合所谓客观“自然”的生存规律,本质上否定了人的社会性,是一种非人化的主张。这也正是老子哲学的悲剧所在。产生老子哲学目的与手段的背离现象的思想根源在于他对产生人性的社会原因不甚理解,但是老子相当深刻地认识到人的目的性活动与客观规律之间的矛盾,直至今日,仍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子提出“大音希声”的哲学命题,庄子创造性地用音乐故事来阐释老子的“大音希声”思想。庄子通过黄帝的三次不同的演奏和北门成三次不同的聆乐心理反应,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由具象走向抽象的程式,从而成功地赋予了“大音希声”这一命题以美学意蕴。因此,庄子堪称抽象派艺术理论的先师。  相似文献   

9.
《老子》“中”“和”思想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中”“和”思想发微郝明朝崇尚中正和谐是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早在先秦时代,即成为一种风尚.它不仅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亦是道家经典《老子》的重要思想内含。但儒家的中和理论—一中庸之道为人所共识,《老子》的“中””和”思想却很...  相似文献   

10.
老子的无为思想三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著名的无为主义政治哲学既有着重大的影响 ,又面临着种种误解和曲解。从切实理解老子无为学说的本意出发 ,对与老子政治哲学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如老子无为思想与“人君南面术”、阴谋术、愚民哲学、黄老之学的关系做了深入的考察 ,从而对老子提倡无为主义思想的政治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1.
老子和庄子在道论的许多方面都是相同的,但是在学术归止即社会和政治观念方面,存在着很大不同,其原因在于不同的实践主张引申自道论的不同层次。老子在哲学本体论上虽然有形而上学的道论成就,但是在政治观和社会观上,很大程度引申于较低的“有无相生”的层次,庄子的社会人生追求则是要求与“大象无形”的绝对概念相一致,由此形成了二人学术归止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托尔斯泰与儒道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尔斯泰属于俄国作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有研究的一位,从19世纪80年代起经常研读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人的著作,亲自翻译《道德经》并写了评论孔子、老子的文章。在20年当中所撰写和编辑的有关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思想理论的著作有近十种。他承认所受到的影响,从孔子来的是“很大”,从老子来的则是“巨大”。他的“托尔斯泰主义”就有从儒、道学说中汲取的成分。  相似文献   

13.
王船山(1619—1692)是我国十七世纪的一个杰出思想家,他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在当时是超轶前人的。在他的主要著作和社会政治实践中,力图把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应用到社会、政治和史论方面。因之形成了他的政治哲学的理论与实践。 他的政治哲学的核心,就是“仁义相资” (仁义相互为用之意)的理论。这一理论是由“阴阳不能偏用”这一概念推演出来的。他就是运用“阴阳互用”、“仁义相资”这一理论来“知人论世”,畅论历史,揭示他的政治思想的。 王船山的政治哲学,主要反映在他晚年著作的《读通鉴论》和《宋论》当中。他的论述由秦始皇开始。 秦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在秦统一前的春秋战国之交,奴隶制与封建制曾进行长期的殊死斗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是环绕这一斗争展开的。这一斗争的中心,集中在仁与义这一对命题的理论与实践上。我们将通过讨论这一命题的演变,看王船山如何使用这一命题的合理内核,畅论历史,揭示他的政治哲学,建立他自己的思想体系的。 一、仁与义怎样由道德伦理范畴进入政治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14.
老子没有论述时间的专著,但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了他的时间观,可称之为老子的时间哲学。老子时间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循环时间观。讨论了老子时间观的思想根源和基本内涵,老子哲学中的“有”、“无”思想和“道”的论述如何体现老子时间观的本质,以及老子关于道德的演变过程的论述如何体现他对事物发展时间先后顺序的观点。这些问题的探讨与分析对于我们认识老子时间观及其科学性以及对现代时间观的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道论哲学兼有本原论和本体论双重思维方式 ,还体现着中国哲学特有的“体用一原”认知方式。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老子一方面尚未完全摆脱上古宗教神话意识的影响 ,他需要从理论上寻求一种“最古老”、“最神圣”的“母性”存在 ,导致了他的道论包含了本原论的内容 ;同时 ,老子时代已经发展出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和他本人那超越常人的智慧又将他的哲学带入了高度抽象的理性世界 ,使得他的道论具备了本体论的特征。老子的哲学又是以人生实践为最终目标的 ,这使得他的形而上的道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人生和政治道路之上 ,因而他的道论打上道德一体、体用不二的烙印。老子哲学毕竟是直观的、自发的 ,他的道是顿悟式的 ,这一超验的哲学范畴带有极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 ,但对于已经习惯于用概念和逻辑把握世界的现代人来说 ,则不得不用清晰的概念与逻辑去接近老子那终极性的“道”。  相似文献   

16.
老子的历史哲学与其史官身份、历史意识和道论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周代的史官,老子对于三代以来的历史有贯通的认识。老子善于对历史进行总结和反思,针对现实政治社会的动荡不安,强烈批判“无道”而推崇“有道”。以“道”作为形而上的本原和依据,成为历史真正的“开端”和“根据”,亦是老子历史哲学的突出特点。老子对历史进行哲学化的思考,以精炼而深邃的“诗化”语言表现出来,为中国古代历史思想的发展开拓了宽广而深远的领域。“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反映出老子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7.
老子“无为”思想对领导工作的启发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经典作品,它不但是一部探讨本体论的哲学书,而且是一部政治哲学书。它把人天合一,提出了人类社会治理的一些重大问题和解决方案,有人称它为“帝王术”。《道德经》中提出了统治者从事政治活动的最高境界,并对如何达到最高境界进行了探讨,这就是以“无为”为核心的政治手段体系。老子所提出的在政治领导中的“无为”思想对今天的领导工作,仍然具有多方面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道是老子哲学中之核心概念。依据清代哲学家戴震的解释学思想,运用现代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方法对老子哲学中“道”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老子哲学中“道”具有多重意义,其中“本原之道”与“规则之道”是老子道概念的基本内涵。作为“本原之道”,意谓道是万物的总根源,可以从存在论与演化论两个角度去考察;作为“规则之道”,意谓道所蕴含的规则属于次生意义,可以从“天之道”和“人之道”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9.
老子的政治思想有其自身的整体性。很少有人将他的政治思想进行系统研究,从而造成了对他政治思想的不少误解。老子的政治思想是以天子—平民的“点—面”结构为核心的政治体系。“小国寡民”是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设计,实际上是要建立一种“大社会,小政府”的国民自治体系。通过对此政治体系结构的阐述,对其运行机制及其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一系列影响的分析,可以在新的视角下对老子的政治思想做到尽量正确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对老子哲学抱有偏见,认为它只是处于哲学的初级阶段。事实上,老子的哲学范畴“道”与赫拉克利特的哲学范畴“过各斯”互有同异.在辩证法方面,老予并不逊色于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林是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奠基人之一,老于的辩证法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则是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黑格尔对老子哲学的偏见主要缘于他对中国汉语文及老予哲学的不了解,甚至是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